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出生的苦娃,父母务农,生活很苦,他们都没上过学。父亲为谋生有时冬闲作点小生意,我跟着学会了计算简单的帐目和认识部分普通百姓的姓氏人名。母亲没有文化但不迷信。她常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姑娘会神,不能学姑娘,她们净骗人(姑娘指巫婆);做人就要做好人,地上做天知道,好人早晚有好报。”父亲有个做生意的搭档,他叫陈吉元,是个走南闯北神通广大的能人。我经常跟着他们转,父亲教我背小九九和打算盘;陈叔叔经常给我讲故事,天南海北外界多么好。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下定决心:一要做个好人,二要走出家门。从此,我走上了艰难困苦的求学之路。
大约四六年前后,我在本村上了小学。学校设在一个大殿堂里,房屋高大但少门无窗。夏天还好过,冬天冬死人。村民用土培砌成半米多高的垛子,上面放一块大木板,一趟高的是课桌,一趟矮的是课櫈。全校同学都在这一个屋里,全校的教职工也只有赵鼎甫老师一人,自己管理整个学校,自己烧火做饭。学校的条件很差,学生更穷。买不起课本互相传抄,买不起石板用瓦片。父亲为我抄书往往睡的很晚。赵老师喜欢书法,他的作品挂满了整个办公室。我也很喜欢看,但只能过眼瘾,根本无钱买笔墨。当时战乱,学校平常有时也放假关门,上上停停很不正常,直到五二年暑假,老师推荐我们八位同学,到离家六里多路的夏谢村完小报考,结果只有我一人幸运的被录取。这算是我小学正式毕业了。
到外村上学必须住校,吃住成了困难。住宿的困难是缺衣少被不好过冬,和同学合铺也能对付过去,但吃是最大的困难:情况好时能背点煎饼,也要每天按计划吃,而且要严格执行计划;情况差时就背窝窝饼子,若遇到青黄不接,就必须背含有谷糠和野菜的干粮。天气热时不好保存,就得两天回家一次,有时干粮長了毛,舍不得丢吃了还闹肚子。买学习用品更是困难,卖两个鸡蛋买几张纸订个本子当作业本。尽管困难重重,求学心切不知不觉两年很快过去了。
五四年暑假高小毕业,我非常幸运的赶上本县第一所中学第一年招生(如果去外地读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上学的方式仍是从家里背干粮。学校离家七十多里,为不耽误学习,周六下午必须上完两节课才能回家。每到春冬天短,尽管小跑式的回家,也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夜路,而且还是山路。说不害怕是假的,我不信鬼神但害怕有野兽。每到过山时我都在山跟儿找一块大石头坐下休息一下,扎扎腰、提提神、壮壮胆,手握背干粮的小木棍快步行走。起初父亲不放心,每到我回家的时候,晚上进山去接我。他进山后就大声高喊:来了吗?晚上山里很静,再加上山谷里有回音,三四里以外都能听见。我立刻回答:我来了。大约几十分钟以后就能见面。那种心情没法形容,悲喜交集。喜的是好像流浪儿见到爹娘,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悲的是父亲平时为自己操心费力,半宿拉夜还来接我,他太辛苦了,我实在对不起他。我再三告诉他,以后不要再来接我。当我每到考试前学习紧张时,父亲给我送干粮,为减轻双方负担,我们采用中途交货各自返回的办法。我们约定在中途尚庄村东头打谷场上见面,谁去早了就等等。见面后简单交流一下各自的情况,再各自往回返。跑校吃苦受累,坏事也可变好事,锻炼了腿脚,为以后参加长跑运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后来学校发放了助学金,别看每月只有三元钱,比现在的几十几百都管用。此后我的生活才有了点好转。能在食堂买点饭菜,回家的时候少了,学习的时间多了。这对我初中毕业和报考师范都起了重大的保障作用。
五七年初中毕业,正赶上国家经济计划调整,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不招生。我因家庭困难无法报考高中,经班主任老师同意,我才报考济南师范。如果不是我刻苦学习,那是根本不可能考上的。前面说过我从小喜欢数学,数理化是我的强项。当然强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我艰苦学习的结果。我从图书馆查过大量的学习资料,做过许多各类习题。考济南师范比考初中更难,录取率大约不足百分之十。当时有一道数学题,规定只能用算数式来解,不能用代数式,否则不能得分。我先把其他题做完,再集中精力进攻它。经过反复演算终于把代数式变成算数式,经核对符合题意计算正确。后来从数学老师那里知道,我的那道题答对了。这大概是我能考上师范的最大优势。
上师范以后,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好转,不仅能吃饱饭,而且吃的种类和花样也多了;因而身高和体重都有了很明显的增长,干瘦矮小的状况也有了根本好转。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的长跑训练队,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的马拉松比赛。学习和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五九年春天的一个中午,突然收到老家的电报:父病速归,我的心立刻紧张起来。下午我请好假,买了点东西,大约下午四点多钟,去济南老站乘火车回家,离家最近的车站是长清万德车站,说近也是相对而言,离家还有120多里。不知什么原因那天火车没有在站台停车。我沿道轨向前走,正走着忽然听到有人大喊:喂,喂。我抬头一看,火车头亮着大灯迎面而来,幸亏我反应快,一头扑到道轨外,一瞬间,火车呼啸而过,可把我吓死了,好久没有站起来。一位寻道工师傅跑过来,用手电筒照了我几下说:你没事吧?我说:没事,谢谢你救了我。我沉了一会站起来朝出站口走去。出站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开始了夜行军式的回家里程。第二天天亮时,我才走到村头,在路旁斜陂上躺了一会儿,赶回家里,吃了点东西就到外村请大夫,大夫给父亲打了针、服了药。当时父亲有所好转,还和我进行交流,他说:你快当老师了,我去给你做饭。我满口答应说好,一定一定。可是第三天凌晨三点多他却离开了我们,终年只有五十六岁。我非常地惭愧,他没能等我向他尽尽孝心。我办完父亲的丧事,立即往学校返,早晨从家里出发,下午五点多赶到万德,很快乘上北去的列车。当火车快到白马山车站时,我忽然发现车厢内灯不亮了,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我问列车员,她说:灯亮着呢,你可能生病了。她把我扶到她休息室里,给我倒了一杯水让我喝下,我感觉好多了。到站后,她把我带到办公室,给学校打了电话,同学把我接回学校。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父亲去世以后,家中更是无力供养我。当年暑假就留在济南打工,割草卖钱,每天能挣两块钱左右。干了一个多月的活,攒了几十元钱,留下来回的路费和急用的零花钱,其他的全都交给母亲。
六零年暑假我终于师范毕业了,分配到槐荫区工作至九九年退休。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成家立业,儿孙满堂,过着和谐、孝敬、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郭沫若先生曾讲:生命乃完成人生幸福之工具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欲求人生幸福完成,必须内在生活与外在生活均充实俱足。回顾我走过的人生,多次巧遇天时地利人和,再加我个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正像郭老说的那样,我的工作生活都均充实俱足,故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我吃苦,我高兴,我实现了梦想,感谢社会各界对我的帮助。我总结了四句话。
求学历程真艰难,吃尽苦头命遇险。
社会各界抚育我,这是幸福之根源。
最后再唠叨几句,我走了不少弯路 ,真谓大事无成。但我心满意足,快乐多多。为了让青年朋友有所借鉴,节省精力,搞好事业。再总结几句如下。
少年无钱买笔墨,成年忙事顾生活。
退休在家想长寿,吹拉弹唱学临摹。
无师自通极少见,学艺贪多嚼不烂。
持之一恒没把好,成果平淡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