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82岁的胡树理接到一个亲戚的电话,才知道自己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亲戚很激动,胡树理却很平淡,过几天还要参加省委咨询组的会议,他得提前把议案准备准备。自1999年从河南省人大财经工作委员会主任任上退下来,十多年来,他一直兼着六七份没有待遇、没有报酬的工作,开会、讨论、调研、解决问题、培养工作梯队……一点也不像退了休的样子,碰到有特别重要的活动,周末还得下地市。他住的还是财政厅家属院的老房子,家里没有请保姆,81岁的老伴每天早上出去买菜,回来做饭洗涮,像六十多年来一样,负责照顾他的起居饮食。我们的采访在略有些暗的客厅里进行,胡树理有些歉意地说:“光线有点暗,等一会儿太阳过来,就好了。”

 

根据党的需要

做好财政工作

 

1933年,胡树理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一个地主家庭。1947年初中毕业时,正值刘邓大军挥师南下,当地建立了人民政权。当时太和县归豫皖苏行政公署管,急需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参与建设,主管领导李区长四处打听谁上过学,群众就把胡树理推选了上去。一开始,李区长只是让胡树理负责写条子到各个庄借面,再把群众对的面拉到伙上,让往前线运送物资的同志能喝上热面汤。那是解放开封的前夕,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新气象。过了一段时间,李区长觉得胡树理做事严谨认真、井井有条,便将他调到区部当文书,审判案件的时候让他在一旁负责记录。因为记录得又快又准,李区长有意让他去搞财务,便派他去县财政科工作。

1948年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要建立新秩序的时候,胡树理回忆:“那时候浑身都是劲儿,党派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什么也不讲。我先是去豫皖苏行署财经训练班学习了两个月的财会知识,然后又去了郸城县,在二专署当出纳。二专署撤销后,我被派到淮阳专署做财务。在淮阳专署干到1953年,又被调到了省财政厅。”

此后的四十年,胡树理兢兢业业,从科员、科长、副处长,一直干到副厅长、厅长,中间虽然也经历过下放锻炼、插队,在地方上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党的信念。1993年,胡树理从河南省财政厅厅长任上退下来,进了省人大财经工作委员会,又服务了五年,才办理了离休手续。

 

按照党的指示

搞好老年体育工作

 

胡树理的老上级、前财政厅长陈淇了解他,知道他是个干事认真、严谨细致的人,知道他有能力、有魄力。胡树理刚从省人大退下来,陈淇就把他推荐到省老年体协当副主任。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工作尤其是老年体育工作,尚在摸索中。刚退休的老人不知道该如何规划退休生活、进行体育锻炼,保健养生等概念还没有进入人们的生活。胡树理说:“我是一个搞财经工作的,搞了一辈子财务,现在让我来搞体育工作,怎么搞,怎样搞好,对我来说是个新任务。”

当时,省老年体协下面还有一个科学委员会,隶属于省体委(即现在的河南省体育局),主要负责交流各地市的老年体育工作情况、推广经验,由于一没有经费、二没有人员,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省体委请胡树理来当老年体育协会科学委员会的主任,希望他能够把老年体育工作带动起来,推广开来。这也是一份既没有待遇又没有报酬的工作,关键时刻,还得用上自己的老面子。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事求过人,当了省老年体协科委会主任,胡树理却屡屡为了工作的事去寻帮助、求支持。省老年体协是个相对松散的机构,要想把全省的老年体育工作带动起来,让各地市在一块儿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光靠平时打打电话、发发材料是不够的,如果能开个现场会,集思广益,抓典型带动一般,效果应该会更好。

胡树理想到了就要去做,可是做起来,却没有经费。当了那么多年财政厅长,这是第一次为钱发愁。老下级、老朋友知道后,纷纷主动表示要帮他解决困难,为了风气、顾念影响,胡树理都没有答应。最后终于想办法把人员召集齐,把会议简简单单地开起来了,朴素、简单的现场会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把章程和以后的会期都固定下来,全省的老年体育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省老年体协的工作搞得好,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协会又看上了他,要请他去当主席。胡树理说:“那时候身体也不错,想着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又接受了这个任务。”老年体育工作跟其他年龄段的体育工作不一样,老年人体育锻炼时运动量不宜太大,主要以养气、舒展筋骨为主,并且,老年体育还应该与文化相结合,这对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有好处。机关老同志离退休前伏案工作较多,比较“静”,退休后也不宜剧烈运动,要组织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还要门槛低,以便人人参与。

1999年担任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开始,15年来,胡树理先后组建了河南省省直机关老年人台球协会、门球协会、钓鱼协会等,并把每年的活动形成制度延续下来。他特别提倡老年人练书法,认为练书法能养气益心,跟练太极拳、气功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练书法能调整呼吸节奏、加强血液循环。胡树理很喜欢隶书,有空的时候,会在家里练上几张。在2013年第一个法定“老年节”来临之际,他还通过多方协调,把“河南省省直老年人体育文化诗书画展”办了起来,这是把老年体育和文化结合起来的典型例子,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为党的未来事业

