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山东省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晓兵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夏耕主持会议。省里老领导赵志浩、陆懋曾出席会议并代表全省老同志发言。会上,100名辛勤于本职工作,热心为老同志服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受到表彰。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晓兵:

 

用真情和智慧续写老干部工作新篇章

 

广大老干部在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过程中表现了宽阔的政治胸襟和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晓兵在会上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干部队伍老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和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认识和判断,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及时作出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决定,果断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顺利推进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一代又一代老干部接续奋斗的伟大基业上不断前进的。30年来,一批又一批老同志从党的事业出发,为人民利益着想,心甘情愿地把“接力棒”交给后人,满腔热情地支持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领导职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宽阔胸襟。随着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建立,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干部接过老同志的班,使我们党始终保持着蓬勃的朝气和活力,从组织上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党的领导的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奉献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需要付出、需要奉献的重要工作,也是值得付出、值得奉献的光荣事业。对广大老干部,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做好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处处体现对老干部的关心、关怀、关爱,真正把落实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履行好,把发挥老干部作用作为一种工作自觉做到位,把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种儿女之情尽到心,不断提高老干部队伍的幸福指数。

要让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上任的年轻干部了解老干部、关心老干部

历史总是通过一代接一代人的承替延续发展的。30年后的今天,老干部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用真情和智慧续写老干部工作新篇章。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学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和崇高精神,特别是让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做到对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永远不忘,对老同志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永远不丢,对老同志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永远不变,努力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宁、有尊严的晚年。

原省委书记赵志浩

 

当好最给力的“拉拉队”,为我们的事业鼓掌助威

 

(省委原书记赵志浩同志讲话)

1982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干部离退休制度正式建立,我们党和国家干部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当时小平同志称之为“在党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30年来,一大批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陆续退出领导岗位,让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保障了各项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与时俱进。当我们看到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高科技人才,优秀国防、治安干部茁壮成长,心里特别高兴!当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心里特别高兴!当我们看到伟大祖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时,心里更加高兴!

我经常回顾党的历史和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我个人觉得,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我们以前犯过的个人独断专行、倚老卖老、方向路线走偏等,造成经济损失、人员受难的大错误。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们避免了大的错误,所以有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干部到点就下,干满届就下,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在历届省委领导下,山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东的老干部工作也很有成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传承了党的好传统,传承了民族的好传统。我们都有感恩的心,感谢党,感谢人民,人有了感恩的心就会知足常乐。养老的人,天天都要有个好心情,要力所能及地做点事,我们当不了冲锋陷阵的“运动员”,但是当当“拉拉队” 还是可以的,为我们的事业鼓掌助威还是可以的。

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一些事关改革发展和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上积极建言献策,关心党的建设,积极支持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从自己家的儿孙管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关心下一代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崇高事业,我们老干部责无旁贷,是应尽的义务。实践证明,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要继续努力,在促进经济、文化、社会文明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总之,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要为社会主义光明大道上突飞猛进的伟大祖国大声呐喊、助推加油,当好最给力的“拉拉队”,为我们为之奋斗的伟大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而“壮志不已”,信心满满。

省政协原主席陆懋曾:

 

我当尽心尽力,发挥余热

(省政协主席陆懋曾同志讲话)

回想30年前,正是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的时候,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决定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可以说,离退休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应运而生的。3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意义的重要干部制度改革,是一项关系我们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

山东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涌现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忠诚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好干部。据了解,我省是全国离休干部最多的省份,数量占全国的1/10。我能来山东工作60多年,深为荣幸、深感自豪、深受教育。多年来的实践说明,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政治力量,是我省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有功之臣,也是一个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人才宝库。

山东是礼仪之邦,历来有着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十分尊重、关心和爱护老同志,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做好老干部工作,为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良好条件,做了很多好事、实事,有利于老同志健康长寿,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比如,2009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投资2亿多元,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原址新建4.2万多平方米的省老年人活动中心,今年春节前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现在各单位都在加紧施工,加快工程进度。省委、省政府能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给老干部办这么一件好事、实事,说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心里时刻装着老干部。

现在,我省与全国形势一样,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在又好又快在纪念中央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30年之际,我们老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各自的特点、专长和社会需要,为党和人民继续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我现在还承担着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和省老科协工作者协会的职责。我当尽心尽力,发挥余热,做好工作,也衷心希望全省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努力做到心态平和,心情愉快,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中更加健康,晚霞更加光辉灿烂,让党和政府放心。

 

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学习领会党的老干部工作政策

会议的第二个阶段进行论坛交流式理论研讨。邀请14名理论研讨文章获奖者上台,就“机制、体制的热点问题”“离退休干部服务”“离退休干部管理”“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让老干部安享晚年”等问题展开交流探讨。交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之初,中央就为老干部工作设计了完备的工作体制和科学的工作目标,30年来,我们一直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会议结束时,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厉彦林同志也指出,30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关于落实老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发挥老干部作用、保障老干部工作开展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规定,建立了一整套老干部工作体制和机制,并将此作为开展老干部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观点看问题,坚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应对新局面。

在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学习30年来的老干部工作政策,会进一步启发我们工作创新的思路,坚定我们做好党的老干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老干部的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在目前,一般地说,凡是建国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都属于老干部的范围。随着时间的转移,老干部这个概念所指的对象会逐渐变化,很老的老干部消失了,新的老干部又接上了。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意见》([1978]组通字40号)

老干部离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顾,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应当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

对于一切已经和即将离休退休的老干部,中央寄予殷切的期望。这些老同志,在他们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 用巨大的精力和热情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并以此写成了他们自己的光荣历史。离休退休以后,党交给他们的主要任务, 是健康长寿, 继续写完他们的光荣历史。

老干部离休退休,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了,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并不因此而同样退休,任何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和组织纪律是绝对不能“退休”“离休”的,他们仍然应当是共产主义革命者,仍然肩负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因此,对于一切离休退休的老干部,他们的政治待遇,包括阅读文件、听重要报告、参加某些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活动等等,应当一律不变。生活待遇,包括医疗和交通工具等等,也应当一律不变。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中发[1982]13号)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关心离休干部的政治、文化生活,采取具体措施,保证他们能按同级在职干部规定的范围看文件、听报告,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定期召开离休干部座谈会或看望离休干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发[1980]253号)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老干部工作,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老同志座谈会,沟通思想,倾听意见,加强同老干部的联系。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通知》

(中组发[1990]5号)

有关部门应从工作需要出发,根据老干部身体状况和专业特长,因人制宜地做好发挥老干部作用的组织工作。对曾经长期担任党政领导工作特别是主要领导工作的老同志,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决定重大问题时,要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委托他们做些专题调查研究,或参加党委考察了解干部的工作。对原来从事科技、文教、卫生等专业技术工作的老同志,可以组织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讲学授业、人才培训、艺术创作、行医治病等活动。对安置在农村的老同志,可以组织他们按政策规定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聘请离休退休干部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是发挥老同志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对其所在单位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补充。各地各部门应积极做好组织工作,并认真总结推广这方面的经验。

老同志主要是就地就近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发挥作用,多做拾遗补缺的社会工作,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要特别注意帮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青少年的活动。发挥离休退休干部作用,应坚持自愿和量力而为、社会需求同本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通知》

(中组发[199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