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世界寻找你,无法安睡,历尽艰难,踏遍千山万水,快回来吧,我的宝贝,别让妈妈的天空一片黑……这是“宝贝回家寻子网”主题歌《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的歌词。

  20139月,以张宝艳夫妇和她的“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寻子故事为题材而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在全国公映,成为中国首部以寻子为题材的公益电视剧。

  10年的风风雨雨,张宝艳夫妇已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张宝艳夫妇获得“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

那次可怕的经历后,她开始关注儿童走失、被拐的信息

  张宝艳,19628月出生,她与丈夫秦艳友都是吉林省通化市人。1992年初,张宝艳偶然看到一篇叫《超越谋杀的罪恶》的报告文学,才感受到人贩子的可怕。从那以后,她天天嘱咐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她想,如果自己的孩子要是真的哪一天被拐失踪了,可能这一天天就塌了。因为自己也是初为人母,所以张宝艳对孩子被拐卖的事儿特别敏感。

  可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突然有一天,她刚刚5岁的儿子真的丢了。

  1992年,张宝艳的母亲领着外孙子逛商场,一转眼工夫两个人就走散了,张宝艳的母亲找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孩子。母亲跑到单位告诉张宝艳说孩子丢了,张宝艳当时就吓蒙了。全家人疯了一样四处寻找,那一刻,她感到天好像都塌了下来,这之后的每一分钟对张宝艳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就在张宝艳最绝望的时候,家里传来了好消息,儿子找到了。原来,张宝艳的儿子跟姥姥失散后,自己凭着记忆,用了3个小时独自走回了家。虽然只是虚惊一场,可张宝艳却被吓坏了。在这几个小时里,她深刻地感觉到了失去孩子的那种可怕和痛苦。对于每一个家庭,丢失孩子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即使倾家荡产,把孩子找回来的希望也很渺茫。

  丢了孩子想死又不能死,因为不知道孩子在哪里受苦。这是丢失孩子的父母的渴望与痛楚,也激励着张宝艳要为失踪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那次可怕的经历之后,张宝艳开始关注儿童走失、被拐的信息。起初,她主要是与寻子的家长取得联系,然后帮忙张贴寻人启事,或者到派出所报警。

  在吉林省通化市,张宝艳发现街上有时出现很多行乞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是儿童,以手代脚在地上行走,不久,又会突然间都不见了,张宝艳觉得这些孩子是被人操纵的。后来,她在大街上看到很多这样的孩子。2002年,张宝艳辞去银行工作,到一家典当行当经理,抽时间和丈夫秦艳友创作剧本《路有多长》,写被拐儿童经历和遗失孩子家庭不幸的故事,剧本设想的主人公就是通过网络寻子。

  张宝艳抱着一种理想化的期待,希望通过这个剧本故事把拐卖孩子的罪恶揭露出来。随着剧本创作的进行,张宝艳和秦艳友渐渐了解到人口拐卖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里,有专门负责拐的、运的、卖的人。“在这样的交易中,人的交易价格高达5万元,低的也可以卖到1万元。平均一个孩子会卖到2.5万元。”张宝艳说:“两人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这个剧本,我们写它,不是为了讲一个好看的故事,而是希望促进大家对拐卖儿童的重视。”剧本创作完成后,张宝艳和秦艳友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建立网站,让剧本中的情景变成现实。

  20068月,网站的创建工作正式开始。在通化师范学院网络中心工作的秦艳友负责技术,张宝艳负责内容管理。在秦艳友同事和学生的帮助下,2007430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名称叫“太阳城寻子联盟”,主要栏目是“宝贝寻家”和“家寻宝贝”。网站虽然建起来了,但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内容。后来,网站改为“宝贝回家寻子网”。

  张宝艳说:“我到处在网上、报纸上找信息,看谁家丢孩子了,就打电话,人家都不信啊,都以为是骗子呢。”后来,张宝艳发现流浪乞讨的孩子还有很多,也可能是被拐卖的。于是,她又在街头寻找,小心翼翼地打探、拍照,把资料上传到网站上。

