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关爱  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水平
——记上海市普陀区曹杨社区党工委


    曹杨新村街道是上海解放后建造的第一个工人新村。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曹杨人始终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争创一流,先后取得了多项全国和市、区级先进称号。在荣誉面前,新一代的曹杨人不仅诚挚感激老一辈工作者为街道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更将老干部工作作为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曹杨新村街道居住着离休干部536名,多年来,曹杨社区党工委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社区为依托,以服务为载体,倾情关爱,务求实效,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社区老干部工作
    曹杨社区党工委在全面落实市、区关于做好社区老干部工作各项规定、不断健全工作机构、配齐配强社区专兼职老干部工作者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社区老干部工作。
    1.健全组织制度,做到“三个明确”。首先建立了“曹杨老干部工作三级组织网络”,成立了“社区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社区党工委书记、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为社区老干部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组织科为责任科室,并配备专职干部;明确将老干部工作作为各居民区党支部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每个小区还配备党务工作者,具体负责老干部工作。
    2.严格工作制度,落实“四个定期”。一是定期召开会议。党工委每年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老干部工作;二是定期进行通报。每年年底由党工委书记或办事处主任向老干部通报街道发展情况;三是定期听取意见。由离休支部书记在每年居民代表大会前,召开社区老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四是定期进行走访。重大节庆日由街道领导带队,对社区内有影响、高龄、特困的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
    3.规范管理制度,做好“五项基础工作”。一是建立老干部信息库,做到了“两清、四明”,即人数清、居住地清;家庭情况明,健康状况明,困难明,兴趣爱好明。二是建立社区老干部健康档案。三是建立社区空巢、高龄特困老干部的信息档案。四是建立与社区老干部原单位的联系制度。五是建立经费管理制度。
    4.制定活动制度,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一次春节团拜会;一次文体竞赛活动;一次夏季高温慰问;一次中秋赏月活动;一次重阳祝寿和一次一日游活动,丰富了老干部的晚年生活。
    5.坚持访问制度,做到“七个必访”。坚持“七个必访”制度;即: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访;家庭有困难必访;发生特殊情况必访;春节必访;中秋必访;高温季节必访;高龄、孤老或独居、特困、生活不能自理四种对象每周必访。
    二、坚持学习为先,不断满足老干部的精神需求
    针对广大老干部关心时政、学习需求高的特点,曹杨社区坚持以学习为先导,努力完善各项服务和配套工作,因地制宜、措施到位,为老干部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1.创新学习方法,发挥组织教育功能。建立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近期工作,布置下阶段学习计划,并注重发挥支部书记的骨干作用,组织他们先学一步。有的离休干部党支部还以“银发读书会”、“星期四谈心角”、“思想漫谈”等学习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2.征订学习资料,丰富学习内容。街道为老同志订阅《党史信息报》、《上海老干部工作》、《学习与参考》等多种报刊杂志,并确定每月21日为社区离休干部内部文件阅览日,使老同志能及时地学习、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3.设计学习主题,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开展主题教育为抓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开展了“忆光辉历程,明时代责任”大型茶话会,“三想、三树、三做”讨论会等。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过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会的方式,向全社区老同志发起新时期老党员、老干部新形象的倡议,许多社区离休干部党支部积极响应。
    三、强化关心照顾,不断营造老干部的温馨家园
    社区党工委始终把从生活上关心老干部作为老干部工作的落脚点,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注重调研,切实解决老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使老干部晚年生活感到幸福。