关爱接班人

 

“河南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源地。最早开展关工工作的是河南安阳。当时有几位离退休老同志自发成立了一个组织,义务对青少年进行帮助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当时,胡锦涛同志还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任书记,得知此事后,专门到安阳考察,觉得这个经验很好,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安阳市关工委成立时,胡锦涛同志还专门到安阳为关工委挂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是1990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而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可以说,河南的关工工作是富有特色的、走在全国前列的。”胡树理回忆说。

2002年,河南省委任命胡树理为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在财务、体育之外,胡树理又管起了教育口的事儿,经常带队到社区、农村调研,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经费问题,为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工作。在社区开展“老少共建,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是漯河市关工系统摸索出来的经验,这项活动既能做好假期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能解决老人孤单的问题,一举两得。胡树理在漯河市调研后,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便向其他地区推广经验。

他还身体力行做表率,深入农村,到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家中,从多方面帮助他们安心就学、健康成长。十年来,他先后救助单亲贫困生和孤儿学生20多人,救助资金累计达10多万元。他还不断动员和组织身边的老干部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他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我们用心浇灌,我要活到老、奉献到老,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青少年都培养成祖国的合格接班人。”

 

为党的发展大计

关心老区经济

 

在战争年代,党的发展得到过老区人民的很多帮助。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老区因为地理环境、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周边地区。河南省第六届政协主席阎济民在世时很关心老区的发展问题,他建议省委成立一个咨询组,咨询组下面分社会组、党建组和经济组,从不同方面为政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阎济民知道胡树理在财经方面是行家,便向省委推荐胡树理加入经济组。这样一来,胡树理下去调研的时候,又多了一项任务: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将收集到的信息和一些好的建议提供给省委咨询组,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中央军委原常委、副秘书长杨成武同志对老区人民很有感情,离休后牵头成立了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提出“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我们要回报老区,为老区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河南老区建设促进会也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胡树理一开始担任老促会常务理事,2003年成为河南省老区建设基金会的会长。数数自己离休后接过来的一副副担子,胡树理觉得还是基金会的会长最难当。基金会的主要任务是筹款,为老区发展募集、提供资金。为此,胡树理和河南老促会的广大老同志不辞辛苦,深入老区调查研究,为老区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广泛宣传革命老区,积极为老区筹措资金,引进人才和技术,想方设法办实事,并通过科技扶贫、“三下乡”等活动,广泛开展科技咨询和培训,传授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在担任基金会会长的10年间,他先后深入市县调研40多次,写出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报告30多篇,并就进一步加快老区发展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为老区争取省委省政府以工代赈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4100万元,累计带动市县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建设项目超过300个。在省老促会的努力下,截止到2011年,全省老区以乡为单位90%以上的乡,以村为单位80%以上的村,已达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均年纯收入3500元的目标。

 

在行动和思想上

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岁月,经历过困难时期的艰苦生活,在迎来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后,胡树理对党充满了感激,对国家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十分自豪。离休后,他仍然心系党的事业,用实际行动继续为党的事业做贡献。他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用新观念、新知识充实完善自己,保持思想上常新。尤其是十八大以后,他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字字精读。在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若干意见》以后,他主动找到财政厅领导,要求取消举办多年的老干部新春茶话会,并主动做好其他老同志的解释工作。

胡树理的儿女,都做着普通的工作,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家里的洗衣机、冰箱等家电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绿壳货,虽然超期服役,仍然顽强在岗。因为房间光线暗,白天练字胡树理也要开一盏老式小台灯才能看得见。家里洗手间、厨房里都放了大大小小的水盆,老伴说:“淘米水洗菜,洗菜水冲马桶。钱是自己的,资源是大家的,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最近两年来,胡树理的左腿使不上劲儿,到医院检查也没查出来什么毛病。但腿脚不便使得他活动范围受限,加上年龄大了,也不能再像从前一样频繁下基层调研了。今年以来,他的记忆力有所下降,重要的事情,他都会让老伴记下来提醒他。采访时,胡树理一再说:“很多老干部老党员退休后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了很多事情,我只是做了一点分内的工作,不值得宣传和报道。你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正说着,省委咨询组打来电话,请他第二天早上去开会。胡树理一边对老伴说:“记下,记下!明早提醒我!”一边去拿开会时需要提交的材料,“放到显眼的地方,不容易忘记”。他的身手已不再矫健,少年的黑发也早被几十年的岁月慢慢淘洗变白,而这位82岁的老同志,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后,对党的信念仍然像1948年的那个春天一样虔诚、坚定、执着;而对党的越来越深厚的感情,使得他仍然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贡献着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