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皮定均曾被初评为少将,毛主席念及他在中原突围时立了大功,在授衔名单上批示:“皮有功,少晋中”,因此,皮定均最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红军时期立功多

  皮定均(1914-1976),安徽省金寨县人,出身贫苦,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要过饭,帮地主放过牛。13岁参加当地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皮定均在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根据地及长征途中,英勇顽强,多次立功,迅速成长为一名红军指挥员。

  1932年秋,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西进川陕。这时的皮定均,已被提升为连指导员。在粉碎敌人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6路围攻的战斗中,皮定均领导的连队,连战皆捷,缴获敌人两个连的装备,受到师、团首长的嘉奖。193510月,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另立中央,分裂红军,分裂党。这时,皮定均担任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二团团长。学员全系红四方面军的师、团、营、连干部。在张国焘的欺骗宣传下,学员中也有少数人跟着反对中央北上方针。在刘伯承与其促膝谈心后,皮定均很快觉悟了,识破了张国焘的野心,坚决地站到党中央一边。

转战太行杀日寇

  抗日战争爆发后,皮定均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特务团团长,随师部一起,转战在太行抗日前线。

  19411212日,刘伯承邓小平命令:对邯长大道之敌发起全线攻击。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皮定均带领特务团夹击邯长大道中段,前后10天,共作战70余次,打得日伪军狼狈不堪,不得不全线退出邯长大道。皮定均率领部队一鼓作气,连下响堂铺、河南店、涉县。至26日,涉县至武安间敌十几个据点全部被我军摧毁。邯长大道的日军,除少数逃回武安、邯郸外,大部分被消灭在太行山和邯长大道上。战后,皮定均被提升为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领导林南地区的抗日斗争。19438月,他参与指挥了林()南战役,消灭伪军孙殿英、庞炳勋部7000余人,攻克日伪据点80余处。不久他又被调任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率部挺进豫北作战。随后,皮定均决定攻打林县。当时林县城里驻有3个团的敌人,又有坚固的城防工事,硬攻是要吃亏的。皮定均决定设疑兵之计,调虎离山。他利用当地两面政权人物向敌人传话:县城已被八路军重重包围,很快就要总攻了。敌人果然中计,误认为被八路军包围,随即组织两个团突围。皮定均指挥部队,乘敌突围之机,一举攻进城内,全歼守敌一个团。突围出城的两团敌军,也被预先埋伏的各县、区抗日武装歼灭大半。19449月,他率部南渡黄河,任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协助王树声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皮定均指挥部队和各县抗日武装广泛出击,打击敌人,整个豫北广大农村,完全掌握在了抗日军民手中。

中原突围显神通

  1946110日,国民党不执行停战协定,调集30万兵力将我中原6万部队团团包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623日电令中原局,准备牺牲一部分兵力,抓紧时间,迅速突围。中原军区党委决定由皮定均指挥一旅担任掩护全军区向西突围的任务。626日,国民党军向我中原部队发起攻击,并计划在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我全部部队。

  与此同时,我军主力冲出敌人包围圈,向西疾进。皮定均指挥一旅断后掩护,准备抗击来犯之敌。皮旅的作战方案,是根据敌人估计我军主力要向西突围,因而集中重兵在西部设防的情况制定的。皮定均采取疑兵之计:以两个团的兵力,夜里向西、白天向东地来回转,造成我军大部队向东集结突围的假象,误导敌人。敌人果真上了圈套,以为我军主力要向东突围,拼命向东进攻。当敌人发觉上当再折转向西追击时,却遭到皮旅强有力的阻击。敌人兵力虽然超过皮旅几十倍,但被皮定均咬得甩不开、走不脱。我军主力在皮旅的掩护下,及时闯过平汉路,向西疾进。27日一整天,皮旅前沿部队继续抗击敌人。经过连续3天的阻击,他们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主力已越过平汉铁路向西挺进,皮定均决定28日开始正式突围。他命令战士们把刺刀用布缠起,把搪瓷碗用布包好,马蹄用棉布裹住,神不知鬼不觉地撤出了阵地。皮旅7000人马越过潢麻公路,选择了一条难度最大的突围方向——向东突围到苏皖解放区去。虽然这条路线山高水险,有兵力超过自己10倍以上的敌人和无数道封锁线,但这条路线和突围主力背道而驰,可以减轻西进主力的压力。

  皮定均又用了一个疑兵之计,先向西虚晃一枪,指挥部队假装跟主力向西疾走了半天。敌人以为皮旅要追赶主力西进,便拼命追赶。哪知皮定均率一旅向西疾进的当天晚上,就以超人的胆略,悄无声息地在敌人包围圈空隙中的一个小山林里隐蔽起来。躲过敌人的锋芒后,皮定均又命令一旅立即调头,挥兵东进。

