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布胸章,几帧旧照片,是陈大夫的珍藏。它尘封着一段远去的硝烟岁月,勒记下一道刻骨铭心的浴血印痕。
陈大夫是一位老八路,他叫陈文礼,转业后改名为陈大鹏,1944年2月参加八路军,任鲁中司令部卫生员。1947年至1949年先后任鲁中八纵卫生班班长,二十六军野战所卫生班班长。1949年在华东军事政治大学进修后,任排级见习医生。1957年7月集体转入华东公安部苏北建设(新人)农场任助理军医。他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河南沙土集等战役,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是一位历经战火考验的老战士。
人生之路坎坷而艰辛,事业之犁颠簸而又沉重。转业到地方后,他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先后在石炭坞卫生所、岳庄医院、山东机器厂职工医院、八陡镇医院任主治医师。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和大家一样,干事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谁也不知道他是一位有着光荣历史的老军人。
在人生的征途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坐标和追求。陈大夫它像一块金色的基石,更像一头默默无闻的孺子牛,将自己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融进了对群众的真情,融进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孝乡沃土,融进了他一生钟爱的杏林事业之中。他的身心,不乏军人的品格和精神,他的行动,总带着许多闪光的特质。陈大夫有着那种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作为一名主治医生,他深知,仅靠原有的医疗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怎麽办?要进修,要学习。年纪大了,脱产进修是不可能的。他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认真研读医学书籍。在研读西医的基础上,学习中医理论,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一些验方,进行挖掘和整理。对照临床病例,参考理论知识,一一找出处置方案。他边学习,边实践,并且在临床治疗中,整理出自己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患的医疗手册。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他治愈了数不清的病人,几乎没有出现过医疗事故。
陈大夫有着那种坦诚直率的品格。他办事总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合乎原则的事,该办就办,不合原则的事,能办也不办。对于病人,能看的病,一定认真检查,精心处理,看不透的病,便主动地介绍到专家或其他门诊区,绝不装腔作势,绝不不懂装懂,绝不糊弄病人,绝不给病人开高价药。
他生活简朴,一生不喝酒,不吸烟,连茶也不喝。他曾这样说:“我自幼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吃不饱穿不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今天的生活多好呀!”他经常劝孩子们,现在生活好了,万不可忘了过去的苦难生活,忘了其他穷人。
他为人低调,年近九十,从来不肯让别人为其张灯结彩,摆酒设宴,庆祝生日。和老伴结婚近六十年了,从来没有举行过什么金婚银婚类纪念活动,拒绝拍摄什么婚纱照。为此,常遭到家人的抱怨。看起来好像不近人情,细想他却是一个通情达理,情深义重的好人。
陈大夫对自己的子女及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从来不凭自己的资格和影响,为自己的子女及家人办事。他对军队特别信赖。四个孩子,两名男孩全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军人。两名女孩全部是军工企业职工,两个女婿,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一个是军工企业职工。可见他对军队是情有独钟。
垂暮之年,他依旧严格要求自己,不给组织不给单位找任何麻烦。他患有严重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有人建议他去办理长期手续,住院疗养,所有住院费用可由国家报销。他拒绝了,坚持在家由老伴和子女护理,理由很简单,不愿给国家,给单位,给别人添麻烦。
陈大夫有着那种清廉自律的作风。他从来不看重钱财,最讨厌给人找麻烦。出诊到病人家里,连口白开水都肯不喝。下班回家,如果有人求医,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从不推辞。有的病患家属过意不去,送些谢礼过来,他马上叫人送回去,从不沾手。有一次,岱庄一名姓李的农民,在打石头时,由于处理瞎炮不当,被炸成重伤。伤者家属慕名来找陈大夫救人。陈大夫凭战地救护的经验,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保住了生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伤者恢复了健康。伤者家属送来钱物,表示感谢。陈大夫分文不取,让他们带回去,好好为伤者补养身体,全家人非常感动。人们戏称它为“酸气大夫”。
感恩和奉献是军人的本分。有时和他聊起来,问他:“你在部队上的那些老战友,有的都当了部队和地方的大领导干部了,你还是一名乡镇医生,你不感到失落吗?”他说,我是幸运的,“我们庄一起出去的几个兄弟,就我活下来了。同牺牲的兄弟比,我能活着,有工作,有家庭,有子孙,这还不够知足吗?”谈话间,他常常为那些牺牲的战友惋惜,说:“我们今天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当时,我们连做梦都想不到。可他们……”说完,总是长长的叹一口气,眼眶湿湿的。有人劝他,“你怎么不托老战友、老首长给你安排一项更好一点的工作呢?你有这么好的关系不利用,却窝在这里,做了一辈子乡镇医生。”他却平静地笑笑说,这不也很好吗。他爱拉琴,常常独自一个人用丝弦诉说自己的心声。生活和工作,让他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人生的意义。这就是老军人的信念和胸怀。
流淌的是岁月,闪光的是精神。陈大夫本身就是一部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其人生轨迹。他从不争功,从不夺利,没有动人的事迹,没有炫目的荣誉。他在人们眼里,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乡镇医生。在病人眼里,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大夫,在孩子们眼里,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可这位再平凡不过的人,却是一座站着的高山,一条奔流的大河。山高标出的是人生的核心价值观,水长流淌的是军人的传统和精神。这些,是我们年轻一代永远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诗赞:
戎马青春回首云, 悬壶济世淡功勋。
一身正气拒营弊, 两袖清风不离群。
性比水恬心似火, 琴如语诉客无闻。
从医半世人垂老, 惟记情皈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