  张宝艳通过报纸知道南方有一个家长的孩子丢了,就主动给他打电话。说自己是“宝贝回家寻子网”的负责人,我们免费帮着你们寻找孩子。这个家长非常不理解,直接斥责他们是骗子。

  张宝艳当时很生气,过后一想,这个事情可能家长确实不了解,也不能全怪家长。接着又打一个电话,跟人家又好好说,说确实是帮着你们找孩子,而且一分钱不收。对方说你们这种骗人的把戏我见得多了。张宝艳说:“你上我们的网站看一下,希望你能把你孩子的资料在网络上提供给我,我们帮助你找。”3个小时以后,这个家长打来电话了,说:“实在对不起,我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好心人,能免费帮我们找孩子。”他很高兴地把资料传了过来。后来,一些在全国各地寻子的家长,主动将其他被拐儿童的信息也发布到网上。

第一次寻人成功,让所有志愿者兴奋不已

  2007624,第一个孩子找到了,距离“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线不到两个月。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志愿者郭俊,在公园发现一老一小在乞讨,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情慌张。郭俊找到警方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几天前被乞丐拐骗出来。后来,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

  “宝贝回家寻子网”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到全国几十个分群,第一次寻人成功,让所有志愿者兴奋不已。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开始有了统一的活动,广州、深圳、武汉、海口、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志愿者先后走上街头,向市民进行宣传。传单上印着这样的内容:“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在路上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然后记下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拍下照片,尽快告诉我们——宝贝回家志愿者群,一个流浪乞讨儿童救助志愿者团体。”通过张宝艳和秦艳友的不断宣传,“宝贝回家寻子网”越来越被全国各地的人所熟知。

  自从“宝贝回家寻子网”建立以来,最让张宝艳难忘的要数帮助谢仙宾找到失散20年的父母。20076月,一则《一个5岁被拐的男孩——谢仙宾求助寻找亲人》的求助帖子,登载在“宝贝回家寻子网”上。谢仙宾说自己25岁,他不找到家人誓死不办身份证,因此在北京打工期间经常受到歧视。他5岁那年被人从离家不远的地方抢走,几经周转被人贩子卖到河南。十几岁时,他凭着幼儿时的记忆开始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流浪之路。

  根据他幼儿时被拐的模糊记忆,通过对每一个地区的风俗、语言、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经过全国志愿者不懈努力,最后汉中、宝鸡的志愿者将地点确定于陕西安康。

  2007823,“宝贝回家寻子网”在百度安康吧发帖,并向陕西安康的几大网络论坛发帖进行求助。网友“安康老汉”的一则失踪孩子的线索,确定了谢仙宾的家。2007121,谢仙宾踏上了通往安康的列车。

  在志愿者群体里,最传奇的是广东的“仔仔”。“仔仔”当过兵,练过武。20078月份,他在网上搜到一条被拐儿童的线索后,孤身前往漳州,协助当地警方解救出孩子。更多的志愿者并非这种“侠客”,而是普通公民。张宝艳说,目前志愿者里面年轻人比较多,很多是年轻的父母,他们能够换位思考,有爱心。

  迄今为止,宝贝回家志愿者的最快速度寻亲纪录是:一小时找到被拐卖儿童的家人。由松原“小梅”和“苏州一刀”共同参与创造。被拐走的孩子叫李辰,5岁。2008114日早晨,父母在长沙摆摊做生意时,李辰在家里被人从床上抱走。人贩子带着孩子到一家小旅馆,老板娘看到两个男人带着昏睡的孩子,就很警觉。人贩子提供不了身份证,就借口出去打电话。

  老板娘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藏起来,对方返回发现孩子不见了。两人走后,老板娘迅速报警,民警把孩子送到长沙市福利院,又把孩子的照片信息发布到网络上。

  “小梅”和“苏州一刀”排查手头的失踪儿童照片,发现两个失踪小孩照片几乎一样。就这样,119凌晨,接触不到一个小时,李辰就被家长确认了。

只要能给失踪儿童和寻子家长提供帮助,我就无怨无悔

  张宝艳说:“很多志愿者曾经找过救助站、福利院这些单位,希望把他们掌握的孩子信息发布到网上,等待家长的认领,但均被以侵权的名义而拒绝了。”有些福利院建网站了,但里面也没有孩子的信息。

