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有离退休干部6327人,其中,党员4145人,且离退休干部队伍整体呈迅速扩大趋势,在全市干部队伍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该市针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离退休干部队伍及社会发展变化给老干部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在“转型拓面”上狠下功夫,实现了老干部工作“三个转变”。
一、 在工作重点上实现由“待遇养老”向“文化养老”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该市逐步建立健全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构建了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困难老干部关爱帮扶机制,坚持了离休干部每年定期健康查体制度,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得到了较好落实。在此基础上,该市适应6000余名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挖掘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群众文化活动良好的基础,以陶冶情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建设为重点,在全社会倡导和推行“文化养老、文化健老、文化兴老”理念,通过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搭建平台、健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探索建立了“文化老干”新机制。“文化养老”就是改变单纯的生活待遇养老的方式,以文化陶冶情操,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健老”就是通过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让老干部思想充实、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文化兴老”就是通过组织引导老干部在文化活动中有所作为,全面提升老干部工作。
“文化老干”得到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干部参与其中,并从中陶冶了情操,充实了生活,在感受文化中有所作为,体现了人生价值。该市离退休干部中30余人成为省级以上书画协会会员,320人为县市级以上各级书画协会会员;老干部文体组织先后荣获市级以上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奖项80多个,离退休干部个人荣获市级以上文体奖项600多人次;编辑出版了《文史资料》14期,编辑、撰写出版《青州市志》、《青州佛教文化史》、《青州古代沿革简史》、《邢介将军生平纪略》、《碧血沃古州》、《魏嵋传》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典籍和小说传记。
二、在工作机制上实现由单位组织管理向老干部自我管理转变
针对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和退休干部逐年增多,而县市老干部工作队伍正逐步弱化,特别是镇、街老干部工作人员,分工任务繁多,忙不过来,完全依靠原单位进行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实际,该市通过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建立离退休干部联络员制度、发展涉老社团组织等方式,建立起了以老干部联络员为主导、以老干部党支部为核心、以涉老社团为补充的老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工作机制。首先,该市通过组建“三支队伍”,即老干部联络员队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成员队伍、涉老社团组织骨干成员队伍,为实现老干部自我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其次,该市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及管理台账,为实现老干部自我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成立了老干部自我管理工作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开展,确保了离退休干部自我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该市老干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拓展了老干部的社会活动空间,提高了老干部管理水平,实现了老干部的人生价值,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市48名老干部联络员联系6000余名离退休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联络,成为离退休干部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的“活字典”,同时他们还在老干部政策的上呈下达、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开展文化活动、参观考察以及征订刊物等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发动和组织联系作用。该市2010年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并在全市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总支13个,党支部132个,形成了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逐级领导的严密完整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和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社会的工作网络。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争做花都先锋”活动,成立了由1000余名老干部参与的“老干部志愿者”队伍,筹建了青州市老干部“长寿林”,参与了以“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干群联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工程”, 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68件,义务调解群众纠纷4000余起,受到群众一致好评。32个涉老社团组织利用元宵、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离退休干部参与全市重大文艺演出及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突出传统特色、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提升了生活质量。
三、在服务模式上实现由单位单一服务向“条”“块”结合、就近服务方向转变
面对步伐不断加快的城市规划建设和新型社区建设,该市在保持离退休干部原有服务关系、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本着方便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就近发挥作用的原则,探索建立起了由原单位的“条条”服务与居住地社区的“块块”服务相结合的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通过进一步挖掘、利用社区资源,依托新型社区,全面建立并推行了“六个一”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即:“一站、一岗、一屋、一中心(学校)、一支部、一协会”,就是在社区设立老干部服务站,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立老干部服务岗,在社区设立长者书屋、活动中心(老年学校)、成立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志愿者协会,实现了对老干部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全覆盖,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目前,该市已在12个城市社区和26个农村新型社区建立了“六个一”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并安装为老服务热线电话,设立爱心门诊、爱心超市,24小时为离退休干部提供送医疗服务、日用百货、家政服务上门等服务活动。各社区还按照离退休干部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配备相应的报刊10-15种、图书上千册,其中该市云门山街道海岱苑社区通过驻区单位捐助等多种方式征集到各种图书近6000余册,建成了该市最大的社区“长者书屋”。建成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学校)38处,面积7000余平方米,参加学习、活动的老干部、老年人达12000多人。成立38个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83个楼道党小组,管理1278名离退休干部党员,保证了每一位老干部党员组织上有归属、活动上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该市还在社区大力开展了“阳光义工”活动,采取集中服务与上门服务、无偿服务与低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志愿者为老干部提供心理咨询、信息咨询、法律维权及保洁、护理、维修、购物、陪护聊天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对“空巢”、独居和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老干部以每天一次“爱心敲门”的方式,为他们提供爱心帮扶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据统计,该市社区志愿者已达1600余人,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各种服务8000余人次,使老干部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周到的服务。家住益都街道东店社区93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刘金铭说:“社区的年轻人经常来看我,帮我做家务,和我拉家常,托党的福,我是越老越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