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共有离退休干部99534人,其中离休干部7956人,退休干部91578人;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58166名,其中离休干部党员5967名,退休干部党员52199名。近年来,唐山市委老干部局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以建设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永葆革命本色的离退休干部队伍为目标,以“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为标准,以创新工作载体为抓手,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稳步推进全市老干部工作,为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作出了新贡献。工作中推行的“3+1服务机制、建立老干部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站、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努力推动老干部工作实现“四个转变”等做法得到了中央组织部和省、市委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开展的以创建“关心科学发展、倾心维护大局、热心公益事业、尽心促进和谐”“四心”党组织,争做“学习活动好、教育后代好、家庭关系好、发挥余热好”“四好”党员为载体的离退休干部创先争优活动,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的肯定。唐山市委老干部局也先后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先进老干部局”。

围绕大局谋划老干部工作思路

    坚持每年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年中按照重大政治活动要求,以各种形式问政于老、问计于老、问需于老,逐步确立了以创新“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机制、生活待遇保障机制、服务管理机制、发挥作用机制”为内容的“四位一体”的老干部工作总体思路。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创建“学习型社团”、争做“学习型老干部”   为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做贡献的意见》等文件。同时,及时调整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并坚持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整合涉老机构资源,实行老促会、关工委、老干部协会、老科协的领导机构交叉任职,为形成合力、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落实了市县乡三级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老干部工作组织网络;实行了离退休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22家成员单位研究解决离退休干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适应形势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

    认真落实政治生活制度,做到每半年向老干部通报一次工作情况,邀请老干部列席市委常委会、全会等重要会议和重大节日市级领导走访慰问老干部等制度;认真落实参观考察制度,按照分级服务管理的原则,定期组织全市离退休干部就近参观唐山“四点一带”等科学发展新成果或赴外省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认真落实形势教育制度,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报告,选调市级离退休干部组成宣讲组,深入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巡回宣讲中央和省、市委精神活动,使老干部深受教育。

千方百计保障老干部生活待遇

    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制度完善、运转良好,实行为离休干部每年先支付6000元至15000元医疗周转金制度,彻底解决了离休干部医疗费和生活费拖欠问题。多途径提高老干部的其他生活待遇,在市属14家定点医院恢复或建立离退休干部病房218间;解决了行政14级以上离休干部、副市级实职以上退休干部的住房问题;定期组织副市级以上离退休干部赴北戴河、迁西、乐亭等地暑期休养等。对离休干部遗属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由同级财政负担;离休干部遗属重病住院,由离休干部原工作单位和当地财政部门各补助医药费的35%,并免除冬季取暖费;探索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建立了总额达350万元的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基金。

创新模式强化老干部服务管理

    针对离退休干部步入“双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的实际,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离退休干部“3+1(“3,就是对7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分别安排一名在职领导干部、一名医疗保健专家和一名青年志愿者与其结对服务;“1,就是在市委老干部局为离退休干部开通一条24小时服务热线)服务机制;广泛开展了“每月一次电话健康问候、每季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年一次健康体检、每人一份健康档案”健康服务活动;成立了“唐山市老干部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站”,聘请了16名老法律专家为老干部提供法律援助;完成了市直改制、破产和关停企业离休干部上收服务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将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建设作为为老干部办实事好事的重要内容,全市共建成活动中心(室)271个,总面积9.9万平米;开办老年教育学校172所,校舍面积达到2.8万平米,市老年大学现已开设了20个专业,144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达到5400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为龙头,各县(市、区)活动中心为骨干,基层单位活动室为延伸的三级老干部活动中心网络。

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围绕推进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组织离退休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顾问。共召开“献计献策专题座谈会”15场,发放《征求意见函》1万多份,入户与老同志个别座谈1800人次,献计献策1.3万条;特别是围绕全市开展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调研月活动,组织71名副市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对“十二五”规划提出意见建议658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围绕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引导离退休干部热心为民服务,永葆公仆本色。在帮扶老区村建设方面,在第一批选派228名退休干部到村任职期满结束后,又选派了235名退休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组织120名老科技工作者深入老区村,举办培训班162期,培训16850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0项。在构建和谐社区方面,全市老干部共推广绿色生活金点子2300多个,化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300余起。5万多名离退休干部投入到“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活动,全市选树的100个明星家庭和1.6万个示范家庭中,老干部家庭占50%以上。围绕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提升创争水平。按照宜单则单、宜联则联、便于活动的原则,对全市老干部党组织进行了整合,新建老干部党支部42个,调整党支部班子85个;注重把担任过一定领导职务、有一定理论素养、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同志选拔到书记岗位,目前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中,担任过县级以上职务的占83%。认真落实“五个一”(建立一本活动台账、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完善一套活动制度、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打造一个活动亮点)活动制度,广泛开展“远学杨善洲、近学身边典型”活动,全市涌现出“四心四好”先进典型216个。

严格管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以建设一支党性强、有能力、作风好的老干部工作者队伍为目标,从强化服务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使命意识入手,推行“每周一简报、每月一汇报、每季一述职、每半年一评议、年终一考核”“五个一”制度,去年以来,举办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讲座20余次,进行业务能力测试6次,机关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升;扎实开展“千名老干部工作者走访万名老干部”活动,全市老干部工作者每年结合春节、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每人至少深入到10名老干部家中,问政于老、问计于老、问需于老,切实为老同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受到了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开门生活会和评议会等方式,请老干部当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老干部工作满意度进行测评,连续3年满意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