  现在,仍有很多孩子家长正通过他们建立的网站寻找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宝贝回家寻子网”就是他们找到孩子的希望。

  2008年1月18,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在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曾帮助他们建设网站的同事和学生成了第一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就连美国、新加坡等地也有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成员。

  为了便于沟通,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决定用QQ来互通信息。最开始,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妻俩共用一个QQ号,网名叫“阳光天使”。

  除了按照地域划分的QQ群以外,他们还专门建立一些工作群,比如有管理群、寻亲群、发帖群、信息对比群、家长工作群和心理咨询群。张宝艳对此有更多感触:“现在救助站里有很多孩子,因为年龄小或其他原因,他们说不清家在哪里。但救助站没有把信息公开,只是等丢孩子的家人上门寻找。结果孩子就在福利院里长大,找不到家。”

  现在,该网站为宝贝回家建立了一条热线,全国各地的家长都可以通过这个热线打到张宝艳的手机上,而不需要支付长途通话费。“宝贝回家寻子网”逐渐成了全国信息最全的免费寻子网站。两年多来,张宝艳每天将10多个小时投入到网站维护上,每年花费几万元的网站维护费和电话费,所有经济收入只依靠当教师的丈夫,并要抚养读大学的孩子。而该网站也历经坎坷,曾不止一次被人攻击导致瘫痪,也曾有家长质疑他们另有所图。但张宝艳总是无怨无悔,她说:“自己是付出了时间和金钱,但比起倾家荡产找孩子的父母真不算什么。”

  2009年7月27,张宝艳在北京参加座谈时,听到公安部打拐干部称:“领导说了,这次打拐成功与否,要看在宝贝回家网站上登记的孩子找到多少。”由于公安部的重视,“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寻子信息已经和警方共享。200912月,在央视国际等46家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评比中,“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建人张宝艳、秦艳友以总票第一的优势成功入选“中国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201014,在中央电视台与国务院法制办举办的“十大法治人物”评选中,张宝艳榜上有名,获得10大法治人物称号。

  2011年,随着公安部打拐专项行动的开展,两个特大拐卖儿童犯罪团伙被捣毁,近6000名被拐儿童被成功解救,张宝艳感到特别欣慰。

  2012年4月25,以张宝艳和她的“宝贝回家寻子网”站的寻子故事为题材而拍摄的《宝贝回家》电视连续剧在陕西西安开拍,由实力派演员陶红、董勇主演。开机当天,张宝艳夫妇代表数千个丢失孩子的家庭来到现场,希望能够通过这部电视剧,可以让更多人关注丢失儿童,参与到寻子志愿者行列中来。

  20139月初,电视连续剧《宝贝回家》拍摄完成并在全国公映,成为中国首部以寻子为题材的公益电视剧。

  从办公益网站,到申办“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发展到现在的全国超过2万多名志愿者,积极活跃的志愿者至少在50%以上。截至2015年末,“宝贝回家寻子网”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公益寻子网站,截至目前,网站帮助1200多个孩子找到亲人。

  现在的张宝艳,已经成为了一名全职志愿者,通常,她早上6点钟就会上线,维护网站内容和管理全国70个志愿者群,搜集新闻,发现需要求助的信息她会立刻与对方取得联系,遇到紧急的信息,她会立刻发到全国各群中去,以协调全国各地区的志愿者。在这期间,她也会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有丢失孩子家长的倾述,有想加入志愿者的普通人,还有许多是志愿者打来的电话。张宝艳说:“我将来有意成立一个救助被拐儿童的基金会,并且想做一个达到全国规模的基金会,做大了,就成立一个收养被拐儿童的机构。只要能够给那些失踪儿童和寻子家长提供更多的帮助,我就无怨无悔。”

  2016年2月14,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张宝艳夫妇获得“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张宝艳夫妇的颁奖词是: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张宝艳从北京接受颁奖归来,又和她的丈夫一起投入到她倾情奉献的寻子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