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中组部老干部局对全国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社会思潮错综复杂,社会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老干部群体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基础深厚、人生阅历丰富、经验积累丰厚的优势,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摆在全体老干部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围绕如何“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成都从“当前存在哪些影响老干部正能量作用发挥的因素”、“老干部的正能量发挥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发挥老干部的正能量”进行了调研和思考,在调研的过程中力求探索破题方向,找准工作新的增长点。
一、影响和制约老干部正能量发挥的主要因素
(一)对“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认识不够到位。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对老干部作用发挥存在三大误区:一是来自于社会。一些人对老干部身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就应该成为“过去式”,不能再摆老资格,对应由在职人员从事的工作进行“指手画脚”或参与其中,即使参与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极其有限,甚至是干扰。二是来自于家庭。有的老干部亲属认为,离退休后就应该好好休息,与其有那个精力,还不如帮忙带带孩子或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加之发挥余热还会引发一些人“退而不休”的非议,费力不讨好,不如保养好身体来得重要。来自家庭的反对也就影响了老干部作用的发挥。三是来自于老干部自身。就部分老干部自身来讲,他们认为自在工作岗位上已尽心尽力工作了几十年,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已经尽到了,好不容易离退休了,能够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当好老百姓管好自己就行了。多数老干部更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内活动,不愿意介入发挥作用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二)对“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组织引导不力。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都十分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的工作,但在如何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以何种载体来发挥老干部作用、在哪些方面和领域来发挥老干部作用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即使是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多数也是依托老干部原单位零散地组织,缺乏系统的安排与部署。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发挥老干部作用上普遍存在这项工作重要,但还有更最重要的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研究,更没有站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高度来认识,工作的整体规划设计不够到位,更多是将发挥老干部作用停留在转一转、看一看、讲堂课、留个影的层面,没有将社会需求与老干部的能力愿望有效结合,没有真正激发老同志发挥作用的动力和活力。
(三)对“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能力认识不足。目前,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主体在各级关工委、老龄委等管办机构,虽然也有少数离退休干部发挥了政策宣传、社区教育、纠纷调解等作用,但领域相比较狭窄,特别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领域涉猎很少。甚至认为老同志已与主流社会脱节而有意地回避有些重点行业。
(四)对“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激励机制不足。从调研来看,大部分离退休干部由于经历和阅历的原因,热切关心党的事业发展,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将平身所学奉献社会,得到认同。很多老干部是自发地做了很多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但是,对于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积极性,缺乏系统的引导,有力的政策支撑,普遍存在对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典型没有认真的挖掘、推介、宣传的问题。“先进年年评,评了丢一边”,让老干部的正能量没有在更广范围、很多的领域为人们所熟知,影响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五)对“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缺乏沟通配合机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离不开包括老干部在内的各个群体的共同参与。虽然老干部中不乏愿意继续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但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或单位到底需要老干部发挥哪些方面的优势或专长,而老干部群体中又能否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需求与资源之间信息不对等,使老干部有发挥作用的能量却缺乏用武之地,而有需要领域又无法与老同志取得沟通和合作。
二、“发挥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成都实践
老干部是我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发挥好这个群体的作用,将为党国家治理、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立足老干部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加强人才的孵化培育,建设发挥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平台,集聚离退休干部政策立场坚定、德才能力突出优势,着力发挥他们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中的积极作用。
