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河北省隆化县以全面落实老干部政策、为老干部办实事为切入点,抓基础、强服务、重关爱,切实保障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用爱心和真心谱写了一曲时代新篇。

知老干部所盼——建阵地、搭舞台,让老干部“老有所为”

    2005年,隆化县老干部局只有一个活动室和一间老年大学教室,全县近3000名离退休干部只能挤在200平方米的空间里活动,现实条件成了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最大阻碍。因此,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为老干部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实施“一号工程”,建设老干部们自己的精神乐园。从2006年初开始,新的局领导班子就把建设高标准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新建标准化的活动中心需要投资1000多万,这对于当年财政状况较低的县财政来说,是笔难以负荷的支出。局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后,一致认为:县财政资金确实很困难,我们要想法自筹一定资金,为财政减轻压力。就这样,局班子成员开始为建楼大业默默忙碌起来。为节省资金,他们自己动手设计活动中心的雏形图,再托熟人、找关系设计规划模型图,又想出了置换老办公楼的新思路。做足了前期工作准备,老干部局长就带着图纸每天7点到县政府“上班”,风雨无阻,县里几个领导被她这种执着精神所感动,认真听取了她的方案。经过调查论证,县里认为,老干部局提出的“土地置换、财政支持”的办法是可行的,于是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被列入了全县重要议事日程。

200710月,隆化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式动工兴建。县领导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几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县主要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检查、调研,并亲自出面协调占地、资金等问题,加快了建设步伐。为把每分钱花到刀刃上,局长亲自带班子成员到外地选购地砖、门窗、暖气片等建筑材料,并且提前谋划筹备活动器材、办公设备、室内装修等工作,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订购了特制的桌椅,选用了最好的器材。

2008121,占地面积7.41亩、建筑面积4608平方米、总投资1230余万元的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全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老干部专用活动场所。中心大楼共五层,分为医疗区、活动区、教学区、办公区、会议区,各种医疗、健身、娱乐、教学等设施、器材一应俱全,为全县老干部提供了学习、娱乐、健身、交流、联谊的乐园。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搭建老干部参政议政平台。每年春节前夕,隆化县委都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县委书记、县长向老干部通报全县政治经济形势。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上,邀请离退休干部列席会议,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组织部门还将老干部工作列入年终组织工作的考核范围,定期对各乡镇和县直部门检查指导,督促各单位做好老干部工作,形成了全县重视老干部工作的浓厚氛围。近年来,该局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到大城市参观考察,并且每年积极向财政争取资金10万余元,保证全县离休干部报刊费的足额核销。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为老干部服务质量。为了密切与老干部的沟通联系,全体工作人员每人联系1520名老干部,通过定期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征求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提供学习和保健资料等方式,加强交流、沟通。

 “一个好领导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带出一只好队伍”。于凤琴局长以身作则,在她的领导和带动下,全局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老干部局连续十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连续十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连续五年被省、市、县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隆化县真正将老干部局建设成了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温暖之家、和谐之家”。

解老干部所忧——出硬招、办实事,让老干部“老有所依”

一是加强“两费”管理,为老干健康“保驾护航”。2009328日,老干部局接到通知,要求从41日起离休干部药费核销工作正式划归老干部局管理。初春三月,乍暖还寒,天空还下着大雪,从接到通知到接收管理时间仅有两天,时间紧、任务重,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冒雪挨家挨户下发县委文件,并为老干部讲解药费核销政策。部分离休干部及家属认为药费核销整改工作影响到自身利益,就阻碍药费改革的实施。面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工作人员没有气馁,一户户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地为老干部解释。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终于解开了老干部们的思想疙瘩,逐渐规范了离休干部的就医用药场所,稳定了老干部的情绪波动,使药费改革顺利进行。

二是实施科学管理,实现规范节约“两相宜”。为方便老干部就医,该局正式成立了老干部卫生所,建立完善医药管理系统离休干部在卫生所内购药只签字不付现金,卫生所内药品几乎是不加利润销售。由于当时局内没有懂医药微机管理的工作人员,全局干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经过连续两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将上千种临床药品录入系统,使得离休干部能在卫生所内免费领取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品。

为减少药品流失,防止“搭车”用药,结合老干部健康档案,派专人负责药品审核工作。对于在县城住院的离休干部,每星期两次走访调查,防止“搭车”现象。两年来,老干部局本着“因病医治,合理用药,按规定实报实销”的原则,从未拖欠老干部的医药费,在为全县老干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为县财政节约资金1200万元,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三是拓宽服务领域,为企、事业干部解决后顾之忧。2005年,全县59个单位的企业、差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123名离休干部全部移交老干部局管理。该局深感任务艰巨,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批准,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指导文件提出了具体管理服务办法,每年争取财政资金近10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事业离休干部“两费”的难题,使企、事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急老干部所需——强服务、送温暖,让老干部“老有所乐”

一是彰显关爱精神,为老干部生活提供最大便利。每年县里专门拨慰问资金13余万元,由县领导亲自带队,对全县离退干部和实职县处级退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还成立慰问组,远赴山东、山西、天津、北京等地走访慰问易地安置和易地居住的离休干部。

二是创新活动形式,保障老干部身心健康。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成立了“夕阳红”演唱队、老年人秧歌队等,实现了老干部“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坚持每个季度组织老干部开展一次台球、麻将、象棋等比赛,开展老年趣味运动会,形成了“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的经常化、多样化老干部文娱活动新格局。

三是涵养精神境界,满足老干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新建的老年大学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并投资近10万元,购置电脑、电子琴、二胡等乐器及音响器材。开设了器乐、歌舞、文学、英语、微机、电子琴等12个专业,在校学员累计六百余人次。创办了老年大学校刊《老年教育》,已发刊18期,极大丰富了老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几年来,老年大学学员进行公益性宣传活动120余次,参与各类演出60余场,举办专场彩色周、街头京剧茶座等40余场。先后8次获得省、市老年大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全县上下已经形成了尊重老干部、关爱老干部的良好氛围,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绚丽画卷正在燕北大地的隆化县迅速展开,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干部正积极行动起来,为全县跨越发展、缩小差距、位次前移的目标添砖加瓦、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