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唱红歌,既可以充实退休生活,老有所乐,又可以唤起如歌岁月,永葆革命青春。”11月13日,正在第十社区康平小区党员活动室教唱《献给妈妈的歌》的老党员屠向前如是说。
中原油田离退休管理处从党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身体条件、特长爱好、居住情况等入手,不断推进组织设置、管理方式、活动载体、领导体制创新,积极抓好党建工作,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迈出新步伐。
“量身订制”特色党支部
“回武汉居住的一位油田退休职工患重病,我们能否代表党组织到医院慰问看望。”日前,武汉联络站党支部负责人余学友给离退休部门打来电话,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当即委托他去看望这位老同志,送去组织浓浓的关爱。
离退休管理处坚持“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置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实现党支部资源共享。
第九社区科技新村退休站第三党支部针对鳏寡孤独党员比较多、活动参与率低等情况,将组织能力强、善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张世英“请”来,组建联合型党支部。张世英定期组织相邻支部中的空巢、丧偶老人、文艺爱好者聚会、聊天和学习,帮助这些老人重振生活信心,把党支部打造成了老年人的“心灵驿站”和“学习园地”。在同乐轻骑队设立兴趣型党支部,同乐轻骑队有会员200多人,轻骑队党支部定期组织大家学习和骑游活动。今年还远赴台湾、内蒙古等地参加全国或国际老年骑游联谊会,展示了中原油田老年人的良好风采。随着“候鸟式”生活、随外地工作子女生活的离退休人员的日渐增多,油田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相继建立异地自管型党支部,使移居外地老党员、老同志得到双重关爱。异地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对困难老党员、老职工及时进行帮扶,支部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精心打造“活动示范点”
“建设小区离退休人员党支部有32个,活动场地较少,我做通老伴的工作,在80平米的家中腾出一间卧室,建立起家庭党员活动示范点。”11月15日,第八社区建设离退休站第27党支部书记连满红说。
随着油田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且大多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在基层支部遇到了集中学习难、开会难、过组织生活难的问题。针对以上难题,离退休管理处扎实推广“家庭党建活动点”建设,挑选德高望重、政治理论功底深厚的老党员任辅导员,配备了DVD、书桌、书柜、小板凳、报架等硬件设施,订购了报刊、书籍等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开展上党课、学习交流等活动,教育引导老党员、老同志永葆党员本色,在推动油田建设、确保社区稳定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举办各类专题座谈会、讨论会、辅导会,开展“左邻右舍”大家讲等活动,为广大离退休人员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团公司以及油田的改革发展形势创造了条件。目前,油田已建立“家庭党建活动点”150个。
积极发挥老党员作用
“搬到滨河小区后,我被宋丽萍事迹所感动,看她每天忙于志愿服务,还要整理打扫阅览室,我就主动要求义务管理阅览室,让她全身心投入到献爱心的活动中。”11月15日,尽管是周日,第十社区滨河小区的老党员端木国民仍在管理站阅览室为来读书看报的居民服务着。
离退休管理处十分注重发挥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动员支部书记带头参加义务督察队、义务奉献队、爱绿护绿小分队和居民沟通小组、民事纠纷调解小组、自我互助帮扶小组等公益组织。2012年,张兴华从油田机关退休后,便担任第十社区康平小区离退休职工第五党支部书记,他经常到辖区老同志家嘘寒问暖,让老同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现哪位老同志心情不好,想方设法找根源,让老同志心情愉快地生活。今年 “七一”前夕,他买上蛋糕为支部老党员过集体生日,老党员感动不已。第一社区花园小区老党员义工服务队坚持了20年,每月26日的“义工”活动无论天气好坏从未间断。服务队共有离退休党员群众80余人,分为义诊、理发、修车、锡焊等9个小组,累计组织活动200多次,参加服务的人员达7500多人次,受到服务的居民1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