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17岁的李顺庆参军入伍,被分配到了鲁西区中队独立营2连,之后又被调到司令部做了电话联络员,1946年,李顺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没多久又成了泰山军分区的一名通讯兵。
为保护一部电话死里逃生
年轻时的李顺庆
因为当过通讯兵,李顺庆老人对于电话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觉得那个时候电话要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那个年代阵地前后方信息交流全指着电话,一旦断了线,将对战事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无论啥情况都要保持电话线路畅通。”李顺庆老人说。那个时候,他就经历了保护电话的生死较量。
1947年,李顺庆跟5名战友负责莱芜西部通讯点的电话,他们悄悄地驻扎在大槐树一个小山村的农户家里。他们这个通讯点,连接着泰山军分区、莱芜、济南,所以非常重要。国民党军队为了破坏我军的通讯网络,经常四处搜索,试图切断鲁中地区的通讯。“当时接到军分区参谋的消息,说敌人已经快到我们的位置了,要我们赶紧往西边的山里撤,我们几个人一收拾抱着电话就往山里转移。刚到山脚下不久,就听逃难过来的老乡说敌人已经到了村里,我们老远就看到山头上站了敌人。身上有电话,无论如何也要保证电话的安全,我们就顺着山沟跑,敌人在后面紧追不放。”
李顺庆和战友们在前面跑,敌人在后面追,边追边向他们射击,李顺庆的茶缸被子弹打了一个洞,身上背的粮食袋子也被打穿,粮食都撒了,幸运的是李顺庆没有受伤。“要不是我们钻山沟,地形复杂的话,还真是危险。”李顺庆说。敌人追着李顺庆他们一直追了3座山岭,在跨过一条河后,敌人才没敢靠近,因为河对岸驻扎着一支部队,敌人最终一无所获。“后来想想也挺危险的,敌人在后面这么打,我们都没受伤,死里逃生真是够幸运的。”
后来,李顺庆与战友保护着电话一直走到泰安,在接到命令后他们又连夜悄悄地返回了通讯点,重新检查线路,把电话线接了上去,保证了通讯点的正常运行。
战友紧抱电话壮烈牺牲
李顺庆保存的1946年入党志愿书
在那个战争年代,往往伴随着生离死别,直到今天,李顺庆回忆起自己的战友小魏,心里还是有些难过。“我们年龄差不多,也就十八九岁,大家都叫他小魏,我们以前都在大槐树通讯点,敌人搞破坏时追着我们打都没有受伤,没想到,分开没多久他就牺牲了。”李顺庆记得当时他按照命令去了莱芜东的一个通讯点,小魏去了济南,后来又去了西营的一个通讯点守一部电话。“记得那是1947年冬天,天特别冷,风特别大,雪下得更大,从没经历过那么冷的冬天。后来听说小魏那边出事了,小魏所在的那个通讯点被敌人发现了,很快敌人就过去包围了他们的院子,在门口还架起了机枪。可能是天冷的原因,机枪卡住了,没打出来,敌人一看一边喊话,一边往院子里扔手榴弹,就趁这个时间,小魏从后窗户跳了出去,敌人在后面紧追,在大雪的夜里,小魏抱着电话没命地往山里跑,不小心掉进了山沟,敌人追过去后,朝山下打了几枪就撤了。”李顺庆回忆说,当战友们找到小魏时,小魏抱着电话冻死在了山沟里,大家看到眼前的战友都流下了眼泪。
虽然事情过去几十年,但当李顺庆回忆起小魏出事的消息后,心里还是非常难过,眼睛里闪烁着泪花,“那个时候生死离别很多,但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还是很难面对。从这里来想,都是为了我们的革命事业,宁可牺牲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电话,有了这样的牺牲精神,才确保了我们革命的胜利。”
现在的李顺庆
排除万难确保通讯顺畅
李顺庆保存的荣立三等功颁发的证书
“在那个时候,我们通讯兵的主要责任就是保持线路畅通,虽然不是在前线冲锋陷阵,但是我们所承担的任务也非常重要。我和战友们为了线路的畅通,也是付出过很多努力。有些事情让我至今难忘。”李顺庆告诉记者。
虽然有点耳背,但是李顺庆描述起当时情形思维还是比较清晰的。在1948年打济南战役的时候,李顺庆和战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把泰安、莱芜、济南3个地区的通讯线路连接得很顺畅,“我们通讯兵一个点一个点地把线接过去,有的地方的电话线被炮弹炸断了,我们要顺着线去寻找断点,找到断点后要第一时间把线接上,有时候遇到弹片纷飞的地方,没有条件去接线,我们通讯兵就两手一头攥住一根线,用身体当导线,让线路保持畅通。”“还记得羊里朱家庄的一个战友,在一次检查线路时,到处找找不到,后来发现一根电线杆遭到破坏,他就想上去检查一下,刚走到线杆下面时候,飞来的一个炮弹爆炸了,战友受了伤。虽然受了伤,但是他仍旧放不下排查线路的事情。只要是能够让电话线保持畅通,我们通讯兵就感到很高兴,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让我们前线的战友能够更好地打胜仗。”李顺庆说。
1952年冬天,李顺庆复员回家,回到老家成为一名农民,而战场上的经历,成为了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段时光,直到现在,李顺庆还保存着当年他的兵役证、入党志愿书、荣立三等功的证书等珍贵的历史物件,这些物件虽然已经泛黄,却见证了李顺庆那段光荣的历史时期。(鲁中晨刊——长征胜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