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离退休干部

19971024日,地委在第四会议室召开老同志座谈会,樊思宝、张瑞生两位同志和我挨着坐。其间他俩给我写了一张纸条:“到点离职,顿觉轻松。告别专车,去挤公共。吐纳倚松,排队买葱。历史发展如此,必须想通。不然包袱太重,既损身心,又难寿终。”两位老领导为菏泽工作40多年,从基层一直干到地级领导,面对退休,心坦神然,令我钦佩。

还是1997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一,来菏泽调研、总结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的中纪委刘主任一行,在市委常委会议室召开退下来的地专级干部座谈会,征求对菏泽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的意见。记得那天每位到会的老领导都发言支持、肯定这项工作。会后,刘主任对我说:“这个座谈会让我心里更有底了,回去后一定争取发文。”19982月,中纪委、中组部等五部委向全国印发了《关于菏泽地区施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的调查报告》。199912月在武汉、200010月在北京,两次全国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会议上,我都代表菏泽市委,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专题发言,从而宣传了菏泽,推动了这项工作。

2000年春天,一个领导接访日。我在市委信访室接访,快中午时走进一位企业离休干部,拿着一沓子药费条,诉说他做了胃癌手术后,有4万多药费报销不了,家人欠了一屁股账。他那无奈、焦急、不平的面容,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我以后来省委老干部局工作后,这烙印还促使我和局领导班子一起,通过广泛调研,千方百计拿出意见,取得省委组织部长、省财政厅长和省长的支持,每年从省财政拿出6000万元解决全省30个欠

发达县老干部的医疗费问题。其中菏泽就占1/4,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是大约1500万元左右,用以解决老干部医疗费的问题。这不仅减轻了那烙印留给我的愧疚之心,而且菏泽曾有260多名老干部联名致信省委省府表示感谢。对此信,时任省委书记张高丽专门做了批示。

20025月,省里号召搞文企联姻,以保留优秀剧种,发展文化事业。但对于此事,当时意见不一致,市委也拿不准。我分别征求了于法杰、毕可文、闫世海、杨成训、温新月、黄爱菊等老领导的意见,他们都向我介绍了菏泽地方剧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地位,并一致认为这是好事,应该搞。当我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韩广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平昌及政府分管市长主持市枣梆剧团和豫剧团分别与企业签约时,我耳边还响着这些老领导那些支持、赞同的话语。

20021029日,这是我难忘的一天,我奉调省委老干部局工作,任副局长兼省老年大学校长。早饭后,当我从宿舍走到市委办公楼前准备启程时,看到了送行的人们。不仅有李明先、陈光、杜昌文、赵润田等市几大班子的领导同志,市委大院和市直机关的同事们,年过80岁的许光老书记等好多老领导、老同志也站在那里等候送行。当我握住许光的双手,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许光老书记深情地说:“延良同志,菏泽的老干部希望你常回来看看!”

……

记忆犹如酿造的醇酒,时间越久味越浓。这些难忘的人和事,岁月愈长,对我心灵的撞击也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