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一词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指年龄在2330岁之间,无能力独立生活,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在中国,目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边是年老父母硬撑着返岗续养“未断奶”的孩子,一边是潇洒悠闲终日与网络为伴的青年。这种现象也让不少爱儿心切的父母扪心自问:当初的溺爱是否已遭到无情的报复?

大学毕业只想在家啃父母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徐祥才和朱云萍经人介绍认识,1980年结了婚,5年后才有了儿子徐阳。年届而立得子,徐祥才夫妇对徐阳百般宠爱,要星星不敢摘月亮,把儿子宠得霸道、任性。

徐阳虽然任性,学习成绩却不错。2003年,徐阳考入郑州一所高校,徐祥才夫妇觉得他们快要熬出头了。孰料,徐阳住校不到一个月,就与宿舍同学经常发生矛盾,遭到舍友的孤立。徐阳对爸妈提出回家住,徐祥才夫妇同意了。

2007年春节后,即将毕业的徐阳和同学们一样,带着精心制作的简历四处出击,不放过任何一个招聘会。起初,徐祥才夫妇对儿子信心满满,认为儿子还算优秀,找个工作应该没啥问题。

每次儿子参加招聘会回来,徐祥才夫妇总是期盼他能带来好消息。然而,他们听到的却是儿子的抱怨:“有家公司对我有意,可他们给的工资太低!”“那家公司试用期半年,太长了,我哪有耐心等!”“一家公司让我现在就去上班,可他们在郊区,离家太远了!”

看到儿子挑三拣四,始终没有找到“东家”,徐祥才坐不住了,劝儿子不要眼高手低,你学的是工商管理,又没有工作经验,要放低姿态,先找个工作干着。徐阳听不进老爸的劝告,说:“青春短暂,找工作就要一步到位,我可不想找家单位凑合着!”

就这样,在徐阳挑肥拣瘦的寻觅中,同学大都找到满意的工作,有的还提前上了班。徐阳却依然没有着落。

一晃,徐阳毕业离开了学校,别的同学都上了班,他却在家里上网打游戏,父母催得急了,就带着简历出去晃一天,催得不急了,就在家待着。

后来,一位做保险的亲戚劝他们,说保险公司门槛低,又能磨练人,不如让徐阳干保险,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他今后有利。

徐祥才夫妇觉得亲戚说得有道理,就让亲戚把儿子介绍到保险公司。徐阳觉得父母求人不易,就给了他们个面子,硬着头皮干起了保险业务员。

2008年元旦前,徐阳成功说服一位小学同学买了份车险,当他揣着从同学家取来的3000多元首期保险费,坐公交车回公司交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包被割了。回到家,徐阳哭丧着脸给父母说了经过,徐祥才无奈,替儿子垫付了失窃的这笔保费。

这次失窃经历让徐阳有种挫败感,过后没几天,他和部门经理发生了冲突,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就这样,徐阳在保险公司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没挣到一分钱不说,还让父母倒赔了3000多。

 

宁愿跳楼也不找工作

 

有了在保险公司失败的经历,徐阳彻底失去找工作的热情。父母一催他出去应聘,他就推说马上过年了,各家公司不进人,过了年再说!徐祥才和妻子也就没再逼他。

春节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有个赋闲在家的儿子,徐祥才面对亲友的询问,总是唉声叹气。徐阳更绝,索性哪里也不去,每天都闷在家里。

2008年春节过后,面对父母的催促,徐阳还是那个战术,跟父母要点钱,背着简历晃荡一天,晚上回到家,不是叹工作不好找,就是嫌工资低,专业不对口,非要找一步到位的工作。

徐阳找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纯粹是为了敷衍父母。一晃半年过去了,仍没上过一天班。徐祥才急了,发动亲友帮儿子找工作。2008年下半年,徐阳的舅舅帮外甥找了份在一家洋酒行跑业务的工作。徐阳干了不到一周,就跑回了家,向父母诉苦说:“不是我挑活儿,我实在干不了,净往里搭车钱,还卖不出去酒!”徐祥才训斥儿子,别人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你就这样在家里啃老吗?徐阳耍起了赖:“我不管,你们生了我,就得养我!”这话气得徐祥才和妻子直打颤。

2008年国庆节后的一天,徐祥才打听到郑州有个招聘会,又催儿子去碰碰运气。徐阳不想去,徐祥才说,不去不行,我和你妈陪你去!

出乎徐祥才意料的是,徐阳竟奔到阳台,打开窗户要自杀。

儿子的突然举动吓得徐祥才夫妇头皮发紧,生怕儿子一激动会发生不测,只好答应不再逼他。

跳窗事件过后,父母上班,徐阳就在家里睡觉,上网打游戏,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徐阳几乎不与外界接触。于是,老两口经常催儿子外出转转。

有一次,徐祥才下班回家,看到小区里一簇人围坐在石桌旁打扑克,儿子混在一群白发老者中,鼻子上还贴着纸条,心里特不是滋味儿。

这样的日子延续到2010年,朱云萍退了休。徐阳已经在家歇了三年多,有一次,徐祥才和妻子好歹把儿子哄出了门,让徐阳跟他们去招聘会上转一转。没想到的是,徐阳中途却借口上厕所溜掉了。还有一次,徐祥才拽着儿子参加招聘会,招聘人员一看徐阳这么大,还由父母领着来应聘,讥讽地说:“像你这种没断奶的大学生,我们可不敢要啊!”

