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接到一位老读者的电话,他八十多岁,因身体原因常年住院。由于是离休,所以高额的治疗费可以报销,这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在我不解这位老同志来电想咨询什么时,他道出了原因:“编辑同志,我想问问住院期间的护工费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每天140元,真是负担不起。”这位老同志给我算了一笔账,1140元, 一个月就是5200元,自己的工资基本上都搭进去了。老伴是退休,每个月三千多元,正常生活外还得吃药、打针之类,如此一来,老两口的生活有些入不敷出了。这位老同志在电话里和我聊了半个小时,语气很是无奈,他希望我们杂志社能反映一下,帮老同志们解决高额护工费、保姆费问题。离休干部尚且如此,可想而知,退休干部或者企业退休人员,更是不能应付高额的护工费和保姆费了。

挂上电话,我查了一下山东省有关离休干部护理费的标准,通知自200811日起执行:省直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600元,各市、县(市、区)参照执行。

谁也不想长病,可真要是到了需要别人伺候的时候,600元与5200元没法比。这位老同志反映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随着社会发展,老龄人口激增,空巢老人增多,这样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我接触到的一位老人便是如此。两年前他因肺部疾病住进医院,治疗一段时间不见好转,怀疑是肺结核,几番检查下来又排除,后来转院继续治疗,在这期间病情反复,在重症监护室就待了40余天,每天的治疗费和抢救费高达1万元。好在经过前前后后将近1年的住院治疗,病情总算稳定下来。最后一算账,花费八十多万元。如果不是离休,恐怕早就放弃治疗了。当然,住院期间的护工费,每天120元,最后一算也是不小的数目。出院后,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继续请护工或保姆,每个月花费3500元,这个费用当然是自己承担。

据了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护工的日薪已超过100元。许多退休人员表示,自己一个月的退休金还不够请一个护工护理一个月。如此看来,护理的开支已成为各个阶层老年病人沉重的负担。虽然有些公立医院已试行优质护理服务,但是这些服务费不能列入城镇医保报销范围,而是分摊在医院和病人身上。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趋严峻。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谁家没有老人,谁老了敢说用不着保姆和护工?尤其是将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怎么去照顾4个父辈老人甚至8个爷爷辈老人?

对此,刚刚召开的两会上,有关养老问题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杭州市政协委员郑昶建议将全护理床位纳入医保。“如果老年人的养老费用都要自己来承担,那么老人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要让老人活得长寿、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那么必须减轻老年人的养老负担。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 九三学社副主委、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杰华提出建议,现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明确规定不予支付特别护士和日常护理等服务性项目的费用,应探索建立公益性护理保险。“养老护理保险,是指为因年老体衰、疾病或伤残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一种保险。当被保险人身体衰弱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甚至不能利用辅助设备生活时,由保险基金付给保险金用来补偿其护理费用。”

那么,能不能像委员们提出的那样,有一种护理基金的模式,从年轻时就少量的买一些,到老了个人出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保险报销一部分?据了解,目前我国护理保险还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商业保险推出了护理保险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纵观发达国家,解决老年护理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发展老年护理保险。德国在1995年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由政府强制推行,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都有义务参加社会护理保险,风险的实际承担者为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立了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制度。日本在2000年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日本老年护理参加者分为两类,其一是65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其二是被确诊为15种慢性疾病之一的4064岁病人。缴费由个人负担10%,余下90%的费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承担一半。需要提供护理者,须经过严格的专家认定程序,才能享受护理保险的给付服务。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建立相应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的时候,有一个作为推荐给全世界的一个保障水平的一个计算方式,也就是说,一年当中用于医疗护理的费用,如果超过这个家庭总收入的40%,就属于灾难性卫生支出家庭。照此算来,我们身边有不少需要护理的老同志所支出已经超过40%

所以,从近期考虑,可将已退休老人的住院护理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从长远考虑,应尽快建立由个人及其所供职单位按比例共同交费的护理保险,作为现行医保的补充,以此来分担参保人员退休后的护理费用。在保险资金来源上,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费,具体比例可以参照现有医疗保险的比例。在保险人选择上,可参考德国、美国模式,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管理。这才是解决老年人高额护理费的途径。

其实,对于老年人的关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有句话说,关注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注明天的自己。

就在前不久,广州日报就以《千亿养老金入市  摸石头尽快过河》为题,报道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的新闻。今年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外宣称正积极研究地方养老金入市问题。两会结束,计划落地,广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此番广东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旨在为全国探索出一条老年人如何更好的养老的路子。不敢说这次尝试结果如何,但起码表明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把未来的养老问题作为重点考虑对象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