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有个“泉城自行车骑游俱乐部”,这个组织里聚集着不少爱好骑游的老人,他们一有空就要骑着自行车出去转转。这伙老人骑上车心就野了,几年下来,他们是云南、海南、黑龙江北极村、内蒙古大草原,哪哪都敢去。这不,去年他们中的四个人愣是“不管不顾”地骑车去了趟西藏,什么路途艰辛、高原反应,什么自身年纪不老小、体力不那么给力,骑车出发,去了再说!
花甲之人要做骑游西藏的梦
六十几岁的人要骑车去西藏?大部分听说这事儿的人都扔给他们一个吃惊的表情以及一句不客气的疑问“疯了,还是傻了?”但是,热爱骑游的人任谁都是憋着一股劲儿时刻准备着有朝一日要靠自己的双腿,蹬着自行车徜徉于雪域高原之上。骑车去西藏对他们而言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这是他们的梦。然而,“梦又不分年龄,谁规定
了花甲之人就不能做骑游西藏的梦?”
只是这梦是美好的,现实却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说队长曹芝滨,平时俱乐部有很多公事需要处理,要说抬脚去趟西藏,一走俩月,他还真倒不出这空来。不过他送队友去西藏倒是送走了四五拨了,为此他也是“羡慕嫉妒恨”呐!终于,机会来了。2010年的时候,他们得知2011年的华夏骑游展示大会将在西安举行,曹队长他们就开始计划了:原本从济南去西藏需要骑行4000多公里,到西安开会我们已经骑了1000多公里了,这不离西藏已经近了1/4了吗,不如开完会“顺道”去西藏吧?
一听说要去西藏,还没去过的骑友们不淡定了,争着抢着就把名报上了。接下来这一年的时间,大家是换车的换车,锻炼的锻炼,凑到一块儿就要围绕着骑行西藏讨论讨论。可是,临近出发,好几个骑友又经历了一次不淡定——家里老伴不放行!
老郑便是那不被放行者之一,但是他聪明地耍了一招“苦肉计”把老伴给搞定了。老伴不是不同意他去西藏吗,他就假装绝食。一连几天他都是从外边买包子吃饱了再回家,老伴喊他吃饭时,他就“赌气”说不吃,就这样才骗来了一次机会。
患有糖尿病的老吴,骑了两年车把身体锻炼得不错,现在连药都不大吃了。这回去西藏他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想去狠骑骑、狠累累、狠靠靠,说不定就能把病靠好了。”
和他们比起来,老王属于最潇洒的那个,说上哪去,带上几斤茶叶蛋、带上烟酒就可以出发了。
说归说,这些人还是有谱的,他们骑车少说也在全国各地跑了四五年了,经验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他们的装备也都是专业的,护头、护膝、护肘,防雨、防风、防晒啥都不少。全副武装完毕,花甲四人组向西藏出发!
自找苦吃?
从济南到西安,从西安到成都,他们一路都在为即将进藏而兴奋不已。他们选择的进藏路是著名的川藏南线,这条路沿318国道 都,经雅安、康定、理塘、巴塘,进入西藏芒康,在邦达与川藏北线会合,再经八宿、波密、林芝到拉萨。进藏途中从东到西,需要依次翻过折多山、海子山等14座险峻的高山,其中有12座山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
再大的决心也阻止不了困难的出现,这不刚征服了14座大山中的第一座“二郎山”到了康定,这总共才海拔2000多米,号称要“狠骑”的老吴就有了高原反应了。但老吴说他有动力,上了坡不还得下坡吗,下坡就省劲了,下了坡住宿,海拔好歹能低不少,我就舒服多了,就又能吃肉啦!乐观归乐观,老吴的高原反应一点没减轻,还有加重的迹象。一天,一个湖南的小伙子追上他说:“大爷,您快回去吧,别骑了,看您的眼珠都鼓出来了。”老吴还嘴硬,“我没事,我这是看见西藏的美景拔不出眼了。”
除了老吴,大家的高原反应都不大,但是路况的惊险谁也躲不了啊。“那路就跟从门上刻出来似的!”站在路边往下看,都是垂直的深不见底的山谷。路还很窄,仅比一辆越野车宽一些。他们还不能贴着山逆行着骑,想到这个老王直摇头,“忒吓人了!”而且,当时有600公里在修路,路隔一段被挖开一条,颠得腚疼不说,有时候走在山脊上,天空连一丝丝云彩都没有,花甲四人组也还得接受这赤裸裸炙烤的洗礼。
自得其乐!
这又颠又累又烤,又高原反应的,四个老头儿还不早蔫了?事实恰好相反!他们每天睁开眼面对一个新高度的时候,依然精神饱满,“天空的云离我们真近,好像等我们骑到山顶了就能伸手抓着它。”晚上,老王和老郑每人一斤酒,饭桌上喝八两,剩下的二两带到帐篷里解决。这时,老吴又有了“新”发现,“看,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星星这都有!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还有银河……”
曹队长也没闲着,停下来就摆弄他为进藏专门买的DV,什么棉花糖、北斗星统统“打包”装进DV。爬上二郎山,拍一阵,边拍还边自己配音,刚说了一句“这是二郎山”,小曲儿便哼起来了“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走到康定,也非得爬到“跑马溜溜的山上”去一探究竟,还留下了他的曹氏《康定情歌》。
他们这一路,困难就在脚下,但是梦在心里,指向遥远的拉萨、神秘的布达拉宫。当路边的藏族孩子冲他们喊一句“扎西德勒”,藏族的大嫂把他们请进家里喝上一碗酥油茶,困难再多,路再难走,他们的心里也是由衷地快乐。从4月初到5月底,他们这一趟骑行了将近两个月。罪也受了,梦也成真了,回到家老伴问“怎么样啊?”他们说“下次有人去的话,我们还要去。”
骑游的人都上瘾,同样,上瘾也不分年龄大小。他们上瘾,因为这个“瘾”有着付出后收获的喜悦,有着实现目标后对自我的肯定。他们上瘾,因为心还年轻,因为他们对生活有着满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