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5,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把根扎在了中国。”

“习大大”钦点的中国姑娘叫刘芳。从小吃惯了妈妈做的家常菜,约旦丈夫穆罕奈德为哄妻子开心,主动向岳母求教中国厨艺。同样,约旦婆婆也把厨艺传授给中国媳妇。接收了两位老人亲授家传“私房菜”,小夫妻决定把“妈妈味道”发扬光大,开家中阿合璧餐馆,餐馆就卖两样菜:一样是中国丈母娘传授,一样是阿拉伯婆婆传授……

 

中国岳母教约旦女婿做中国菜

20006月,19岁的安徽蚌埠姑娘刘芳离开家乡来到广州一家餐厅打工,在这里,她遇到约旦男孩穆罕奈德。穆罕奈德比刘芳大3岁,家住约旦阿尔比德,身高一米八的他英俊迷人,几年前来到中国,在叔叔开的餐馆帮忙。第一次见到刘芳,他便惊为天人,展开热烈追求。最终,他的踏实上进打动了刘芳。

2002年春节,穆罕奈德跟女友来到安徽蚌埠五河县。看着眼前这个约旦人,刘芳父母一时有些难以接受,老两口总觉得外国人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疼媳妇。

刘芳决定让穆罕奈德大显一次身手。她把妈妈拖出厨房,让男友一人准备午餐。穆罕奈德熟练地系上围裙,开始择菜。

午餐,穆罕奈德做了五菜一汤,菜肴基本是约旦做法,因为食材和调料限制,菜品味道让穆罕奈德多少有些忐忑。上好菜,家人入席。刘芳妈妈先夹一筷青菜。“味道不错,不像中国菜那么重油盐,很清淡,适合我们老年人吃。”刘芳妈妈满意得直点头。穆罕奈德稍稍松口气。刘芳颇有眼力见的给爸爸夹了块鸡肉:“爸,你尝尝。”刘芳爸不慌不忙夹起鸡肉,放入嘴中细细咀嚼。刘芳和穆罕奈德瞪大眼睛等父亲开口。好一会,刘芳爸才说话:“还可以,比你做的强。”刘芳兴高采烈地把父亲的话翻译给男友,穆罕奈德这才放下心来。

饭桌上吃得热闹,穆罕奈德明显感觉到他和刘芳父母的关系慢慢好转。穆罕奈德开始大着胆子说话,他问准岳母:“阿姨,刘芳平时喜欢吃什么?”刘芳妈笑着用筷子指指刘芳:“她呀,属猫的,爱吃鱼,清蒸鲈鱼她最喜欢。”穆罕奈德爱怜地看着刘芳,兴奋地说:“您能教教我吗?”刘芳妈很惊讶,但一口答应下来。

在刘家住下的那段日子,穆罕奈德有机会就粘在准岳母身后学做中国菜,首先学的就是刘芳最爱吃的鱼。

不算宽敞的厨房,挤着三个人。穆罕奈德高高耸立在刘芳母女之间。刘芳妈拎着鲤鱼说:“鱼鳞要弄干净,用刀背反方向刮。鱼内脏里的黑色薄膜一定要除掉。”穆罕奈德如小鸡啄米般直点头。

处理好鱼再说作料,刘芳妈一边介绍,一边招呼穆罕奈德记下:料酒、盐、鸡精、糖、姜片、葱段、生抽等。穆罕奈德看着台面上的瓶瓶罐罐,只觉得头晕。

除清蒸鱼,穆罕奈德跟准岳母学会了鱼香肉丝、红烧肉、酱香茄子、韭菜盒子等特色中国食品。穆罕奈德的完美表现,终于让两位老人放心。2002年下半年,刘芳与穆罕奈德正式成为夫妻。

 

约旦婆婆教中国媳妇做约旦菜

结婚后,刘芳和穆罕奈德去约旦看望婆婆。

一到家,迎接刘芳的就是婆婆做的一桌子地道美食。很多菜式刘芳压根没见过,虽然有的看起来不起眼,但馅料绝对真材实料。满桌美味,刘芳细细看,细细品。筷子从各个菜肴中一一滑过,最后停在一道羊肉饭上。“这道主食叫什么?”刘芳歪着脑袋问身边的丈夫。穆罕奈德一边大快朵颐地吃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回道:“羊肉酸奶饭。”刘芳眼睛一亮:“羊肉和酸奶还能一起做?”穆罕奈德点点头。

