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虎林,1991年从部队转业到淮北市委老干部局。16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敬老责任重于山之心,真情关爱暖夕阳之情,诠释着一名党员热爱老干部工作的炽热情怀,深受老同志的赞誉,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淮北市“先进个人”。淮北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市委老干部局”。 一、热爱老干部,敬老责任重于山 张虎林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帮老同志之所需,注重把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方针政策落实在行动上,确保老干部的各项待遇落实到位,使老干部愉悦地安度晚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发挥余热。 他始终秉持“敬老责任重,关键在行动”的信条,无论干什么都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在老干部政治待遇落实上,他坚持三抓:一是抓老干部阅文学习制度。针对老同志分布的特点,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了老干部阅文室(点),配备配套有关文件,订阅了70多种适合老同志需要的报刊杂志,全天对老干部开放,保证老干部阅文。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他坚持送文件上门,尽力满足老同志的学习需要。二是配合中心工作抓教育。他注重将教育活动与当地的发展改革稳定工作结合起来,适时组织形势教育和思想教育,使老干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思想常新。如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紧密结合实际,在老同志中引起强烈反响。三是注重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面对一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离退休干部组织生活无处过、党费无处交的现象,他及时组织开展了为企业离休干部“建家安家工程”活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改制企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通过扎实工作,使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健全,组织生活规范。目前,全市有两个离退休干部党总支、263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2个与在职合编的党支部,工作开展都非常得力。 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上,他注重抓重点、攻难点。为从根本上解决离休干部“两费”拖欠问题,他带领局有关人员深入老干部家里、老干部所在单位进行调研,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落实离休干部“两费”的具体建议,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受到老同志的广泛好评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省委老干部局专门在淮北市召开了全省离休干部医疗费保障机制经验交流会。 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积极对“三个机制”加以充实和完善,并一环紧扣一环抓好工作落实。一些特困企业不能按时上缴离休干部医药统筹资金,他带领有关人员一趟趟找离休干部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有时为了解决一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问题,他不厌其烦地找单位领导,反复宣传,耐心沟通,使单位领导逐步认识到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的严肃性,促使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中,他发现企业改制过程中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不能按时按标准上缴或出现脱节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后,积极组织调研,广泛听取老干部及方方面面的意见,与有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具体意见和解决办法,出台了有关文件,明确了改制、破产、倒闭企业的离休干部每人每年医药费统筹标准,市财政为企业离休干部每人每年支持机制的标准和预提10年的医药统筹标准,并规定交由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使用。对确实无力解决离休干部医药费的破产、倒闭企业,市财政不仅拨专款解决拖欠离休干部的“两费”,而且将离休干部的医药统筹费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全额负担。他还主动与市财政、卫生、保健等部门协调,对离休干部实行定点医院就医、统一医疗费用结算,修订完善了离休干部用药目录,建立健全了门诊用药、药品外购、特检特治、转诊转院和住院审批制度,建立了离休干部医疗费用个人定额制度和大病调剂基金制度,对定点医院实行离休干部医疗经费预算指标分配制度,创新了离休干部疾病预防机制,使全市离休干部离休费切实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离休干部“两费”零拖欠。 二、服务老干部,真情关爱暖夕阳 作为一名老干部局长,张虎林认识到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只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为老同志营造一个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条件。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多方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市财政先后投资60多万元对老干部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更换添置了活动器材,完善了教学、娱乐等活动设施,使老干部活动场所的教学和活动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年接待老干部数万人次。市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近千人,开设书法、绘画、保健、音乐、英语等十多个专业,老同志的作品先后获国家金奖38个、银奖112个、铜奖148个,文学作品有54篇分别刊登在《安徽日报》、《中国书法报》、《淮北日报》等刊物上。 工作中,他发现少数改制企业对离休干部书报费不按标准落实,就及时向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进行反映,积极争取有关单位和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的支持。如:市委组织部每年从党费中拨出专款为26个老干部党支部订阅《人民日报》、《江淮》等报刊。市委宣传部每年为困难企业离休干部增订《安徽日报》、《淮北日报》、《半月谈》等报刊。安徽口子集团、淮北联通公司为困难企业离休干部订阅《淮北日报》、《老同志之友》等报刊。通过多方努力,有效地保证了离休干部待遇的落实。 三、贴进老干部,倾心尽力作奉献 在淮北,老同志提起张虎林,无不交口称赞,因为他视老同志为亲人,时刻把老干部的冷暖记挂在心。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日常交往中,他注重贴近老同志。为方便老同志与他联系,他把自己的办公室电话、住宅电话、手机号码印成卡片发给每一位老同志,每当老同志遇到难事,就直接打电话找他。无论工作再忙,只要老同志来了,不管是谁,他都抽出时间倾听老同志的心声。上下班路上或到基层调研时遇到老同志,他都主动聊一聊,询问待遇落实情况,询问困难需要,征求意见和建议。 对老干部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分内分外的,他都想方设法尽力帮助解决,做到件件有回声。一位老红军已有90高龄,家中多名子女下岗失业,全靠他一人的离休费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困难,但由于党性强、觉悟高、对自己要求严,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张虎林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很快向市委领导反映,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市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妥善安置了这位老红军的两名子女就业。市机械电子局一位离休干部家中有好几个子女下岗,生活比较拮据,2004年孙女又考入淮北市一中,为了筹集近万元的学费,家中欠下不少债务,老干部忧心忡忡。正在企业走访的张虎林得知这一情况,及时向市委领导汇报,市教育部门减免了这位老干部孙女的学费。近年来,张虎林先后为10多名离休干部协调解决了住房问题、子女就业问题等。 张虎林为老同志服务不分大事小事,只要老干部有需要,他都认真细致地帮助。有一次,一位老红军家里的卫生间漏水,打电话找他,接到电话后,张虎林立即带着人员赶到老红军的家里帮助抢修。当时已是深夜,外面还下着雨,抢修了近两个小时,张虎林等人淋得浑身湿透。事后,这位老红军动情地说:虎林这班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老干部局在,我们放心,他们做的好事,我们这辈子都感谢不尽。 |
责任重于山 关爱暖夕阳 ——记安徽省淮北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张虎林
2016-12-26 16:41 编辑: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