2013年8月,一个令人感慨不已的消息从彩云之南传来:一位65岁的失明老人,获得了“第三届全国葫芦丝•巴乌邀请赛”老年组第一名;他和学生的二重奏,获得组合组一等奖。他所演奏的《自强之歌》《边寨情》《川妹子心中的歌》《青春篝火》四首乐曲均为原创作品。
遭遇不幸 醉心音乐
他叫张治平,1948年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7岁那年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视神经萎缩”,35岁时双目彻底失明。张治平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音乐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那悠扬婉转、如泣如诉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他,于是阿炳的故事在他心中燃起了希望——即使将来成了盲人也还可以当音乐家。此后不久,张治平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努力学习音乐。他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如果吃不了苦,我就不会成为像阿炳那样有用的人。
1970年,张治平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市北碚区文工团。他在文工团里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手舞银镰唱山歌》。张治平长期坚持创作,迄今为止已创作了800多首曲子,被各级刊物媒体采用200多首,近20首获得国家级大奖。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归的牧笛》《快乐王子的小船》《黄桷树下有我家》《我爱光明》等歌曲被编入全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快乐王子的小船》获得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1998年还被中央电视台选为向海外播送的歌曲。
实现梦想 传递爱心
1985年,张治平受聘于重庆市盲人学校(现重庆特殊教育中心),成为一名音乐教师。二十多年来,他如春蚕吐丝,用光明的旋律照亮了一批又一批盲童的心灵。2004年张治平带着两名盲人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教师节20周年晚会的节目录制。两名学生谈及他们的恩师,最深的感受是:“张老师不仅教我们音乐,更教我们自立自强地做人。”
张治平凭骄人的成绩成为全国第一位盲人特级音乐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被誉为“当代阿炳”,成为盲人音乐家的梦想终于实现。一个人的梦想只是一片天,而一个盲童的天空需要有人帮助打开。梦想需要传承,张治平就是传承梦想的人。
身残志坚 屡获殊荣
迄今为止,张治平教出的盲童中,有7名成为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系学生,有10名成为全国知名的演奏家、调琴师。因此,他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中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梦想的翅膀是勤劳和坚持,梦想的传承是帮带和发扬。张治平是一个用勤劳和坚持来实现梦想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把梦想传承给下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