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芳是北京建工集团离退中心材料分中心的老干部工作人员,离休党支部副书记,从事老干部工作已有八年时间。八年来,孟志芳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老干部们的赞誉,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干部的“贴心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孟志芳曾被评为优秀老干部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先进职工。他所在的离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建工集团先进党支部,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党组织,2010年该党支部还获得了建工集团党建创新成果三等奖。

坚持做到服务老干部 “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

材料分中心现有离休干部36人,平均年龄82岁,居住在十个区县的百里地域上。为了切实做到服务全方位,孟志芳不仅在老干部生病的时候前去慰问、探望,他还结合老干部“双高期”的特点,为他们建立起健康档案,随时掌握老人的健康情况,以便为他们收集和整理适合他们的保健知识,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上,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每次上门慰问,或者发放学习材料、收取药费单据,他总会将打印成册的健康知识手册发给老干部,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急老同志所急、帮老同志所需”,这是孟志芳为老同志服务的标准。八年来,他始终兑现对老干部24小时服务的承诺,做到了全天候服务。为此,老同志风趣地称他是“不穿警服的110”。为便于老同志联系,上任伊始,他就把办公电话、手机和家中电话号码印成卡片发到每个人手中。只要老人一个电话,不分白天黑夜,不论上班还是节假日,孟志芳总会第一时间到现场。

当孟志芳听说家住顺义的离休干部陆營一早就要做肺癌手术,他毫不犹豫承担起了接送老人的任务,天没亮就从家去顺义接老陆的家人到医院,并和他的家人一道守候在手术室外长达10多个小时,一直到手术结束,安置好病人之后,他才松了口气。从医院赶回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

像这样的紧急情况不胜枚举。2008年的一个凌晨,孟志芳接到一位老干部病危的电话,他二话没说,放下电话就立即冒雨长途驱车赶往医院,第一时间来到老人身边,一直到老人去世并协家人料理完后事之后才离开医院。

为了实现全过程服务,孟志芳对空巢及独居老人采取“跟踪服务”,除经常登门和电话慰问外,还与他们的子女及老干部所在街道社区及邻居建立联系,及时掌握情况,提供必要帮助。2006年,在小孟的倡议下,材料分中心与朝阳区双花园社区签订了《单位、社区老干部管理协议书》,使居住在该社区的抗战老战士、94岁高龄的李国俊,92岁高龄的冯振江及时得到“四就近”照顾,受到老同志和家属一致好评。

坚持做到“重大节日全面访、急病重症及时访、特殊人员重点访”

随着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作为老同志的守护人,多年来孟志芳一直坚持“三必访”,即重大节日全面访、急病重症及时访、特殊人员重点访。

八年来,孟志芳上门慰问老干部累计达1890人次,电话慰问2300余人次,使全体老干部们都得到及时帮助和照顾。尤其过年过节是孟志芳最忙的时候,他要上门逐一慰问老干部们并发放慰问品。他常常既当慰问品采购员、又当装卸工,还要开车每天早出晚归上百公里奔走于各家,经常是顾不上吃饭,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正是这样全面而细致的探访工作为他在老干部中积累下了好口碑。

对于孟志芳而言,探访工作只是光做到了全面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及时,只有雪中送炭才能让老干部和他们的家属体会到温暖。

2010年正月初三,已故老干部王存义的老伴去世了,由于正值春节放假,逝者又不是集团员工,家属就没有通知单位。可是,孟志芳得知消息后,还是立即赶到医院。在场的家属都很惊讶:“大春节的没敢告诉你,你还是来了!”这样的服务做到了老干部家属的心坎上。

为了做到“及时访”,孟志芳很多时候只能选择愧对家人。2005820日,小孟在沈阳的姑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迈的姑姑因为经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上。姑姑家的两个孩子都在国外,身边没有亲人,孟志芳马上决定回东北看姑姑。正在这时,他突然接到老干部孙荫祥去世的消息,他没多想就马上赶到医院帮助家属料理后事。孟志芳远方的姑姑多次来电话让他赶快回去帮助料理姑父的后事,可这边老干部的丧事还没办完,他只能选择留下来,心里却留下了对亲人的愧疚。                

2010年的一天,孟志芳的孩子正在医院接受手术,正在手术室外等候的他,突然接到一位外地老干部病危的电话。他立即向爱人说明情况,让她一人留在医院照顾孩子,自己毅然开车前去探望那位老人。而当他赶回北京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看到病床上的孩子期盼父亲的目光,孟志芳一阵心酸,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对于需要“重点访”的特殊人员,孟志芳毫不嫌麻烦。离休干部苏福祥因长期患脑血栓成为植物人,由于长期卧床,身上多处长了褥疮,臀部外侧还露出骨头,异味刺鼻,长期住院病情不见好转,医生动员病人出院,并打算不再积极治疗,每日两次换药都要求由家属承担。苏福祥的家属因此非常焦急。得知情况后,孟志芳与院方开始反复协商,终于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每次看望老人时,孟志芳总是和他的家属一起为老人擦洗、翻身、换药,视之如父,家属深受感动。

关心老同志零距离,落实老干部政策零差错,做好老干部工作零投诉

为老干部服务“零距离”,这是孟志芳一贯的作风。

离退中心材料分中心每月组织老干部活动,孟志芳总要提前逐一通知,并特别叮嘱安全事项。老干部一到,他还会亲手把热茶端到每位老人面前。每年计划老干部健康疗养的时候,他都会事先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反复筛选疗养地点,事先踩点,精心安排食宿,每一道菜都要细心推敲;疗养期间,搀扶老人上下车、上下台阶;每晚睡觉前,都要挨屋察看;夏天时,为让老干部们睡得安稳,他还要挨屋为他们把蚊香点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孟志芳业余爱好拉京胡,为了让老人们开心,他外出时总要把京胡带上,闲来没事儿和老人们唱上几段京戏,使老人们开心愉快,其乐融融。

在孟志芳看来,熟悉老干部政策,为他们争取他们应得的权利,是他的职责。

20067月的一天,老干部赵才子女来到单位求助,因房屋拆迁,老人舍不得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平房小院,一时想不开,与拆迁公司发生纠纷,情绪激动,几次晕倒,被送进医院。小孟一方面看望、安慰老人,和家属一起稳定老人的情绪,另一方面找到开发商了解情况,根据老干部政策,要求开发商考虑老人实际情况。经反复多次协商,老人的住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离休干部王桂兰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都下岗了,小儿子又患有精神病,儿媳没有工作,平时只能靠低保生活。一次,小儿子住院需住院押金6000多元,掏不出钱,老王被急得团团转,无奈之下领着儿媳到单位求助。于是,孟志芳带着家属找到社区和街道办事处,解决了住院费报销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反复与有关部门联系为其儿媳安排了工作,并主动拿出自己的100元钱,捐给了这个困难的家庭。老王感动得泪流满面,紧紧拉住他的手:“小孟,你救了我们家!”

8年来,孟志芳通过实践“三个三”的服务原则,以奉献的精神和踏实工作的态度当好老干部的“贴心人”,换来了老干部们的一致好评。他还将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奉献下去,把全部的爱献给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