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老干部局
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
(2014年11月28日)
为深入贯彻省、市委关于加强调查研究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调查研究与决策水平,推进践行群众路线长效化,现就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提出如下意见。
一、调查研究的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建设“幸福新枣庄”和老干部工作转型的目标任务,以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问题、改革和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群众和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推动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健全调研工作制度
1、健全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坚持从实际出发,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决策重大问题、出台重要文件和召开重要会议,必须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对提交局办公会讨论、事关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全局性重要决策,要事先开展充分的咨询论证,并形成咨询意见或比较方案;对关系老干部切身利益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决策,广泛听取广大老干部的意见。
2、完善联系点调研制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调研制度,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区(市),并选择一个党支部作为具体指导联系点,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和每位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各科室工作实际情况确定各自调研联系点,切实帮助基层老干部工作部门和广大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每年到联系点调研时间不少于两周。
3、建立领导干部领题调研制度。根据市委老干部局年度工作安排,由局办公室、调研科统筹协调,每位班子成员每年确定1—2个课题领题调研,调研活动要亲自主持,调研报告坚持自己动手撰写。各科室负责人调研课题由各科室结合全局工作研究拟定,报分管领导确定后实施。调研课题在年初拟定,实行备案登记。
4、完善调研成果交流报告制度。把调查研究和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定期在理论学习中心组讨论交流调研成果,推进调研成果转化。调研成果和信息资料及时刊登在市委老干部局刊物及工作网站,实现调研信息互通。对有深度、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按渠道报送上级相关部门。
三、改进调查研究方式
1、领导干部带头调研。局领导班子成员对拟定的重点调研课题,要亲自组织相关科(室)分析研究,制订详细可行的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步骤。各级干部要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带头调查研究。局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科室负责人不少于4个月。每年至少亲自动手撰写1-2篇有情况、有分析、有问题、有措施,对发展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提出对策建议。
2、改进调研方法。根据决策前专题调研、决策后推进落实、解决某一问题等不同调研目的,合理确定调研方式,零距离接触老同志和基层老干部工作者,把问题了解清楚、研究透彻。注重运用跟踪调研、网络调研等新办法,提倡开展蹲点调研和不打招呼、不走规定路线的随机性调研,每年开展的调研活动中随机性调研要有一定比例。调查研究应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为主,不作一般性工作指示。
3、发挥专职调研队伍的作用。借助各级调研队伍的力量,发挥他们在调查研究方面熟悉业务,相对比较超脱,调研容易真实客观的优势,经常通信息、交任务、出题目、提要求,让他们在协助领导做好调研工作方面担当重任,真正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
四、提高调查研究质量
1、密切联系群众。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情的重要途径,认真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加强与群众及基层干部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实事求是,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2、坚持问题导向。把调查研究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老干部关注的热难点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3、务求工作实效。全面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总结经验,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群众意见大的地方研究分析问题。提倡现场办公,研究解决调研中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涉及面大的重要问题向局办公会汇报,集体研究解决。
4、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委相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和随行人员,不搞层层多人陪同,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坚决反对搞花架子。各调研点不事先布置,不专门制作展示牌,更不能弄虚作假。大力改进文风,提倡写短话、写实话、写新话,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文风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