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王风英生于1922年12月12日,一生务农。母亲一生心底无私天地宽,天天知足心常乐,善良厚德载人,虽已足93岁高寿,仍然大脑清醒,反映敏捷,生活自理的健康老人。

母亲是一位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劳动,勤俭节约,持家有道,教子有方的老人。

家教启蒙教育始于写“春联”。

1953年我父亲请来一位孟姓先生给我家写“春联”,街门春联写的是:上联“忠厚传家远”,下联“诗书继世长”,横批“忠厚人家”。父母请先生给讲解其念意,先生讲道:做人要讲“仁、义、礼、智、信”,要熟读“四书五经”。先生看全家不明其意,默思片刻,用当代的话说:“做人要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尊重知识,多读书学文化,做到“做人先做德,做事德当先”。而后才真正成为国家有用之人,为人民造福之人。特别是“做人先做德,做事德当先”这句话母亲深刻牢记在心里,而后对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唠叨以此为做人的标准。

为祖国解放做军鞋军袜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国人民,在前线英勇奋战,全国老百姓积极开展支前运动,壮年赴前线运送军火、军粮、搬运医院设备,护送伤员。后方妇女会组织做军鞋军袜,母亲是其中一员,为了多做军鞋军袜,不分昼夜的赶做,经常在油灯下加班加点。母亲的针线活好,做的军鞋军袜线条平展均匀,紧密、实落、结实。美观耐用,穿在脚上合脚舒适。母亲做军鞋军袜速度最快,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多次受到妇女会的表扬,同时代人说我母亲3-5天做一套军鞋军袜。

爱祖国爱和平支援抗美援朝

伟大领袖毛主席1950年10月8日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胜利。《摘录毛泽东选集第四卷32页第一节》

为朝鲜战争取得光荣胜利,国内各界人士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力,掀起捐献飞机大炮的高潮。我母亲将陪嫁的唯一一块银圆捐献略表心意,她主动给军属做农活,麦秋二季自家的庄稼缓收,缓种,先帮军属把粮收好地种好。有一次自家的谷子堆放在场上被雨淋了,也先把军属的谷子收好。非农忙季节给军属扫院子、担水、拿柴草,摊煎饼、洗衣做饭,服侍年迈老人等,让在朝鲜战场的儿子安心杀敌。

知恩知报送儿参军

60年代祖国边境,因国界界定不断引起小规模的战争,一度在征兵这件事上存在小小的阻力。因为这些父母都在战乱时期度过半生心身创伤太深太重,害怕战争,痛恨战争,担心儿子当兵之安危。为此给带兵的官兵,武装部干部以及地方各级领导加大了工作宣传。当带兵人员到我家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我母亲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明理做人,知恩知报。母亲说:“共产党八路军解放了我家,才过上好日子。现在儿子长大了党和国家需要他当兵卫国,我们坚决听党和国家的话,这兵我们当定了”。我应征入伍当上了解放军,在我家的带动下,我村应征入伍5人。在60年代我兄弟两人同在部队服役。

心底善良助人为乐

母亲心底善良与人为善,与邻居和睦相处,乐意助人,邻居有求必应。只要能做到的事从不自私。我记得在1961年一个严寒的冬天,邻居的小孩子病重发高烧,急需去医院诊治,到我家求助,我母亲将我姐近几天就要结婚的财礼钱20元借给邻居,孩子治病及时而痊愈,母亲的做法成为邻居街坊的佳话。

爱集体不拿集体一草一木一粒粮

人民公社时期母亲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为出满勤干满点,不误农时,晚上加班做生食,早晨天不亮起床做熟食,有时深夜在油灯下做针线活。

对于集体的财物非常爱护,从不拿集体一草一木一粒粮,更不允许孩子们侵占集体的东西,经常唠叨那句“做人先做德,做事德为先”名言。在母亲的影响下,整个家庭人气正、家风正,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庭”。

要求子女在改革开放中做“政治经济健康人”

在改革开放中听党话,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时俱进,时刻牢记母亲的唠叨:“做人先做德,做事德为先”的做人标准。个个爱岗敬业,我们兄弟姐妹有农民、有商人、有教师、有干部各自在自己的岗位做出了一番事业,工作几十年,均无违纪、违法、违德现象和行为,现都退休享晚年。这一切都是母亲的唠叨在儿女们身上散发的正能量。

平凡的母亲以平凡的语言,平凡的行为,给儿女们以不平凡的启示,不平凡的教育,不平凡的榜样,在母亲的影响下整个家庭人气正、家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