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委老干部局主动顺应离退休老干部热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大势,顺势而动、借势而为、因势利导组织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夯基扩面、规范提高,通过建队伍、搭平台、抓活动、创特色,有效激发、集聚、释放了离退休老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正能量,离退休老干部志愿服务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三个依托”建队伍,打造老干部志愿服务“主力军”。开展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是基础保障。我们在以前“五老”志愿宣讲团、老干部网吧监督员、网宣队、老科协志愿者等团队的基础上,依托党组织、涉老组织和社区,本着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不断发展壮大老干部特色志愿者队伍。一是依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队伍。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由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牵头,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印发《关于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志愿者活动的实施方案》,依托市直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引导老干部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群众优势,组建成立了离退休干部法律咨询、离退休干部农业科技咨询、机关党风廉政监督等类型多样的志愿服务团队,引导离退休老干部积极发挥余热。二是依托涉老社会组织建队伍。依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年科技协会、老年书画协会、老年体育协会以及老年艺术团、歌舞队、文体活动队等涉老团体组织,分类组建成立老干部志愿者专业服务队,组织老干部发挥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成立多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干部志愿服务小组,经常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宣讲。三是依托社区建队伍。依托社区“联合党委”,根据老干部志愿者实际情况和社区居民群众需要,组建成立老干部志愿者综合服务队,组织开展“文明巡访”“四点钟学校”“民事纠纷调解”等活动,促进社区和谐,为社会增添正能量。目前,我们已组建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特色服务队10支,老干部志愿者人数达200余人。

二、“五个平台”搭舞台,释放离退休干部“正能量”。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是老干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型发展的新载体,是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新平台。因此,我们积极搭建“五个平台”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引导老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社会、展示自我,释放正能量。一是提建议、助发展,搭建“参政咨询”平台。组织老干部参加吴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会议和决策讨论,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和激励离退休干部参与“经济转型升级”“扶贫攻坚”等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在征求“十三五规划”意见建议时,老同志提出9条意见,7条被市委采纳,编入《吴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是重巡访、强监督,搭建“巡视监督”平台。组织老干部文明监督员团队,积极配合全市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监督周边社区卫生、治安等工作,调解邻里矛盾,协调社区事务,化解社区纠纷;组织老干部政风行风监督员开展政见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的监督、巡视、评议,参与明察暗访,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由老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技咨询志愿小组,为吴忠农、林、牧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指导,组织农业科技下乡10余次,联系6个村,帮扶种养殖专业大户20户。三是讲故事、扬正气,搭建“正气传播”平台。围绕每年“七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节日,开展讲革命传统故事活动,弘扬党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老干部网宣队伍运用新媒体开展网上正能量宣传,引导社会热点,积极正面发声,弘扬社会正气。以“弘扬正能量,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五老”志愿宣讲团常年深入中小学、社区,向青少年和社区群众作了题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15场宣讲报告,受教育群众8000多人,积极传播正能量。四是倾关爱、弘传统,搭建“帮扶教育”平台。由老干部建立“网吧巡查小组”,对街道(社区)所在地以及各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巡查,义务劝导未成人远离网络色情、暴力,帮助孩子们区分现实和虚拟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立“王兰花热心小组”“秀玲工作室”,为贫困家庭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等提供义务的生活照料和学习辅导,不定期捐赠学习资料、学习工作等物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快乐成长。五是重引领、抓活动,搭建“文体带动”平台。建立“老年书画协会”“老年体育协会”“太极拳协会”等志愿者队伍,经常性的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带动居民群众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健康生活。市老年书画协会志愿者队伍每月举办书法绘画展,每年进社区为群众书写春联。老年太极拳协会志愿者在社区建立13个教学站点,教授指导社区居民习拳健身,增强体魄,促进全民健身。在老干部志愿者的带动下,有效活跃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三、“三化发展”健机制,促老干部志愿活动“长效化”。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健全机制是关键。我们注重加强对全市老干部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引导,规范提高,完善制度,不断健全长效机制。一是促进老干部志愿者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充分发挥社团组织活力和重要作用,在老干部群体中树立“退休不褪色”的理念,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理念,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年度阶段性工作、季节性重点工作等工作和纪念性传统性节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国家节日这些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借助老干部优势,挖掘老干部潜能,发挥老干部作用,鼓励引导老干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使志愿服务常态长效。二是促进老干部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发展。建立健全老干部志愿者队伍的管理、登记、注册、表彰等制度,健全志愿者队伍章程,以机制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统一制作、发放袖章、帽子、证书等,进行集中授旗,统一队伍形象标识,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责任感。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规矩守纪律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引导老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激发老干部政治热情,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三是促进老干部志愿者服务品牌化发展。加强宣传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选树了关工委志愿队的贺彩霞,“五老”宣讲团的范二水、刘琦,网吧监督员王世英、李忠良,网络宣传队的杨森翔、卫方挺,老科协志愿服务队的王随有、刘占山,书画协会志愿队的牛文举、杨锦奎等一批老干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老干部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传播老干部志愿服务理念,营造老干部志愿服务氛围,示范带动更多老干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促进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