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题目有些人一定啧啧不解,和谁成为闺蜜都有可能,就是这婆媳,好像是永远的对立面,怎么也能成为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闺蜜?你的怀疑一点都不过分。我也曾这样坚定的认为,和儿媳相处,不是针尖对麦芒就很知足了?
儿子和儿媳妇是一九九六年九月结的婚至今已十八周年了。说实话,起初我并没看好这段婚事,其原因是民族不同。生活习惯有差异,一起生活不太方便。但儿子态度很坚决,非她不娶。最后我们还是尊重了儿子的意见。婚后为了不成为别人口中所议论的最差婆媳关系,我还是曾经采用过不管,不问,不掺和的“三不原则”。你过你的,我过我的,我们互不干涉。当然,每次儿媳回来,我都会尽地主之谊,宾客之礼,尽可能迎合儿媳的喜好,挑儿媳爱吃的做。做之前是问了又问:你想吃什么?这个菜这样做好吗?那样做行吗?我也看出儿媳的别扭,她也总是很不自在地回答:“妈,您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就是了!不要专为我们搞特殊!”
时间长了,我发现儿媳很随和,大大咧咧,不计较小事,在家里并没摆出“座上客”的架势。只要我在厨房里,她也如影随形,帮我拿这拿那,洗菜切菜,刷碗洗盆。我站着,她绝不坐着;我忙着,她绝不闲着。好像处处也陪着小心。这种客客气气的滋味,怎么都不舒服,感觉上就不像是一家人。
终于有一天这种僵局打破了。她还真感动了我一把。那次我头晕的毛病又犯了,天旋地转,下不了床。正巧,儿媳回来了,看我这个样子,一会给我找药,一会给我倒水,并给我做了头部按摩,顿时感觉轻快了不少,晚上还亲手做了我最爱吃的手擀面。还有几次,我因生病住院治疗,儿媳总是在病床前忙前跑后,她是一名人民教师,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十分繁忙。但她还要在繁忙中挤出时间,给我往医院送饭,有时,工作一天,晚上还坚持到医院陪床,想起这些事,我心中就有一股暖流在涌动。事实证明,善良宽容的儿媳妇,没有记恨我,儿媳毕竟是自家人,慢慢地我不仅从心底接纳了她,还把她当作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多年来,我们之间无任何隔阂。有事都能敞开心扉,叙述自己心里的困惑。比如她在工作上,生活中,甚至是一些很私密的问题,她也不拿我当外人的告诉我。俨然把我当成亲妈,不,是闺蜜。我有什么烦心的事也会叨叨给她听,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听我诉苦,发牢骚。然后在耐心的劝慰我,这样的交流每次都有收获。现在我们俩之间,已不再是以往的客情。距离拉近了,亲情建立了,说话随便了。有时,还互相调侃一下,再也没有了所谓的“心理防线”。我想把儿媳妇当成是自己的闺蜜,感觉还真不错。
儿媳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人,怕我们孤独寂寞,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丰富我的退休生活。还经常带我们老两口出去自驾游。我们先后去过苏州、杭州、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等省市旅游。让我们走出了家门,开阔了视野,观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书法特长的儿媳,还给我买了笔墨纸砚,从执笔姿势到选择字帖,手把手,耐心地教我练起了书法。通过练书法,使我认识到,书法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一项运动。它给人以振奋精神,激昂向上的力量。经常学习练习,既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又能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还能锻炼身体,延年益寿。儿媳还安排孙子教我上网,看新闻,玩游戏。网络可是个大世界,如果能在网络上遨游,不愁找不到乐趣,我在孙子耐心地指导下,很快地掌握了上网的基本操作,而且还学会了“一键还原”,使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我虽然退休了,年纪越来越大,但不甘心做个被时代淘汰的人,还要做追赶时尚的快乐老人。
当然,我这闺蜜也不是白当的。儿媳虽然天生丽质,但对于穿着好像并不是很讲究。我便经常给她提一些服装搭配的建议,帮她挑选合适她的衣服。他们小两口发生了口角,我也不再仅站在儿子一边,而是帮儿媳出主意,尽快的化干戈为玉帛。如果问题真是儿子不对,我也严厉地批评儿子。有时,儿子开玩笑的说:“妈,我是你儿子,还是你女婿啊!”
渐渐地,我对儿媳也有了更多的欣赏,儿媳对我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不管是在家庭建设上,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形成了合力,也达成了共识。家庭和睦了,关系更融洽了。我们俩在小区散步,大家都以为我们是亲娘俩呢!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融洽确实是一件令大家都开心的事。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中其他的人际关系,如他们小两口关系,我和儿子的关系,兄弟姐妹以及祖孙的关系。好像因为婆媳之间的融洽,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所以,我发自内心的劝慰哪些把儿媳当客人的婆婆,可能开始相处起来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沟通,相互真心相待,没有处不好的婆媳关系。
说真心话,婆媳要是处好了,那才叫个顺风顺水又顺心呢!这种关系会成为一座四通八达的桥梁,儿子放心了,老头开心了,自己也顺心了。家和万事兴,不信,你也试试与儿媳做个闺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