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二,语文课布置要写一篇谈家风家训的作文,他问我怎么写。我说要先读一读有关家风家训的文章,有了感悟之后再动笔。一个星期天,他跑了趟新华书店,回来高兴地对我说:“爷爷,我买了一本《客家古邑家训》,其中有我们赣南的廖氏家训。”廖氏家训是:

吾祖法明,开基莲塘;谆谆教导,终身难忘。

尊老爱幼,得福寿长;伦理颠倒,臭名远扬。

兄弟团结,为人榜样;各自为政,家衰迹象。

妯娌和睦,家园兴旺;无事生非,两败伤。

严教子女,有福可享;放任自流,老少遭殃。

勤劳耕种,粮食满仓;贪图安逸,三餐粥汤。

读书上进,无限风光;目不识丁,受骗上当。

为政清廉,万民敬仰;贪赃枉法,自取灭亡。

与人为善,积德满堂;行骗欺诈,终进牢房。

凡事三思,妥帖顺当;性急粗暴,好事弄僵。

人生在世,追求理想;坏事莫为,万古流芳。

遵纪守法,平生安康;忠于家训,世代荣昌。

  “爷爷,开头两句‘吾祖法明,开基莲塘’是什么意思呀?”我向孙子介绍家族历史说:“法明公是我们定南廖氏家族的开基祖。相传在600多年前,法明公带着2个弟弟,离开广东兴宁老家外出求发展。在和平、龙南某处田园肥美的地方分别把2个弟弟安顿好后,他只身一人来到龙南高砂堡与和平交界一个叫莲塘的地方,见那里群山环绕,土地肥沃,莲花盛开,便在此披荆斩棘,成家立业,繁衍子孙,如今已有一万多子孙后裔。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定南建县,县治设在莲塘,就是现在的老城镇。我们的老祖宗为开发莲塘、定南建县可作了大贡献呢。”

  孙子怀着对老祖宗崇敬的心情,认真细读廖氏家训。他忽然提出一个疑问:“爷爷,这些家训都是几百年前的,现在还有教育意义吗?”“你仔细想想,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妯娌和睦、严教子女、勤劳耕种、读书上进、与人为善、凡事三思、为政清廉、遵纪守法,这些过时了吗?岳飞母亲教儿要‘精忠报国’过时了吗?当然,对传统家训也要具体分析,有的家训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强调光宗耀祖,这是不对的。但众多的优秀家训体现了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民族精神,它可以励志、劝勤、勉学、诲戒、明德,使人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孙子豁然开朗了:“优良的家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好家训也是我们的传家宝!”

  响鼓也用重槌敲,拨亮心灯再添油。我最后激励孙子说:“优良的家训有如春风化雨,培育了许多优秀的廖家儿女,如民主革命政治活动家、孙中山的战友廖仲恺,杰出的政治家廖承志,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廖晖;战斗英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17勇士之一的廖洪山,战斗英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22勇士之一的廖大珠;著名作家、杂文家廖沫沙;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等等。孩子,读了廖氏家训,你准备怎么做?”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发奋读书,放飞梦想,争取明年考取全国名牌大学!”“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