(一)摸清家底,建立“银色人才”信息库,为老干部发挥正能量作好人才资源开发。我们向全市近6000名离退休干部发放《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登记表》,对老同志的年龄、健康状况、革命经历、爱好特长、技能水平、发挥作用、居住社区、从事志愿活动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在问卷调研和信息登记中我们发现,离退休干部群体具有明显的优势特长。多数离退休干部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拥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离退休干部占总人数的57%,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经信、农林、环保、水利、科技、司法、党校等部门。离退休干部党性观念强,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基础上,愿意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贡献。多数老同志在离退休后,能够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自发地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正能量。调查发现,80.9%的离退休干部经常参加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组织的活动;90.9%的离退休干部表达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愿望,其中30.5%的离退休干部明确希望参加为社会增添正能量的公益活动。
(二)强化精英人才引领、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夯实老干部正能量发挥基础。在调研基础上,我市提出建设“蓉城金秋”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以“总队带中队,中队带小队,总队中队为协调服务机构,小队按照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承接志愿服务项目辐射服务社会”的总体工作思路。由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牵头抓总,成立“蓉城金秋”志愿服务总队,各区(市)县、部门成立“蓉城金秋”志愿服务中队,下设功能性小队。总队设立办公室,负责全市蓉城金秋志愿服务的协调服务工作。今年6月,省委老干部局正式为蓉城金秋总队授旗,总队长、原省检察院检察长龚读纶(82岁)以自己从事20余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响亮地向全市离退休干部发出了参加志愿服务“事业养老”的口号,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激起强烈共鸣。按照“统一指导、总分架构”的原则,在19个区(市)县和11个市级部门成立了“蓉城金秋志愿服务中队”。3个月左右的时间,“蓉城金秋”志愿服务品牌将全市离退休干部力量迅速汇聚起来,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120余个特色服务小队,项目覆盖“建言献策”、“科技兴农”、“帮困助学”、“老带新人才孵化”、“老老携手社区养老”、“文化响唱社区”若干领域,130余名威望高、能力强,有志于发挥正能量作用的老干部成为志愿服务队领头人,参与志愿者已达4500余人。
(三)依托阵地两大阵地,培育老干部人才队伍,为老干部正能量发挥提供持续动力。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充分发挥阵地优势,率先建成蓉城金秋志愿服务中队,并承接志愿活动骨干培训、示范引领功能。一方面,有专长的老同志通过组织活动、为老同志授课等方式,在本团队中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如合唱团、舞蹈组均由老同志自发组织,以聘请专业教师和邀请团队内有专长的老同志为大家授课相结合;不同单位系统的老同志也经常通过分享、交流作品来相互提升水平;另一方面,各团队也积极通过开展与外单位的交流,组织参与比赛、展览等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展示精神文化建设成果。活动中心举办的“追忆峥嵘岁月、开创美好未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合唱、歌舞评比吸引了全市4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近1000名老同志参与,最高龄的志愿者已逾86岁。市老年大学中队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提出“珍惜光荣历史、弘扬中国精神、争做时代老人”口号,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彰显正能量。组织老干部走入“道德讲堂”、“讲身边故事”,开展“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的抗战经历”和“以史为镜话爱国”等120余场主题宣讲,传递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惠及群众6000余人。
(四)因地制宜、策划主题化项目,为彰显老干部正能量提供载体。一是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组织老同志书写回忆录回忆抗战经历,对有书写有困难老同志,由志愿者亲自上门帮助做好资料整理、文稿撰写。将收集到的52位老干部的52篇文章汇编成册,出版了《铭记》一书,形成宝贵史料,教育后人。二是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我市大邑县中队开展了“寻找最美老教师志愿者”活动,组织退休老教师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开展助残、助困、助学活动。都江堰中队开展为近百名百岁老人“每天一个鸡蛋”工程,为生活困难老人送去关怀和帮助。温江区开展“老带新”志愿服务活动,为27名离退休干部导师与有迫切成长愿望的35名学员建立了“师徒结对”关系。三是开展了“晒幸福 谈发展 美好生活微调研”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结合各自特长,围绕社会民生、环境问题、农业生产等热点问题,对身边人、身边事开展微型调研活动,观察、调查本人家庭、亲朋邻里生活,单位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发展变迁,把点滴见闻感受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
(五)以支部建设为抓手,强化离退休干部党员身份,传递信仰正能量。一是深入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集中管理模式”、“功能性管理模式”和“双重管理模式”建设,探索新形势下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活力的措施。二是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刊物《蓉城金秋》杂志上开辟专栏,提升优秀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以来,我们刊登了30余篇老干部文章,其中金堂县退休教育王恩普发表的《关于“能量”的思考》和邛崃市原人大主任张绍森退休23年克服病痛坚持学习,用93本学习笔记体现笃志好学、恪守信仰、永葆本色的先进事迹,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引起了广泛热议。三是办好支部书记培训班,让支部书记广泛交流提升能力。邀请受全国“双先”表彰先进支部书记――四川省安全监管局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魏诗燻和双流县人大常委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魏明海走上讲台,引导老干部见贤思齐。
