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人们都能感受到冬日的寒冷。这种气候,咽炎就诊人数会增多。
咽炎种类要分清,用药需谨慎
咽炎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两种。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发,在秋冬及冬春季节交替时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痰多、咽腔干燥、咳嗽、灼热感及异物感,再严重一些会产生灼痛感,还容易引发咽喉腔的急性充血甚至有少数患者会有恶心、刺激性干呕症状。急性咽炎的发病时间通常为1周到2个月。
慢性咽炎是常见的一种咽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炎症,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咽喉部邻近器官慢性炎症,例如鼻炎、鼻窦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也容易引起咽炎的发生。另外,全身各种慢性疾病,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继发慢性咽炎。患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常常会感到咽部不适,干、痒、胀,痰多,频繁清嗓,易恶心,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
若是发现有疑似以上的各种咽炎症状,不要随便用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病变严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不良生活习惯者是咽炎高发人群
研究显示,咽炎的发病与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空气不够洁净、清新,容易引起急性咽炎甚至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病。
其次,咽炎的发病和自身的体质也是紧密相关的。如原先就患鼻炎等各种咽喉部邻近器官慢性炎症以及慢性肾炎、胃炎等全身慢性疾病的患者,咽炎的发病率比一般人更高。一些平日里身体抵抗力差、容易过敏、缺乏体育锻炼的人,也是咽炎的多发人群。
生活压力过大、烟酒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吸入寒冷空气、生活作息不规律、空气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引发的咽炎比重渐渐加大。
再者工作环境和职业习惯也是咽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中长期接触粉尘、化学药物等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是易发人群。此外,像老师、主持人等,由于日常工作需要频繁说话,也很容易引起咽炎的发病。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方法
1. 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是防治急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黏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咽炎病变。
2. 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
3.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如橘子、甘蔗、橄榄、鸭梨、苹果等水果,多喝水。
4.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避免在有化学气体或粉尘含量较大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保持每天通便,清晨用淡盐水漱口或少量饮用。
5. 预防咽喉炎发作要注意用嗓卫生,避免过度疲劳,要适当控制用声。不要长时间不间歇地用嗓或用声不当、用声过度。在眼下气温降低、感冒高发阶段,尽量减少感冒的次数,以防诱发慢性咽炎。
6. 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开启的房间,卧室要保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很有必要,如果你在室内就要注意通风,此外饮食要温和多喝水,保证呼吸的空气清洁度,注意好了这些,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