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家园
中国,除了广为人知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之外,还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其中美丽的南海约有200万平方公里。南海,资源丰富且地处黄金航道,却因此成为周边一些国家的觊觎之地,摩擦争论不断。
南海历史
其实,只要将历史上溯到100年之前,南海主权属于中国根本就没有任何争议,无数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证明,南海诸岛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和连续管辖的历史都属于中国。18至19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都曾有船多次进入南海活动,这些外国人在他们的记录和写的书里都承认,在南海诸岛上,他们看到、碰到的人都是中国渔民。岛上有中国渔民搭的草棚、建的小庙、修的坟墓,这些都表明,中国渔民历史上从未中断过在南海的生产作业。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198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而且,历史上的中国在南海有几次非常重要的行使主权行动——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清朝晚期的李准巡滩、国民政府在二战胜利后接收南海诸岛。有意思的是,这些行动都在南海诸岛的岛礁名中留下了纪念,而这些岛礁名又反过来以历史背景的真实证明了中国历朝对南海管辖有案可查。南沙群岛中有郑和群礁,景宏岛以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命名,马欢岛以郑和的译员马欢为名。清末两广总督张人骏派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水师乘“琛航”“广金”和“伏波”三舰巡视南海,于是在南沙有李准滩、人骏滩,在西沙有琛航岛、广金岛。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派军舰“永兴”号、“中建”号、“太平”号、“中业”号到西沙、南沙接收岛屿,“永兴”号接收的西沙主岛后来命名为永兴岛,“中建”号接收的西沙最大的沙洲后来就叫中建岛,而“太平”号接收的南沙主岛同样得名太平岛,中业岛自然是因为“中业”号接收而得名。只是,南海的历史并没有阻止周边国家对它的争夺。
南海争议
现在,全世界唯一存在岛礁、海域、大陆架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多边交叉争议的就是南海,它同时也是世界上争议面积最大的海域。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
海南渔民出海打鱼时往往能捞起很多古代瓷器的碎片。自汉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屡有变化,但南海始终扼航道之要冲,往来贸易船只装载着大量货物,其中最大宗的是压舱的瓷器。 摄影 肖诗白
1998年3月,守礁官兵在做游泳前的准备活动。摄影: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