(六)开展评比表彰,强化先进示范和榜样激励,传递老干部榜样正能量。按照“选树一批、培植一批、跟进一批”的思路,我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上下联动,既抓好现有典型的总结推广,又抓好新典型的培植打造。今年“七一”前夕,全市共有103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和52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受到省、市表彰表扬。我市司法局的志愿者,年逾85岁的离休干部王三岗入围全市20名优秀志愿者,进入网络评选环节,通过网络评选的组织活动,让老干部和社会群众加深对离退休干部正能量作用的认识。
三、对充分发挥老干部正能量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把老干部的独特优势利用好、发挥好,既是重视党的执政资源、爱护国家宝贵财富的现实要求,也是老干部工作部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着力点。对此,我们有六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老干部的精神追求,这是发挥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现实基础。不少离退休干部离开工作岗位后,仍然牵挂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发展,仍然有实现自我价值、得到他人认可、获得社会尊重的精神需求。通过适当形式,组织引导他们继续发挥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既是对老同志政治热情的肯定与保护,也是对老同志奋斗精神的鼓励与支持,有组织地发挥老干部的正能量作用,会让老干部产生一种非常积极、正面的情感,保持愉悦的心情、健康的情绪,这对做好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极具现实意义。
(二)重视老干部人才资源开发,为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强化力量支撑。一是需要把开发老干部人才资源纳入整体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发挥老干部作用作为人才资源的第二次开发来抓。二是要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人才信息库。根据年龄结构、身体素质、工作经历、专业特长、志趣爱好等情况,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三是要注重把老干部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机整合,让老干部作用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委政府补位,让人民群众受益。
(三)强化老干部的党员身份,加强教育引导,提升老干部发挥正能量的能力。一是强化政治意识教育。结合实际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切实落实老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注重政治理论、政策时事、政治纪律教育,教育引导广大老干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顾全大局、支持发展。二是重视退休前教育。对即将退休的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主管单位要开展正能量教育,指导退休后的学习活动,克服“退即是休”的消极思想,强化党员“离岗不离党”的政治身份,打牢增添正能量基础。三是加强技能培训。重视老年教学课程开发,加强老干部对网络及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培训,让老干部能够跟上新步伐,提高参与社会发挥正能量的素质和能力。
(四)搭建平台,为老干部发挥正能量拓宽领域,是转型时期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一是创新活动载体。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主题实践活动,让老干部发挥作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激发他们献余热、作贡献、立新功的热情。二是搭建有效平台。通过深化“四就近”服务,增加服务内涵,引导老干部在社区、家庭发挥言传身教、化解矛盾、释疑解惑的作用,搭建老干部服务基层平台。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其“志愿”特征,是诸多平台中覆盖面广、召集力最强的平台之一。三是整合老年社团组织建设。依托业已成型的涉老组织,引导老干部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力军作用,引导他们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实践中发挥作用,是发挥老干部正能量作用的有效途径。
(五)老干部发挥作用一定要遵循规律,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把好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原则。一是坚持自愿量力原则。要根据老干部的身体状况、自身意愿等来引导他们发挥作用,不可强迫要求,甚至定指标、下任务。二是坚持确保安全原则。在发挥作用过程中要注意确保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三是坚持健康向上原则。老干部发挥作用要坚持以合理合法为底线,坚持健康、积极的正方向,警惕消极、低俗的反方向,防止增添负能量。四是坚持适度适当原则。把握好度,做到参与而不主导、建议而不命令、服务而不插手,不要喧宾夺主、反客为主。
(六)老干部正能量作用的发挥需要健全机制,老干部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能就是为其提供保障。一是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吸纳、自主发展的老干部发挥正能量格局。二是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定期组织评选表彰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和突出事迹,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宣传激励,突出精神鼓励。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要通过财政补助、单位筹集、社会募捐等渠道建老有所为的资金保障。
发挥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我党在新形势下赋予老干部工作的新使命,成都将在中组部老干部局、省委老干部局的领导下,向先进地市州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找准老干部作用发挥的着力点,不辱使命,努力把这项任务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