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植集老干部学习、活动、服务于一体的老干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胶州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1+4”社区老干部工作体系,“1”即构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平台,“4”即组建助老志愿者社团、老年教育社团、老年活动社团、五老队伍社团等四个社团,通过这个模式既提升了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老干部服务的工作水平,又让广大老干部更好地认识社区、融入社区、奉献社区。

一、搭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平台,筑牢老干部工作载体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一个民情“收集器”和群众情绪“减压器”,也是联系在职人员和离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支部战斗力强,老干部的稳定工作就有保证。因此工作中,该局以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主线,筑牢老干部工作的载体。

一是抓好支部设置。对老干部的社区服务关键是建好一个组织,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使社区的离退休干部真正依托支部这个平台开展活动。该局协调指导各社区党组织把居住在本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之中。提倡并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在社区参加党组织生活和活动,实行原单位和社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

二是抓好人员配备。真正要使活动有声有色,关键是选好一个支部书记,靠支部书记的号召力、凝聚力把社区内的离退休干部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为此,该局从抓好支部书记入手,协助各支部把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有一定组织能力、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选配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同时,同步配强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成员,并认真抓好了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有效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抓好制度完善。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从党员的实际出发,在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报告工作等组织生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联系党员制度。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分工联系本支部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情况,切实给予关心。

二、组建4个社团,提升老干部服务工作水平

()建立志愿者社团,推行五字工作法

该局创新服务模式,从老干部身体状况存在的不同入手,将老干部分为“长年住院的、身体孱弱的、孤寡空巢的、家庭贫困的、老当益壮的”五类,针对这五类老干部的不同需求,采取了“探”、“助”、“慰”、“扶”、“引”五字工作法,为老干部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广大老干部不同的需求。

一是“探”,对长年住院的老干部,在原有的11次到医院排查的基础上,为每个住院的老干部建全个人病情档案,并做到12次到医院探望,了解病情。并发动有医学特长的志愿者当好爱心护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老干部结成服务对子,为老干部提供面对面的保健知识咨询、基本保健服务及亲情陪伴活动,让这些国家功臣在病榻上也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二是“助”,对身体孱弱的老干部,这部分老干部占的比例大,他们的首要需求是生活上的照顾,发动社区志愿者时时跟踪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周上门慰问,并与共建单位合作提供送学、送医、送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上门服务。

三是“慰”,对孤寡、空巢老干部,为解除他们的精神寂寞和孤独感,在开展爱心陪聊等基本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精神慰藉的质量和水平,建立了老干部精神慰藉长效机制,从加强日常联系、解决困难、丰富文体活动、宣传功绩风采、引导发挥作用、开展社区服务等多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减少老干部的寂寞感、忧郁感,增进他们的愉悦感、成就感、亲情感。

四是“扶”,对家庭贫困的老干部,结合全市出台的胶州市贫困对象帮扶机制,该局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建立了困难离休干部生活帮扶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号召志愿者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在自身做好与老干部结对帮扶的同时,发动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加入到帮扶队伍中业,切实为老干部解决燃眉之急。

   五是“引”,对精神矍铄、老当益壮的老干部,这些老干部在生活照顾上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文化需求较强,志愿者通过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依托各种协会、社团组织引导老干部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文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