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郭书德,是退休回到新安县铁门乡云顶村的一位说书艺人。回乡后,他依旧脚穿布鞋,身背道具,走乡串户,说书劝孝。10多年来,老人将评书、大鼓书、河南坠子,唱响了豫西山区,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郭书德会演唱很多书目。早年,在县曲艺厅,有人“将军”,要他每天说两场,看他能说多少天。他说一个多月会不重样。他会的书目有学来的,也有自编的;有历史故事、抗战英雄、民间传奇,也有新人新事等。特别是二十四孝等故事,每次演出,无论在乡村的田间地头,还是在专业演出场所,都有很多听众。鼓声咚咚,振聋发聩。他的演唱形象生动,很有感染力,人们很受教育。村民常拿他说的故事教育后人,不仅家和邻睦,敬老爱幼,生活也越过越和谐幸福。农闲时,村民都盼他能来说书。
2013年的大年初一,他正在家吃饺子,忽听有人敲门,原来是邻村一位年过80岁的邓姓老人。郭书德把老人请进屋里,端来饺子,但咋劝他都不吃。老邓说:“老弟,我想请你到我家去说书。”郭书德说:“老哥,蚂蚱蚰子也有歇歇音的时候,大年下,你就让我歇一天吧。”老人悲戚地说,你得替我管教管教我那不孝子。
原来,老人的儿子儿媳大年三十赌牌半夜不归,早上贪睡不起。老人大年初一吃不上饭,所以才决定把郭书徳搬去,用说书的名义,教训儿子。郭书徳说:“我去可以,说书宣传孝道。但大过年的,应图喜庆吉利。如果,你儿子不来听咋办?”两人边吃饺子边合计了一番。
老人回村后,请村里支书帮忙。村支书宣布要在老邓家开春节文化书会,为80岁以上老人孝敬一份文化大餐。一说听书,大家都来了。老人的儿子不得不捧场,出来应酬。郭书德来到邓家门口,一眼看出大门上的对联贴了两层。一问邻居得知,老邓的儿子先贴一副,是“藏龙卧虎地;堆金积玉门。”但邓老先生不满意,又请人写了一副“不求金玉贵;但愿子孙贤。”郭书德不由鼻子一酸。村支书宣布“书会开场”后,郭书德挥起鼓棰咚咚咚,手中简板叮零零零。他先来了几句定场诗:“北斗七星拱南辰,日月熬老世上人。当家方知柴米贵,为儿应知报老恩。为儿不把爹娘孝,想想自身咋成人。”这次郭书德说的是《拉荆笆》的故事。《拉荆笆》中,儿子用荆笆把瞎眼老妈哄骗着拉到深山扔掉。孙子回家不见奶奶,请人帮助寻找,说服了父亲,接回了奶奶,并要把荆笆好好保存。父亲问起原因,他儿子说,将来还用这荆笆拉父亲。说得父亲羞愧难当,从此一家和睦。
郭书德在上面说说唱唱,声情并茂。村支书一看台下,有的人扬眉吐气,有的人掩面低头,特别是老邓的儿子很愧疚,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更有几个老大妈痛哭失声。看来效果很理想。村支书十分感谢老艺人郭书德为村民献艺。郭书德要走了,老邓的儿子抢着背上乐器,一路上护送他回家。老邓儿子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孝敬好父母,让他们过好幸福晚年。
现在,郭书德仍每天忙忙碌碌,义务说书劝孝,但很开心。他说,老来仍被人需要生活过得很充实,要一直做个快乐的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