  皮旅人不歇脚,马不停蹄,以每昼夜200多里的速度和敌人赛跑,把敌人一直甩在后面。这次突围战斗,历时24天,行程2000多里,皮定均率领一旅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解放战争立奇功

  皮旅到达华中后不久,就参加了保卫华中根据地首府淮阴的战斗。皮旅先头团刚到达淮阴外围,敌整编74师的先头团已经渡过运河,夺取了渡口,占领了桥头堡,淮阴危在旦夕。

  接下来的两天,张灵甫硬攻,皮旅死守,双方都有重大伤亡。张灵甫不愧是名将,很快将硬攻改为巧取,他从皮旅和其他部队的结合部楔入,占领淮阴东关。919日,皮旅只好撤离淮阴。皮定均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消灭74师。接下来的涟水保卫战,皮定均看到涟水附近有一座古塔可以作为压制敌人冲锋的制高点,决定在塔上架上一挺重机枪。在古塔机枪的配合下,解放军把已进城的敌74师硬是赶出了城,取得第一次涟水保卫战的胜利。不久,张灵甫重新调整部署,还是攻占了涟水,他还特意在古塔下面照了张相片。

  19471月,皮定均离开一旅,调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第六纵队司令是王必成,外号叫“王老虎”,是华野有名的虎将,在华东战场曾几次与张灵甫交手,互有胜负。4月,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重兵集团在蒙阴一带周旋,部队在向蒙阴公路以东运动过程中,六纵与我军大部队被敌军隔开,王必成与皮定均见既然如此,就干脆迅猛向敌后挺进,在40万敌军缝隙中隐藏起来。512日,已经深入敌后240多里的六纵收到华野电令:限14日夜间占领垛庄,断敌退路,完成战役合围,掩护主力消灭贪功冒进的74师。接到电报后,皮定均当即带领先头师急行军,结果在14日凌晨就占领了垛庄。垛庄位于孟良崮脚下的蒙阴公路,是山上74师向公路逃窜的后路。当时华野主力在蒙阴公路以东,还不足以将74师合围,迫切需要在公路以西放上一支奇兵。深入敌后却又绝处逢生的六纵就成了置74师于死地的奇兵。张灵甫再神机妙算,也没料到这步奇中之奇。六纵占领垛庄后,74师派一个团下山争夺未果,顿时军心大乱,张灵甫则直接用明语向南京大本营求援。眼见74师已成瓮中之鳖,皮定均和王必成一致要求参加会攻孟良崮,消灭74师,活捉张灵甫,以雪前恨!16日下午,皮定均亲自挑选了一条进攻路线,派纵队特务团直插孟良崮74师老巢。六纵特务团最终攻破74师指挥所,张灵甫等被击毙。

文革抵制“四人帮”

  新中国成立后,皮定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兼政委。19529月中旬,他奉命率领全军进入朝鲜,参加了朝鲜战争的后期作战,并取得了不少战绩。197312月,皮定均又被调回东南沿海前线,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2月,皮定均到北京参加中央召开的“打招呼”会议,会议期间,江青、张春桥、王洪文一齐出动,攻击“福建是全国‘右倾翻案风’最严重的地区”,是“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典型”,皮定均说:“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向中央反映真实的情况。我认为,不论福建还是江西,这两年的工作都是搞得比较好的,成绩是主流,缺点和问题正在克服,但省委都是拥护党中央、拥护毛主席的。”

  江青听了,立即气势汹汹地问:“那么,在中央打过了招呼以后,你皮定均为什么还在支持省委的那些人?”皮定均理直气壮地回答:“军队要支持地方抓革命、促生产,这是党中央的决策,我过去支持,现在支持,将来还要继续支持他们搞好工作。”

  江青气急败坏地威胁说:“你皮定均不要再当诸侯了,再干预地方的事情,当太上皇的人,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皮定均又把她的话顶了回去:“军队支持地方,搞好军政、军民关系,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革命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中央打招呼会议还没散,福建“四人帮”手下的人,要揪廖志高游街,皮定均大义凛然,对他们说:“他是我们军区的政委,我有责任保护他,他还要传达中央会议精神,意见可以慢慢说,你们这样不是革命行动!

  随后,皮定均亲自打电话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通过他向中央提出严正要求:“立即责令福建造反派头头保证廖志高的安全,出了问题由他们负一切责任!”当廖志高下飞机出了机场,皮定均担心途中出事,自己亲自随车跟在后面,一直把廖志高护送到家。

  19767月,福州军区在闽南地区进行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抗登陆作战演习。正在住院治疗的皮定均病情刚有好转,就出院亲自来到演习现场视察。77日这一天中午,福州上空阴云密布。皮定均不顾天气险恶,登上了一架米 ̄8飞机,照常进行演习。殊料,飞机起飞不久,就在漳浦灶山失事,皮定均及其他12人全部遇难。这一年,他才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