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北京市莲花池军休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规章制度,丰富服务内容,有效提升了军休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亲情化服务  细致入微
      该所先后成立了8个服务管理站,努力把全所近900名军休干部的服务做细、做实。
      他们建立了定期家访制度,实现了为空巢、独居、失能老人家庭亲情服务常态化;设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为行动不便的军休干部提供出行打车、上门接送就 医等服务;坚持住院探视制度,凡是军休干部生病住院,所领导都要到医院看望慰问;定期组织老同志集体学习,为17个军休支部订阅《中国老年报》等报刊;成 立了文体联合会和各类老年文体组织20个,并为活动中心配置了跑步机、牵引器、台球桌等活动器材,保证老干部活动有场所、娱乐有设施。此外,他们还定期举 办健康知识讲座,并引进世纪坛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让军休干部不出院门即能享受到问诊、理疗等医疗服务。
      所党委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敬老意识,要求他们对上门办事的军休干部做到一副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颗耐心倾听、一片诚心办事。
      制度化管理  规范有序
      为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该所编写了《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及业务技能培训材料》和《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手册》,并对行政党建、财务报销、医疗保障等工作进行了严格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各科室、各岗位的职责。
      与此同时,该所还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每年年初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定期组织集中学习,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所授课指导,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
      所党委还注重拓展民主渠道,营造风清气正、聚力兴业的良好氛围。他们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开通热线电话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坚持所务、党务公开, 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军休干部的监督,并设置意见箱,鼓励工休人员积极建言献策。
     科学化改造  环境宜居
      近年来,该所以“满足军休干部生活安全、便利、宜居的愿望”为工作目标,通过多项举措,狠抓营院治理。
他们更换了主供水管道,解决了“跑冒滴漏”等问题,使饮水质量大大提高;完成了侧墙保温加固工程和供暖管道、阀门的更换工作,解决了冬季室内温度过低问题,消除了供暖隐患;实施了住宅楼楼顶防水处理工程,保证了安全度汛。
      不仅如此,该所还进一步加强了营院美化,让老同志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工作人员拆除了院内隔离墙,设立了塑钢护栏,添置了景观灯,拓宽了小广场,并增设了健身器材。同时,整修院内道路,对多功能厅、门诊部门前进行了坡道改造,让老同志通行更为方便。
      军休所的真情服务,老同志们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今年,老干部赵登峰以该所的服务实践为题材编排了微话剧《军休所里的故事》,在民政部举办的庆祝建国65周年全国军休干部文艺汇演中荣获了三等奖。
(丁梓楠  胥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