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九十六岁高龄的苗波先生是当代著名国画家、版画家,步入晚年他又成了左手执笔的杰出书法家。我有幸与他居住楼上楼下,成为知音。得知他已编好自己的书画集,准备出版,惊喜交集,遂以老耄病残之躯登门求见,展卷即见花鸟欲语,草木含情,画中有诗,诗中意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故欣然执笔,为之作序。

苗公原名苗鸿涛,笔名老圃,山东平度县人。幼年进私塾,从《三字经》学到《论语》《孟子》《古文观止》,进而博览群书,打下深厚的古文基础。1942年苗公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当时北平已被日寇占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遂于1944年逃亡到了重庆,转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随校迁至南京。直至驰名中外的美术大师徐悲鸿出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苗公即随之转读到了北平。此间苗公先后得到溥雪斋、汪慎生、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禅等大师的真传,因此打下了一专多能的坚实基础。

李苦禅有段名言:“只单打一画是小道,需知画之上比它高的是书道,书道之上是诗,再上一层是音乐,最高层次——大道乃是先贤的哲理。”因此,他提出人品画品应统一。他说:  “艺术乃真善美之物,人格不佳其心无真可言,流于书画多生虚伪与浮华,惶言美?”苗公几十年来谨记名师之言,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地追求高层次的美术创作,同时也不断地用高层次的做人标准要求自己。

苗公从北平国立艺专毕业后,教了一年书,因得共产党在蒋管区的地下组织帮助,于1948年辗转跋涉至大别山,正式参军,在二野三兵团文工团的美术工作队,随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在这段时间,只要革命需要,苗公即不分昼夜地工作,曾一路做宣传一路搞创作。苗公成就最大的是木刻画,即使在行军路上,他也身背木刻工具,坚持写生,《将大炮推上渡船》等作品就是这样完成的。

1952年苗公转业地方。他先后在《川东报》《四川日报》《四川文艺》《星星诗刊》任美术编辑,其间发表了很多作品。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195712月《星星诗刊》封面的木刻画《欢呼人造卫星上天》。在这幅画作上,有两个背书包的小学生正全神贯注地仰望天空,一个振臂欢呼,另一个则举首抱拳深思。画面中还有一个小男孩,正急切地朝坡上爬,两只眼睛只是那么两个黑点,却点出小男孩羡慕又焦急的神态。这幅画前后层次分明,色彩浓淡相宜,清新明朗的蓝天,几抹淡淡的云影,衬托出人造卫星的高妙神奇。还有《映春图》《春之歌》《月琴之歌》《民小师生》《瓷绘》等,这些木刻作品有的参加了全国版画展,有的曾在《人民日报》《文汇报》《四川日报》《四川文艺》等报刊发表。

苗公离休后全身心投入国画研究和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一幅幅别具新意、各具特色的佳作问世了。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潮汐之间》。《潮汐之间》展现的是早潮之后风平浪静的海上美景——天朗气清,红日初升,一只立在礁石上的雄鹰振翅欲飞,看了使人振奋。在苗公笔下,既有守土有责、防御来敌的鹰,也有高瞻远瞩、宁静致远的鹰;既有独立寒秋、刚正不阿的鹰,也有高山仰止、表达作者坚定信念的鹰。这些鹰各具特色,区别主要在眼睛上,用大写意手法所画的鹰眼,不过是一个墨圈加一个墨点,可恰在这一圈一点上,他画出了各式各样的目光。苗公画得较多的还有雄鸡。自古以来,人们便把雄鸡视作坚贞不屈、忠诚勇敢的英雄。《韩诗外传》更把雄鸡赞为五德具备的典型:“头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恒不失者信也。”在苗公笔下,既有临风登高、昂首报晓的雄鸡,又有蹑足潜行、捕捉害虫的雄鸡;既有见食相呼、先友后己的雄鸡,又有两两相依、共度晚年的雄鸡。

白鹤、翠鸟、八哥、蝴蝶、猫以及梅、兰、竹、菊、荷花、水仙等等,苗公也都画得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但我认为他更擅长人物画。他的中青年时期,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人物画上。1987年他为庆祝中国老年书画协会四川分会成立而创作的《剑舞图》就是高质量的佳作。《剑舞图》画的是一位须发尽白而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舒臂如猿骨如铁,挥剑道劲气若虹,周围是古松秀竹,草茂山青,正是“古松滴翠山仍青,云散天开正良辰;剑飞如龙光如电,须发虽白赤心存”。画中有诗,诗中意深,实在是一幅既能赏心悦目,又能给人启迪的佳作。

人老筋骨衰,伤痛皆难防。苗公在八十岁之后,右手发颤再也不能提笔了。于是他改用左手,改练书法。苗公书法原已是高水平,但用左手指挥不灵,只好从头练起,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终达佳境。苗公左手习书,隶书最为出色,隶中有篆,方中有圆,刚劲波磔,气韵生动。特别是他悼念亡妻罗恩华写的李商隐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写得字字淳朴厚重,一点一划都像浸满了泪水。

罗恩华是1947年入党的老党员,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夫妻相知相爱,互尊互助,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罗恩华晚年长期卧病在床,苗公为之推干抚湿,精心照料十多年,使之得以善终。

苗公至今存有自己初学书画时的习作,与他中年以后的作品对比观赏,既可看出新旧社会的巨大变化,又可看到苗公不断提升的进步。青年时,苗公经受了战争的考验,又经受了极左运动的磨难,此后为了强健体魄,他开始练习太极拳。如今苗公已九十六岁,却仍步伐敏健,思维敏捷。再过四年,苗公就是百岁老人了,我衷心地祝愿他能够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界成就辉煌的一位超百岁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