刘芳舀起一勺尝尝,米饭饱满,劲道,因为吸收了足够浓汤,颜色鲜亮,味道浓郁。羊肉肉质鲜美,没有膻味。而酸奶绝对是点睛之笔,不仅中和羊肉油腻,口感上更丰富了菜肴层次。婆婆说羊肉酸奶饭也是儿子从小到大最爱吃的。刘芳决定和婆婆学做这道主食。

首先选料,羊肉选用小山羊脖颈和羊腿肉,酸奶是当地特色酸奶,而大米则一定要用印度和巴基斯坦所产稻米,因为粒长、味香。

其次腌羊肉,在羊肉上划几道,均匀抹上酸奶,放进烤箱用180℃温度烘烤4045分钟,将烤好羊肉切片待用。再将控干的大米在盐水里沸煮68分钟,要让水一直保持沸腾状态。捞出大米用冷水冲洗,控干水分。平底锅里放入黄油,把煮过的大米和腌肉汁先放入容器拌好。然后加热黄油,锅热后把大米和腌泡汁倒在锅底。

略微翻炒,使汤汁全面覆盖米饭,关小火,把肉片摆在大米上面,再撒上剩余大米盖住肉片。用湿毛巾或碗布围住锅盖,盖上锅,低火焖20分钟,香喷喷的酸奶羊肉饭就出锅了。

刘芳觉得,约旦人和中国人一样,对待食物,始终保持一种虔诚心态,他们用心去做,每一道饭菜都力求完美,力求给家人带去最大满足。婆婆做出的饭菜和母亲做的一样,都有妈妈味道。

临走前,婆婆递给刘芳一张纸条,她偷偷告诉媳妇:“穆罕奈德不高兴时,给他做这个,吃完他就开心了。”刘芳打开一看,写着摩洛哥炖羊肉做法,婆婆将如何选取上好羊肩肉,需要哪些配料的详细比例以及烹饪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一一标注清楚。

看着纸条,刘芳感觉到婆婆的爱和关心,对他们婚姻满满的祝福。

 

“中约家庭”出售“妈妈味道”

回到广州,两人决定开餐馆,要把约旦菜和中国菜结合起来,让所有人都能尝到“妈妈味道”。

刘芳性格直爽,说开餐厅立马着手准备。创业最大的难题便是资金,刘芳和穆罕奈德商量各自向父母寻求帮助。两边老太太都非常支持他们创业。刘芳颇具眼光的把店铺定在义乌。义乌位于浙江中部,南通广东、福建,西接长江腹地,东靠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绝对的四通八达。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最重要的是义乌还没有阿拉伯风味餐厅。

2004年,刘芳的餐厅顺利开张,名叫“花”。因为是惟一一家阿拉伯餐厅,加上菜的味道贴近人心,生意一直不错。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餐厅陷入困境。刘芳和穆罕奈德绞尽脑汁试尽各种方法,收效甚微。偶然间,刘芳无意听到一位阿拉伯客人抱怨,店里没有新菜式。一句话点醒刘芳,她决定向妈妈和婆婆请教。

刘芳暂停营业,把婆婆妈妈请到义乌。第一天,妈妈率先厨房做了自己的拿手菜。第二天,婆婆为大家奉上一桌华丽约旦美食。

一次,两位老人共同开发出“酸奶土豆烩鸡块”。刘妈妈充分发挥自己刀功,土豆丝切得跟针一样,匀称好看。亲家母一边见了直竖大拇指。“没有你做的特色酸奶,这道菜也不会这么好吃。”两位老人在厨房里谦虚地夸赞起对方,刘芳和丈夫听了,捂着嘴偷笑。

有了妈妈婆婆支持,刘芳干劲十足,她重新装修餐厅,更大程度融入阿拉伯特色。她高薪聘用新大厨,力求做到有特色。餐厅经过改革,生意又如从前般红红火火。很多食客吃完说:“要想吃正宗妈妈味道,就去这家餐厅。”

201465,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讲话提到:“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家地道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事业成功,最终把根扎在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为餐厅点赞,让刘芳和丈夫骄傲不已,如果没有两位妈妈,就没有他们的现在,他们要做的,无非就是把“妈妈味道”发扬光大,让中国人和约旦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