    1.关心健康群体,组织丰富活动。社区党工委针对老干部中身体比较健康的群体,每年举行社区老干部联谊活动和春季运动会,并多次开展“忆峥嵘岁月,寻发展轨迹,看今昔变迁”、“走出家庭看浦东,城乡巨变话改革”等参观考察活动,出版了《峥嵘岁月——曹杨社区老干部革命回忆录》;开展了“老干部之春”摄影展;组织社区内十多位与党同龄及50年以上党龄的离休干部与曹杨二中同学欢聚一堂,过一个特殊的生日,这些活动既展示了老干部的风采,也丰富了社区离休干部就近活动的内容,深受他们的欢迎。
    2.帮困扶难解忧,真情真意关爱。社区党工委还通过居民区党(总)支部发动了127位社区志愿者与127位特困老同志结对,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心服务。
    对于老同志的实际困难,街道千方百计为其解决困难。如,2005年刚划转到区的市轻工集团老干部任遐昌,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失业在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党工委主要领导亲自关心,在街道职能部门和专职干部积极努力下,老任的儿子被录用为社区保安。老干部处于“双高期”,社区以老同志为本,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同志提供个性化服务,街道保姆介绍所曾不厌其烦地为一位老同志四次更换家政服务员。这样耐心细致、帮困解难的工作,在广大社区老干部中间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增强了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努力整合资源,不断增强社区老干部工作合力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老干部工作,曹杨社区党工委十分注重资源的整合,努力形成各方关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工作合力。
    一是整合人力资源,调动基层活力。制定了《曹杨新村街道关于创建社区老干部工作示范点的通知》,开展争优创先活动;统一规范了23种基础资料工作台账,健全了服务网络;每年对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和布置,不断增强基层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是整合活动资源,丰富精神生活。目前,20个居委会都有老干部活动点,全部实行挂牌服务。党工委和办事处还拨款30余万元,装修改建了30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室。并拨款将各小区的老干部活动室进行了装修。街道还为社区内需要活动的老干部办理社区学校免费活动卡。
    三是整合条块资源,形成联手互动。每年召开一次老干部原单位、居委会干部、部分老干部代表参加的社区老干部工作联席会。对“四种特困对象”老干部做到每季与原单位联系一次,每位社区老干部每年一次以各种方式与原单位取得沟通,联动进一步做好老干部的关心和服务工作。
    四是整合医疗资源,开展保健服务。每季度离休支部书记会都要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参加,就保健医生工作开展征询,不断提高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水平,街道红十字医院先后增设了离休干部专科门诊、特色病房、健康沙龙,社区保健医生为居住在社区内所有离休干部提供服务,签约率达100%。
    五、开展特色活动,不断拓展发挥老干部作用的平台
    在新形势下,曹杨社区务实创新,积极开拓,每年都要从实际出发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富有实效的特色活动,也为老同志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1.建立社区离休支部,就近发挥有效作用。2001年9月,曹杨社区党工委率先在20个居民区建立了社区离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成为社区党工委抓好老干部学习的得力助手,2005年7月,又正式成立了社区离休干部党支部,并在社区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提议下,针对曹杨社区困难群体较多的实际发出了成立《曹杨街道社区离休干部助学帮困基金》的倡议,得到了全体离休干部的积极响应,先后募集帮困基金4万余元,资助帮困学生72名,展现了离休干部关爱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精神风貌。
    2.制作爱心卡,架起便捷道。曹杨社区以居委会为单位,分别向老干部发放了印有物业管理、社区民警、居委会书记、主任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居委会热线电话的爱心卡,架起了老干部与有关人员联系的便捷通道。还专门制作了包括老干部的原单位、家庭、居委会联系人、电话及本人常见病、禁用药、血型等“健康绿色通道便捷卡”,为老同志在发生困难或意外事件时提供方便。
    3.牢记党的宗旨,奉献在社区。社区党工委通过在老同志入党逢十纪念日当天向老同志赠送祝贺卡,激励老同志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模范作用。有的老同志直接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关心下一代,有的老干部担任了楼组长、居民代表、护绿队员、安全巡视员;有的担任了党风廉政监督员;有的深入小区与私营企业结成共建对子。2006年,社区党工委又因势利导,结合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成立了社区老干部宣讲团、通过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集中宣传,有力推动了整个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