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为晚霞
——记通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马洪文
2008年9月,马洪文同志从开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岗位选任通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在老干部工作战线的八年中,他以高尚正直的人格魅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为通辽市老干部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普遍赞誉。
攻坚克难办实事
马洪文同志工作非常务实,是一个遇到困难不退缩,敢于善于啃硬骨头的人。上任伊始,他就马不停蹄地深入8个旗区和48个市直部门进行了调研走访。通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全面了解掌握了工作情况、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老同志的所想所盼,这些内容都一一记在了他随身带的笔记本上,映在了他的脑海中。2009年初,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市委将老干部工作列入全市组织工作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之中,对老干部工作实行年度考核、目标化管理,各地各单位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极大地激发了老干部工作者的热情和干劲。为落实老同志的各项生活待遇,保障老同志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他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政策支持,使全市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和各种补贴与在职干部一样,均按100%的比例予以兑现,医药费按期核销。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调高、兑现市本级及全市各旗县市区离休干部的护理费、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和企业离休干部津补贴等多项待遇。对老同志来信来访,他非常重视,把老同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当作头等大事来协调解决。中组部交办的通辽矽砂公司孙万峰等6名离休干部持续上访11年的信访案件,在他的反复协调努力下得到圆满解决,在老同志当中反响非常好。对老同志普遍关心关注的住房补贴发放工作,他迅速行动起来,多次上门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耐心为老同志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原计划用三年时间兑现3062名离休干部7526万元住房补贴的工作任务,在他的协调推动下,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一次性全部发放到位,得到了老同志的高度赞扬。
亲情服务暖人心
马洪文经常叮嘱干部职工,“老干部是咱们共和国的功臣。我们大家一定要深怀深情为他们服务,让他们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自任老干部局长以来,他积极倡导并带头践行“以人为本、亲情服务”的工作理念,组织开展了“创建老干部温馨之家,争做老干部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开通了亲情服务热线,印制并为每位老干部发放了服务联系卡,老干部有困难和需求,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会及时得到帮助,满足了老同志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需求。多年来,在落实好重要会议请老干部参加,重大决策征求老干部意见,重要情况向老干部通报,组织参观考察等制度的基础上,他还坚持“五上门”工作制度,即日常要定期上门走访,逢年过节要上门慰问,生活上有困难要上门帮忙,老干部有病要上门探望,老干部去世要上门帮助料理后事。考虑到老同志的实际需求,他从上任之后就积极探索推进“四就近”工作。2008年11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市“社区老干部工作现场会”,此后,通过建立示范点、召开专项推进会、组织互学互检、总结交流典型经验、编发指导手册等措施,切实加强了全市社区“四就近”工作。2013年以来,抓住全市启动城镇“幸福社区”建设的契机,他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完善城镇幸福社区的为老服务设施,为离退休干部就近参加活动、就近组织学习、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统筹协调谋发展
随着离休干部人数的逐年减少,通辽市干休所管理的离休干部也由建所之初的54名,减少到2009年的13名,而当时干休所的职工还有13人。他审时度势,经过深入调研思考,提出了干休所转型发展的思路。2010年,他从市里争取资金200万元,又多方协调资金60万元,在干休所院内新建了130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站,作为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和市直部分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场所,积极探索休养与活动相结合、党建与学习相结合的新路子。在离退休干部活动场所建设方面,马洪文立足地区发展实际,主动争取市委、政府的支持,准备采取BOT模式建设16300平方米的老年健身娱乐活动楼,前期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对基层离退休干部活动场所面积小或设施落后的旗县,他都不厌其烦地找当地主要领导做工作,指导基层老干部工作部门抓好活动场所建设。在他的积极奔走下,近年来,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扎鲁特旗都新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开鲁县、奈曼旗改扩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2016年,库伦旗启动了投入资金20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内外场所面积达到了30万平方米,进一步满足了广大离退休干部文体娱乐活动需求。在活动中心建设大有起色的同时,他又把目光转向了老年大学发展建设。2014年12月底,在他的多次协调努力下,市编办正式批复成立了通辽市老年大学,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2个,为通辽市老年大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他亲自带队到湖北省老年大学、大连市老干部大学以及区内部分盟市老年大学学习考察,借鉴各地先进办学经验;亲自主持研究制定了《通辽市老年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老年大学工作计划》,改革完善招生办法、学员管理制度、教师聘用制度等。目前,老年大学工作按计划全面展开,新增了专用教室,重新公开选聘了各专业教师,老年大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老同志的精神乐园。
关心同志如春雨
“埋头苦干、不计名利”,是马洪文的座右铭,“对工作负责,对组织负责,其实也是对自己负责”,是他经常对下属的要求和提醒。同志们都说,在马洪文手下工作,虽然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但是大家觉得心情舒畅,有干劲、有奔头,这主要源于他对干部职工亲如子女的关心和培养。他深知,要服务好老干部,关键要建设和培养好老干部工作者队伍,切实解决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同志“进得来,长不大,出不去”的问题。他坚持务实的选人用人标准,注重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素质能力,对成熟的干部积极推荐,及时任用。他主持老干部局工作以来,先后考录和调入了2名研究生、9名本科生,推荐使用正处级干部1名、副处级干部3名,其中交流提拔2名;提拔使用科级干部8名,顺利实现了干部的新老交替,使老干部工作者队伍不断得以优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全局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得到有效激发,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去年,他主持起草正能量活动实施意见、印发学习手册、召开交流会、举办培训班,积极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今年,他亲自主持召开多个专题学习会,提出了23项落实意见,研究贯彻落实中办发〔2016〕3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全面做好狠抓落实的各项准备……
“春风化雨润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中办3号文件和煦的春风中,马洪文同志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忙碌的工作,“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履职诺言仍然在他的耳边清晰地回响着。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老干部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