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18,适逢入党整整70年,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87岁的离休干部、主任舞台技师卞友才,骑着电动自行车行了十几里路来到集团老干部服务中心,郑重地缴纳了5000元特殊党费,以表达对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关心。

  革命战争岁月,他转战华东出生入死,在淮海、孟良崮等著名战役中荣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转业到江苏省文化单位工作,勤于学习实践,成为舞台美术灯光领域的行家里手;离休后,他还十分关注京剧院和集团的事业发展。支撑他一路前行的便是矢志不渝的理想信仰。

“浴血奋战十六载”

  卞友才19291月出生在苏北沭阳县一户贫农家庭。抗日战争年代最艰苦的相持阶段,12岁的他便跟着父亲在家乡打游击。父亲英年早逝,这位忠诚的共产党人从没有暴露自己地下党的身份,生命弥留之际,他都没有对儿子透露这个秘密。

  父亲牺牲的次年,15岁的卞友才参加新四军,暗暗立誓要像共产党员一样,发扬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的英勇精神。在1945年攻打县城的战役中,他从城墙头上摔下来,前门牙全部脱落,满嘴鲜血直流,他都没吭一声,继续参加战斗。在胶东半岛的高密战役中,他的小腿被敌人机枪击中,鲜血染红了一裤脚。

  高度的先锋模范意识与行动使得17岁的战士卞友才刚入伍两年多就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部队里党员还不多,有的班排长还不是党员。

  卞友才转战华东大地16年,曾在著名的淮海、孟良崮等战役中分别荣立过二等功,1955年荣获中国人民革命解放奖章,201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北涟水战役中,他所在的160人的连队,最后只活下来36人;而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就牺牲了350万人。卞友才深情地说:“如今,自己的离休待遇很高,住着一百平方米的宽敞居室,生活这么好,都是党给予的,作为幸存者,自己很知足了。”

干好每一行都是作贡献

  1959年,30岁的卞友才转业到地方,来到江苏电影制片厂工作。电影厂是讲艺术、讲技术的圣地,而自己戎马生涯十几年,对此一无所知,怎么办?

  早在1951年就曾被评为全军学习模范的他,又给自己定下了人生新目标——从头学起!他首先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系统学习电影灯光技术,原计划脱产学习两年,结果又延续一年。三年学习中,他亲身参与了《林则徐》《黄浦江的故事》《北大荒人》等十几部故事片的拍摄,学习掌握电影灯光技术。

  学成之后回到厂里,原本想在电影厂大干一场,没想到,恰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一般地方电影厂纷纷下马,在厂里他仅参加了如科教片《南京长江大桥》等极少数影片的拍摄。

  之后,他来到省京剧院工作,直到离休。在舞台美术灯光艺术的领域,卞友才默默辛勤耕耘了20多年,成为了我省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1963年在排演现代京剧《江姐》时,他积极配合主持舞美主设计的金陵画派名家宋文治,把学习掌握的电影拍摄灯光技术活学活用到戏曲舞台上,并发明了舞台背景天幕的幻灯反拍机,运用这一新技术以3张幻灯片取代沿袭多年的传统人工幕布,舞台效应得到极大提升,该剧在华东地区汇演中广受好评,这一原理被今天广泛运用的电脑灯所沿用。在排演现代京戏《渡江侦察记》时,他运用土制的幻灯手法,逼真地营造出渡江战船冒着敌军炮火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激战场景。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解放军小分队战士滑越林海雪原那场戏,当时初期版本里缺乏灯光来营造那种太阳出来照射树林霞光万道的画面,他就建议在此做了改进,成了现在观众所熟知的画面。70年代大排样板戏时期,他在舞台喷雾器里添加进了香水材料,于是,舞台上一直使用喷雾势必散发难闻气味的这一长期困扰的难题得以迎刃而解。他曾参加南京长江大桥桥体轮廓、南京金陵饭店和南京军区前线大礼堂等建筑物与剧场舞台的灯光系统的设计建设。他还受邀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讲了为期一周的舞台灯光结构与舞台呈现的专题讲座。他因其技术成就被收进《中国专家人才库名录》,还当选过省、市级照明协会常务理事。

  “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处处事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人生的基本信条。”他在采访中殷切地希望年轻人都应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襍对党的事业发展寄予厚望?

  卞友才在数十年的工作与生活日程里,几乎没有什么星期天等节假日。

  1990年离休后,他每天看报、看电视新闻,关注着国家大事,还十分关注着京剧院和集团的事业发展,特别牵挂着京剧院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剧目建设。个头一米八的卞友才虽然年近九十,但依然腰板挺直、耳聪目明、思绪清晰,走起路来还带有军人的精气神。他自豪地说,这是军人经历磨练出来的。

  他对所在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的离退休党组织从严治党寄予深切期望。他说:“不可否认,如今,有的老党员退休了,连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差不多都忘记了,组织活动都不闻不问,个别党支部也不怎么过组织生活了。党支部需要加强对已经不在职老党员的教育管理,解决好个别不遵守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和长期不缴纳党费的现象。”

  一位老共产党员在党言党、忧党护党的党性意识油然而生。

  近年来,他参加旁听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先进党员事迹报告会,认为自己深受鼓舞与教益。当年,他转战山东在皮定均将军所属部队里,自己从微薄的那一点点津贴里还不忘拿出一毛钱缴作党费,党性意识已经深深融入进了自己的血脉里。

  卞友才对单位党总支坚持把离退休党建与日常管理服务同部署同落实的做法深表赞同。他听说该总支去年起创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和拓宽服务渠道的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很是欣慰。

  2016年2月18,适逢他入党整整70年,87岁的卞友才来到集团老干部服务中心,郑重地缴纳了5000元钱作为纪念自己入党70周年的特殊党费。他说:“我不能像在职时为党为人民做工作了,这5000元是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卞友才一再表示,当年的很多战友都牺牲了,自己是幸存者,与赵亚夫这样的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集体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人物相比,自己多缴纳一点党费就不算什么了。他说:“今后,还会再缴纳这样的特殊党费。我还不够优秀党员的称号,但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而且做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