儿子躲在家里当“宅男”,徐祥才夫妇束手无策之余,也对未来的前景感到悲观。他们一天天变老,退休工资也就那么点儿,自己养老都有些吃力,再加上“啃老”的儿子,将来怎么办?为了多挣些钱,徐祥才凭借在工厂多年磨练出的技艺,到处揽些活儿来做。

因为从小养成的霸道、自私,对于父母为生活的奔波艰辛,徐阳却视之为理所当然。有一次,中午开饭时,看到餐桌上只有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盘烧青菜,外加一盆榨菜汤,他皱着眉嚷道:“这菜里连点荤腥都不沾,让人怎么吃?咱家不至于穷到这地步吧?”

儿子的抱怨点燃了徐祥才长久以来压抑在心里的愤懑,他指着儿子的鼻子痛斥道:“你小子还有脸抱怨,爹妈养你这么大,又供你上完大学,你还躲在家里啃老,如果你能挣钱给家里添盘菜,我宁愿喊你亲爹!”

对老爸恨铁不成钢的指责,徐阳不仅没有半点羞耻心,反倒振振有词地说:“我很多同学找工作全靠拼爹,你俩没啥本事让我有个好工作,就得养着我!”儿子的话气得徐祥才发颤,拿起墙角立着的扫把就要打他。

 

携女友一起“啃”父母

 

转眼,徐阳已做了6年宅男。对于儿子,徐祥才夫妇从最初的生气、愤懑,到现在已经无奈了。更让他们焦心的是,儿子早过了结婚成家的年龄,可这种没出息的儿子,哪个女孩愿嫁给他?

20133月的一天,徐祥才从外面回来,看到儿子和一个女孩在家里有说有笑,很熟络的样子,大为惊异。那姑娘看上去25岁左右,相貌也过得去。徐阳向父母介绍,女孩叫张琳琳,山西人,在郑州打工,是他的网友。

听儿子说张琳琳是外地来打工的女孩,徐祥才当时还想,外地的打工女孩能吃苦,也许能让儿子有所触动。于是,老两口对女孩好吃好喝好招待。一个月过去了,让老两口疑惑的是,那女孩和儿子要么在家睡觉、上网、打游戏,要么就勾肩搭背地出去闲逛,回到家还等着徐祥才夫妇给他们做吃的喝的。徐祥才夫妇算是弄明白了,儿子认识的这个张琳琳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儿,说是在郑州打工,却整天向山西老家的父母要钱,有了钱就乱花一气。

徐祥才夫妇退休金本来就不高,家里多了一张嘴,等于多了份负担,时下物价高,一家人的生活费每月都超支,不得不动用他们的养老金。

忍无可忍之下,夫妻俩向徐阳和张琳琳摊牌:你们都正年轻,不能这样在家请吃坐喝,得出去挣钱,以后还要向父母缴生活费。徐阳一听就急了,又使出早先跳楼那一招,没想到徐祥才冷冷地说:“我和你妈原本指望你给我们养老,现在倒像是养了个爷,你想跳就跳吧,摔死了我也少个负担!”

徐祥才的冷嘲热讽激怒了儿子,徐阳故意气他爸,说父亲让他死,他还偏不,他就要活着让父亲像爷一样地养他。

日子在吵吵闹闹中来到了20144月,徐祥才在医院做了疝气手术,儿子和张琳琳露了一面就再也不来了,里里外外都是老伴忙活。即将出院的前天,朱云萍回家炖了锅鸡汤,让儿子给爸爸送过去,徐阳竟以打游戏忙为由,坚决不去,朱云萍只好自己去了。夫妻俩对儿子无比失望。

425日,徐祥才出院回家,看到儿子和女友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觉得儿子带给他和妻子的是无休止的烦恼和痛苦,如果再不想办法,自己和老伴早晚被他“啃死”。于是,徐祥才决定把儿子撵出家门,逼他自立门户。

201455日那天,徐阳带女友在外边玩了一圈,回到家却看到自己和女友的生活用品堆在楼道里,门却怎么也打不开。看到锁芯是新的,他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老爸为了逼他们搬出去,把门锁都换了。

徐阳恨得咬牙切齿,到外边叫来锁匠,把父亲花两百块钱换的锁芯给撬掉,又把行李给搬了回来。徐祥才回到家,儿子用挑衅而又仇恨的目光看着他,父子俩言语不和,又打了起来,徐祥才哪是儿子的对手,被打得鼻青脸肿。

这次冲突让徐祥才对儿子彻底死了心,他咨询律师,随后把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儿子限期从他和老伴的房子里搬出去。

2014716日,郑州金水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院认为,根据我国《婚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但这是对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法院认为,被告徐阳已成年,且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因其不愿自食其力,不符合法律意义上的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父母对其没有抚养义务。被告所住房屋系原告夫妇所有,被告作为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强行居住在父母房屋内,故法院判令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从原告房屋内搬离。

法院判决生效后,徐阳却拒绝从父母家搬离。无奈,徐祥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执行法官强行把徐阳和女友带离父母房屋时,徐阳还歇斯底里地对父母大吼:“你们就是想逼死我,我要让你们断子绝孙!”

儿子被逐出家门,徐祥才夫妇心痛不已。儿子在家啃老7年,固然有着社会方面的因素,但造成这种结局的始作佣者却是他们自己。他们从小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不是积极培养其自主、自立意识,从而使儿子丧失了独立的机会,他们对儿子的溺爱也遭到了无情的“报复”。痛定思痛,徐祥才夫妇只希望天下父母能以他们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