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如饴
文/管 弦
菊之美,美得宽厚,大气。
看她朗朗绽放时,一瓣一瓣,清晰明朗,有形有色。
菊花有两种,一种茎青肥大,有蒿艾气味,味苦,为苦薏,一般不作食用,作药用则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眼瘜。另一种茎呈紫色,气香味甘,为真菊、甘菊,这就是我文中之菊,入药或食用要以花小而黄、叶小而薄、叶色深绿、九月应候而开的甘菊为佳。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菊花列为上品,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菊花令人长寿,这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多很广。早在两千多年前,东汉史学家应劭在他撰写的一部关于民间风俗的专著《风俗通义》中就说到菊花。他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山上开满茂盛的菊花,山泉水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带走一些散落的花瓣,水里便含了菊花的清香,这甘谷中的泉水格外甘甜。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个个健康,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短的也有七八十岁。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言:“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正是经历了四季之雨露风霜,禀受了四季之天地精华,菊花才能以博大之心胸、平和之心境,吐露芳华。
仙女似的菊花,袅袅婷婷地在人间舞蹈,撒下一路芬芳。将菊花洗净放入煮沸的清水中,加入同样洗净了的枸杞、麦冬、参须,稍煮片刻后,再放入几片新鲜柠檬、几颗晒干的红枣,一份黄得清新、红得雅致的养生水就形成了。这样的水,看着赏心悦目,喝下美味补益。轻抿细啜之间,美肤、明目、润喉、健脾的效果都达到了。
陶醉在菊花的香气中,也美妙有趣。把菊花放清水中煮沸,看那清香之气升起来,心中亦升起菊花般的香甜。待菊花水稍稍温却片刻,将脸俯下,闭上眼睛,慢慢呼吸,用那清香之气熏眼蒸面,美目、提神、止头痛的效果就出来了。再抬头,一定神清气爽。把菊花阴干,放入棉布枕袋里,做成菊花枕头,枕着菊花入眠,也别有一番味道。在安心、润肤的同时,好梦,更是随之而来。
菊花还可以制酒、煮粥、作馅等。例如,将菊花洗净泡酒,能够活血益气养身。在蒸馒头、包子等面食时,于蒸笼里面或蒸碗内底放上两三瓣菊花,蒸出来的面食都格外清香可口。
菊花有着柔软的坚强,不管在哪里,无论被煮还是被蒸,都保持着不变的形态和情怀,并始终醇香袭人。她总是以熨贴和柔美的姿态,长久地表达着对人的慰藉和关怀。
写到这儿,我记起一位朋友。她非常喜欢菊花,在自己的庭院里,养了很多菊花。每次,她用菊花泡水的时候,总要双手捧着那盛有菊花水的杯子,微微地闭着眼,轻轻地嗅上一会儿,然后小口小口地饮。她说,对于菊花,你要品。
是的,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要品。更何况,甘菊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