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部门不大,只有10名工作人员;这个部门不小,负责北京市公安局10712名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这个部门就是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老干部管理处,指导全局老干部工作,直接承担着市公安局直管26名老领导和政治部100余名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2009年,北京市公安局老干部管理处荣立集体三等功。
今天是您的生日
2010年9月19日,是市公安局老领导刘涌同志95岁的生日。这一天,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傅政华等领导,专程前往友谊医院,庆贺刘老95岁生日并送上了记录刘涌同志戎马生涯的多媒体片《深情的回顾》和慰问品。类似这样的慰问,老干部管理处民警一年要经历200多次,可以说,大半年的时间,他们都奔走在去往老干部家中的路上。由于工作忙,休假无法保证,老干部管理处民警几乎从未为家人庆祝生日,甚至在春节、元旦举家团圆的日子,他们也是在医院、病房或老干部家中,看望离退休干部,为他们解决问题、祝贺生日。近年来,通过进一步加强老干部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适时修订《北京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老干部管理处建立了党委听取离退休干部工作汇报、向老干部通报情况、领导干部联系老同志、走访慰问和领导干部“四个必到”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了每名离退休干部80岁生日当天都有主要领导登门祝贺,重大节日主要领导都会上门问候,生病期间主要领导一定会亲临看望,去世之后分管领导必须到场送行。这些措施加强了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有力保障了老同志各项待遇的落实。
在老干部心里摆盆鲜花
老干部管理处民警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在市公安局办公用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老干部管理处民警多方协调,克服困难,最终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老干部建成了集学习、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并以此为轴心,以局属各单位老干部活动室为点,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局离退休干部的支部活动、学习娱乐保障网。同时多方筹资,开源节流,内部挖潜,保障离退休干部健康休养。为解决老干部看病就医不便等问题,整合市局公安民警门诊部、监区医疗管理处、强制治疗管理处和北京市999急救中心等四个医疗单位,结合定点医疗、随队出诊、巡回咨询、安装呼叫终端等措施,建立起了全局离退休干部居家急救和健康休养、外出学习活动医护医疗保障网,为离退休干部生活和开展活动提供了必要保障。2009年,老干部管理处组织退休干部体检,其中一份体检报告引起了民警的注意,退休干部刘素兰肺部有肿物,老干部处立即通知了家属,由于就医及时,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刘素兰每谈及此事,都对老干部管理处充满感激之情。用老干部管理处民警的话讲,他们做的这些工作,就像是在老干部心里摆盆花,让他们舒心、放心、安心,时刻品味真切又美好的东西。
党支部就是“家”
做好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党支部建设是重中之重。如何加强老干部与党组织的联系,增进他们对公安工作的了解支持,重要的是要帮他们找到“家”——建立健全党支部。老干部管理处创新提出将老干部党支部融入市局党支部建设的大盘子中,实现“大船带小船”的借力和互动互促效果。他们从老干部居住较为分散,行动不便的实际出发,改变过去依托单位建支部的做法,根据老干部居住地重新划分支部,将全局党支部由原来的90个重新划分为147个,方便老同志就近就地参加支部活动。并在支部较多的单位成立党总支,与在职民警混编建立支部,在支部内实现结对子。全局147个支部基本达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季季有参观”。他们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用,推行“手拉手”工程,让年轻的与年长者手拉手,身体好的与身体弱者结对子,在学习、支部活动和居家生活上相互帮衬,确保每一名老党员遇到困难有人帮、政治教育有管、参加活动有组织。近年来,先后有一个支部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称号,三个支部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四名同志被评为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努力实现“老有所为”
相信正在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最为迷恋的莫过于身上的警服,对于曾经在公安战线浴血奋战几十年的老干部们来说更是如此。公安,在他们心中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代表了一种荣誉、一种奉献,身在首都的公安更是如此。老干部管理处的民警深切的体会到了老干部心系公安、心系百姓的迫切愿望,积极搭建平台,帮助老干部们实现“站好最后一班岗”,发挥余热的心愿。结合首都公安任务的特点,老干部管理处建立了离退休干部参与重大安保工作机制,引导离退休干部在重大安保工作、参与决策、民调进所、社区巡逻和教育下一代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奥运会期间,他们组织1000余名离退休干部,配合在职民警发现和处置治安等问题300余起,为3000余人次群众提供服务。他们组织居住在社区的3000多老同志开展“常在小区走一走,常到楼道看一看,社区事务聊一聊,看到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活动,做群众的调解员,做社区的稳定剂。他们在全市户籍派出所中设立了316个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室,配备离退休干部调解员603人,化解民事纠纷,为人民群众义务服务,实现了矛盾不出管界、不出社区、不出基层。他们组织老红军、老公安深入到科、队、所,讲光荣传统,讲优良作风,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手拉手,心连心等形式,帮助青年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精神。全局有近百名老同志登台讲课,有51个支部30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与青年民警结为“共建对子”。
爱“走神”的队伍
老干部处的民警都有一个“通病”,下班回家后会经常“走神”,对家人的话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你要跟他们提“老干部”三个字,他们会瞬间两眼发亮,对全局老干部的事儿如数家珍,聊个三天三夜也不嫌烦,个个都是“工作狂”。他们说,老干部的管理工作没有尽头,必须永不停止的去思考、去研究,在家“走神”的瞬间,也许正在为某位老干部的身体健康担忧,也许正在酝酿下一个80岁老干部的生日会,也许正在孕育具体的“亲、暖、爱、助”老干部的好措施、好办法。老干部把他们的心都占得满满的,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全身心的投入,你说,老干部们能不满意么?
说起全局从事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民警,年龄最小的只有24岁,刚刚大学毕业,本科生以上学历占到了60%以上,其中具有管理学专业毕业的有16人,医护和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有20人,具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有2人。可以说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全局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最大特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局的老干部,老干部管理处带领全局从事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100余名民警,通过系统学习、评价、考核,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改善知识结构;将全局老干部工作人员纳入公安局领导干部网上学习计划,并通过举办每年一次的脱产学习班,邀请上级机关、老龄委等单位领导、专家授课,学习先进理念和有效工作方法;让优秀工作人员上台介绍经验,交流做法,实现经验共享;对照目前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开展专题研讨,力求难题共担共解。他们建立了“把离退休干部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把离退休干部需要作为第一信号,把离退休干部满意作为第一评价”的工作原则,用每年2次的问卷调查、不定期抽查和年终评价来考核老干部工作人员,并与年终绩效考评挂钩。近年来,共有12名老干部工作人员荣立二、三等功,40名受到嘉奖,30名被评为优秀公务员,36名晋级晋职。由于考核评价体制的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激励机制促进的有效发挥,公安局老干部工作达到了让老同志满意,让领导放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