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众的马识途老人,今年整100岁,步入101岁。
马老历来不为自己做生,百岁大庆也如此。他仅在2014年举办了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展出200多幅作品;四川大学用义卖的收入,设立了马识途文学奖。马老还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之约,撰写了26万字的《百岁拾忆》一书。原来三联书店怕马老劳累,建议由别人笔录。马老坚持自己动笔,夏季挥汗如雨,完成全部书稿。
当时,一些老朋友凑份子聚餐,为百岁马老贺生。马老不愿朋友请他,坚持“打平伙”,否则他不出席。“打平伙”即当今之时髦语言“AA制”。恭敬不如从命。那一次马老共出了三份钱:自己一份、女公子兼“秘书长”马万梅一份、司机小胡一份。
今年马老生日,几位朋友和家人,按既定方针,再“打平伙”相聚。上午9时半,马老乘坐小胡的私家车来接我,一起去聚会所在地。马老本想先到,不料途中堵车,我们抵达时,马老的家人、王火兄和他的女公子王凌、章玉钧兄和夫人周瑞芬,都已准时到达。
室内有四把大椅子,马老坐在中间。遵照马老的指示,按年龄大小,王火居右,我居左,玉钧坐在王火旁边。
马老拿出几页文字,分送给我们。
题目是《成都文化四老自寿醵会诗四首》。醵者,凑钱喝酒之意也。四首诗:一首七律《新年感怀》,是马老为自己写的。另三首,分赠王火、玉钧和我。
马老指着为我写的诗,对我说,“你的藏书多,‘平生夸富满楼书’;‘种字砚田气象舒’,是说你一直坚持写作。”
王火送了生日蛋糕给马老,补送了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战争和人》给玉钧。玉钧制作了书法贺卡,分赠给马老、王火和我。我的字登不了大雅堂,不敢班门弄斧,各赠特色镇纸一方,祝三人的书法艺术再创辉煌。
灯光熄灭,推出生日蛋糕。蛋糕上点着四支蜡烛,插着塑料数字“355”。众人诧异,不知何故。马万梅发布新闻,355是我们四位老人年龄的总和,是按马老的旨意安排的。
原来,马老把为他祝贺生日101岁,变为我们四人一道,欢度355“总”岁的生日。
请马老吹蜡烛,马老坚持我们四人一起吹。再次从命,我数一、二、三,一起把蜡烛吹熄。在场的亲友拍手,唱响:“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我突然想起上世纪四十年代一部叫《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电影,电影中的歌词中有这样两句:“一个人唱歌多寂寞,一群人唱歌多快乐!”套用这两句老歌词,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人过生多寂寞,一群人过生多快乐!”
围坐圆桌,总得有个开场白。我请万梅讲几句。万梅说:“去年是你讲的,今天也该你讲。”无法推辞,我只好站起来,代表大家致贺寿感言。
我说,人活到一百岁不容易,健康地活到一百岁更不容易。马老两者都做到了,实在值得庆贺。马老有他的长寿“三字诀”,关键是乐观从容。无论大事小事,马老一贯注意创新。去年,马老为《华西都市报》的市井类栏目“宽窄巷”题字,“宽”字写得很宽,最后一笔延长在窄字下面;“窄”字写得很窄,夹在宽巷两个字之间;宽窄之意跃然纸上。仅就这次相聚,马老写的诗、以及蛋糕上插的数字355,足见101岁的马老不但身体健康,思路敏捷,其创意蕴涵深远,非常人之所能及。
王火兄对我说,他看见马老赠诗第一句“淡水之交数十春”,直感第二句很难写,不料第二句却是“潭深千尺比汪伦”,真是神来之笔。王火对古诗词有很高的造诣。
玉钧兄曾任四川郭沫若研究会会长,又是巴蜀文化通史主编之一。他说,没想到马老这样有创意,令人惊喜和佩服。早在去年,他就说,“马首是瞻,康乐遐龄。”希望我们向马老学习。
著名学者周有光,110岁,身体健康,尚能读书看报。最后,大家举杯,祝马老再接再厉,超过周有光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