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27日,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在济南的一家酒店意外身亡。陶伟曾经是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平常又喜好运动。828日,济南警方公布了对陶伟死因的调查,确认他是心脏猝死。

              50岁加减5岁是人一生中的一道坎

陶伟生于1966年,英年早逝的确令人惋惜,而从医学的角度讲,46岁正步入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坎,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年龄阶段——更年期。可惜的是他没有迈过这道坎!

我曾在讲座和文章中特别指出,50岁加减5岁,是人一生中生理上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年龄段,由于内分泌发生转折性变化,使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特别动荡的转变时期,这时候我们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这个时期你原有的疾病会加重,没有的疾病会来找你,这就是我们身体的更年期,而更年期正是心脏猝死的高发期,其中以男性居多。当然,由于遗传因素,有的人更年期会提前一些,在四十岁左右,而有的人会晚一些,在55岁之后。

    要顺利地迈过这个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一句俗语叫作积劳成疾,所以,我们首先应该避免过度疲劳,既要避免工作、生活中的过度劳作,也要避免房劳过度;其次要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少熬夜,因为睡眠是最有效的恢复手段;第三是合理膳食,少食多餐,适量饮酒,不醉酒;第四是要适时服用中药,定期调理。陶伟是与朋友驾车自北京去青岛游玩,因高速路堵车临时住宿济南,当晚和朋友吃饭喝酒至午夜12点之后方回酒店休息,第二天即发现猝死客房。陶伟的猝死,除了自身的心脏疾病、身体的隐患外,旅途劳累、熬夜、饮酒等是诱因。

                      善于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疾病都要经过初起、再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分析自己身体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准确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明了身体存在的某些隐患,不过度地使用自己的身体。像陶伟,他的心脏病史肯定不是三五年的时间,能够导致心脏猝死说明其心脏出现异常应该有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可能是在他二十几岁做运动员时由于长期剧烈的超负荷运动损害了心脏,这是专业运动员常见的病症;二是因为遗传的因素,即他的心脏功能先天偏弱,过早地出现了心脏的衰老或老化。在心脏损害或功能下降的过程中,他的身体肯定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症状表现出来,如心慌、胸闷憋气、易疲劳等等,只是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治疗,才出现了今天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前不久,有一位38岁的母亲领着两个女儿就诊,小女儿今年7岁,经常感冒;大女儿今年14岁,常感觉咽部不适。从脉象上看出,两个孩子的心脏功能都偏弱,特别是大女儿,虽然不能诊断为心脏病,但至少是心脏功能异常,她常感到咽部的不适感,我更倾向于是她的心脏功能异常时所导致。她的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理治疗,那么,当她到30岁左右,也就是身体开始步入衰老期时,她的心脏——身体最薄弱的环节就会表现出病态,等到四十多岁进入更年期后,心脏疾病会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心脏猝死的隐患。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脏问题?通过对孩子母亲的诊脉我发现,这位母亲虽然只有38岁,但已患有确切的心脏病,她说,自己常有心慌、憋气的症状,特别容易疲劳,常有拖不动腿的感觉。这些都是心脏异常的表现。而这位母亲的今天,就是她女儿的明天。显然,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因遗传体质所导致心脏的过早损害或早衰并不是不可预防和治疗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遵循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治的原则,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及时准确的综合把握,适时调养,必能防患于未然,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

                         心脏异常的几个重要症状

    极易疲劳 极易疲劳,特别是双腿有像灌了铅一样有拖不动的沉重感,多是心脏功能偏弱或异常的表现。初期多表明心脏功能低下和不足,心脏病的中、后期出现这种症状则多意味着随时有出现心衰的可能。

心慌或心动过速 心慌或心动过速,是早期心脏病常有的症状。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目前在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早期的心脏病患者,虽然已经有了心慌、心动过速等一些心脏功能异常的症状,但去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常规检查,却发现不了阳性体征,此时医生往往会做出你心脏正常的诊断,让我们误认为自己健康正常。上个月有一位北京的22岁女孩儿就诊,她说自己每年都会有几次因为严重的心慌、频死感而在半夜打急救电话去医院抢救,而到了医院检查结果都正常,偶尔做心电图会发现窦性心律不齐。医生说她的心脏没问题,建议去看心理医生,而她自己确实感觉心慌的难受,有焦虑、有坐立不安的感觉,晚上害怕睡觉,总有一种自己会在睡眠中死去的恐惧。脉象显示,她有严重的心律不齐,甚至有房颤出现,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脏功能异常,是让她一直生活在心悸状态中的主要原因!至于医院的医生为什么让她去看心理医生,是因为目前的检测技术对于心脏功能的下降或衰竭缺少量化的诊断评价方法。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医院的检测仪器,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才是最真实的。

睡眠异常 睡眠异常是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半夜易醒,且醒后又很难入睡。我曾在本刊发表过一篇有关失眠症治疗误区的文章,指出90%以上的失眠是与心脏疾病有关,而绝不是所谓的心理问题。上个月偶然给30岁的堂弟号脉,发现他的心脏有问题,问他有什么反应,他说一是身体感觉很累,二是晚上睡到半夜总是醒,醒后很长时间才能再入睡。给他服用了调理心脏的中药,这些症状就消失了。

持续的咽部不适、咳嗽 持续的咽部不适、咳嗽是最容易被误诊的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前段时间一位老家来的患者来济南看病,他今年59岁,剧烈咳嗽近一个月,总感觉嗓子里有异物感,在当地医院使用可待因等强镇咳药无效。来到省城的大医院诊断的重点还是放在呼吸道,说是真菌感染,7天时间花去医疗费1万多,依然不见好转!而他的脉象显示是典型的心衰,我给他服用改善心脏功能的中药后,当晚就睡得安稳些,之后咳嗽慢慢地得到了控制!从脉象上看,如果再延误治疗,随时都有心衰,发生心脏猝死的可能。201010月,也曾遇到一个咳嗽了两个多月,一直服用感冒药治疗的患者,结果上班期间突发心衰,经医院急救才挽回生命。

除此以外,胸痛、胸闷、少气懒言,头晕、头痛,后背紧、肩痛,尤以左肩及左后背的放射痛为多见,以及不明原因的胃部不适、异常的饥饿感等等,都是心脏病常见的症状。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心脏猝死不是一天突变而成的,它是我们的心脏从功能性下降,到功能异常,再到器质性病变,最后到心脏功能衰竭的一个过程。适时调理,及时有效的治疗才是呵护心脏健康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