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巍秦岭脚下,在滔滔黄河岸边,活跃着一支老干部工作者队伍。几年来,他们在政府没有直接投资的情况下,筹建了金秋公寓、金蕾幼儿园、金秋花园、老干部活动中心四项工程;在社会舞台上,他们组织老干部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课题和深层次问题,深入调研,撰写了3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创办了夕阳红文工团、合唱团等文艺团体,经典红歌唱响崤函大地,成为一道闪耀着时代光彩的亮丽风景。说起这支队伍的成绩,他们都会想到自己的领头人——河南省灵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马云凤。
真情为老,六载艰辛筑晚巢
灵宝市原有一座旧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开发新区时,市里没有把新建活动中心列入规划,成为老干部心中的一件憾事。2004年7月,灵宝市开发北区时,马云凤抓住机遇,多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创新思路,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不要财政一分钱,在北区新建一座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干部工作新阵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她发动离退休老同志组成工程筹委会,先后召开10余次“诸葛会”,集思广益,拿出了一个分两步走,“无中生有”、“借梯上楼”筹措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资金的新办法:第一步,先通过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筹资,建设一个和老干部工作紧密结合的“双托”中心工程。“托老”是建设以服务离退休干部为宗旨的金秋老年公寓,“托幼”是建设市关工委的直属幼教示范基地——金蕾幼儿园,让老少同乐,优势互补。通过一期工程建设滚动积累资金后,第二步再建设北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为使这一系列工程规划和建设更加科学完善,马云凤带领筹委会老同志及工程师专程赴北京、上海、郑州、西安等地考察,并多次与国内著名的老龄问题专家和幼教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具体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又大胆创新,突出人性化和特色化,综合和浓缩了各类老年公寓、幼儿园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精华。
为降低工程成本,工程公开招标排序后,她通过极其艰难的谈判,减少费用99万元。工程建设中,她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经常奔波在工地和老干部局之间,披星戴月,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为降低采购成本,她总是与老同志多方考察市场,坚持货比三家,千挑万选,确保以最低价格购买最优的材料。不知有多少次,她和几位老同志去北京考察,吃住都在招待所的地下室;也不知有多少次,她在郑州跑资金,为节省住宿费,总是连夜返回灵宝……
就这样,她日夜奔波操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与老同志们一起,历时六载,先后在灵宝市北区建成了金秋公寓、金蕾幼儿园、金秋花园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四项工程共占地50亩,总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经有关部门审计确认,四项工程累计新增国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
目前,四项公益事业均已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金秋公寓及其配套的全托护理、医疗保健、餐饮服务、文化活动、休闲健身、康乐洗浴“六大服务中心”,集养、医、学、乐、为等于一体,为入住的近600名离退休干部提供全方位服务,探索出了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服务新模式。金蕾幼儿园开设33个幼儿教学班,入学幼儿近1000名,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幼儿园”。老干部活动中心,除设置阅览室、棋牌室、台球室、健身室外,增设了远程教育室、电子阅览室、夕阳红多功能大厅等,是老年人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成为全省一流的县市级老干部活动中心。
真诚敬老,一片丹心护桑榆
“尊老敬老是党的优良传统,党把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就应该把工作做好,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马云凤经常如是说,并在工作实践中,以其特有的细腻和善解人意,倾注满腔敬老深情。她常年坚持“登白发门、知白发情、解白发难、暖白发心”,许多老干部的身体状况、生活规律、日常保健、生日纪念日、心理情感以及子女情况等,她都了如指掌、熟记在心。她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奉亲情、尽孝心,竭力为老同志排忧解难。离休干部马培芝身患重病住院,医疗费周转一时出现困难,马云凤听说后立即从自己家里拿来1万元,送到马老的病榻前。她经常挂念着那些困难独居的老干部,有好几年除夕和大年初一,她都和孩子一起,带着礼物和这些老同志一起度过,让自己的孩子以孙辈的身份,给老同志送上贺岁钱,让他们也享受天伦之乐。连续四年大年初一,她都到金秋公寓给老同志拜年,并和他们及其老伴们一起在金秋花园的广场上舞起新春欢快的秧歌。每逢中秋节,马云凤会带上月饼和水果,把公寓和全托护理中心的老同志召集到广场,品月饼、赏明月、吟诗词、起歌舞,大家一起度过有意义的中秋佳节。由于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前些年一些单位经常拖欠离休干部的“两费”。她多方努力,帮助老干部清欠“两费”130万元。为方便老干部报销医疗费,她积极协调,成立离休干部医疗管理办公室,组织财政、社保、卫生等部门定期到老干部局联合办公,建立起便捷化、人性化的“一站式”医药费报销服务新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老干部队伍的人才资源优势,马云凤组织全市近5000名离退休干部开展争做“十大员”和“五种老人” 活动,组织老干部咨询团围绕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先后撰写出40余篇、30余万字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专题调研报告,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农业税费取消后乡镇干部工作重心如何转移》调研报告,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推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真爱愉老,夕阳金晖洒崤函
让老同志在崤函大地敲起喧嚣的锣鼓,唱起经典的红歌,扭起火辣辣的秧歌,舞起飘扬的彩带,是马云凤多年的梦想。如今,当你走进艳阳普照的金秋花园广场,你会看到一队队老人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把手中的太极扇时而优雅地舒展,时而威武地收回,刚柔相济,一招一式,颇有豪迈之气。在不远处,金蕾幼儿园传出孩子们稚嫩的笑声,让人看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老少同乐”的和谐场景。
为了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马云凤在深入调研和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对灵宝市老干部大学进行了创新改革:分设教学部、文艺部、体育部和办公室,使老同志身心全面颐养和健康;改造和扩建教室及活动阵地,增添设施设备;内请外聘大学教师,扩大学员招收范围。通过这些措施,使大学学员从开始的数十人猛增到近千人。她不辞辛苦,筹集资金,置备服装道具,请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先后组建了夕阳红合唱团、夕阳红文工团、夕阳红模特队、夕阳红俱乐部,以及太极拳、剑、扇队和龙鼓队等50余个文体团队,直接发展团员、队员1000余人,使市区大多数离退休老同志都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她的组织下,夕阳红文工团、合唱团还先后7次代表三门峡市赴省里演出,1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演出,先后开展节日庆祝、基层慰问、旅游宣传、军民联谊等演出活动100余场次,开展“金城之夜”大型广场文化演出活动20余场次,并连续举办了10届“庆元旦夕阳红城乡文艺交流汇演”。“夕阳红”不仅唱红了灵宝城乡,而且成为老干部工作的“品牌”,带动了全市老年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巾帼不让须眉。在老干部工作的征途上,马云凤同志不断超越自我,拓展着老干部工作新领域,提升着老干部工作新境界,先后被评为省、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灵宝市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先后六次在省、市老干部工作有关会议上进行发言交流。拳拳女儿心,悠悠敬老情,马云凤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对老干部工作的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