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爽1986年到原邢台地委老干部局工作,已在老干部部门连续工作了二十五个春秋。二十多年来,他把老干部当长辈、当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实干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敬业创业兴业,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干部的信任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多次获得“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全省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创业立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创业兴业耕耘在老年人精神乐园
自1996年3月起,王清爽先后担任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校长,市老年教育办公室主任。他以超人的热情和干劲,把邢台市的老年教育搞得红红火火。省领导称赞“邢台市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战线一个闪光的典型”,“是河北省老年大学中最好的”。学校自1998年起连续12年以位列第一的名次被评为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10月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大学。
王清爽到市老年大学任职时,学校刚刚成立,是河北省市级老年大学建校最晚的。学校虽然成立了,但没有编制、没有校舍、没有经费。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他坚持一手抓招生办班,一手抓校舍建设。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他与几位老同志一起靠借房子和“化缘”“借梯上楼”办学,先后在电大、矿务局、冶金厂、四幼、邢煤等单位借房开设教学点。同时,他整理了《中央领导论老年教育》、《外地老年大学的先进经验》、《加强我市老年教育工作的建议》等报告,呈报给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里将市老年大学建设工程列为邢台市九五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
由于邢台市当时财政非常困难,他紧紧依靠市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采取了“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和“财政拿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凑一点、有关部门免一点”的办法。他四处奔波,带领有关同志跑遍全市130多家单位,办理征地、规划、设计、建设、配套等,靠社会各方支持,筹资1139万元和水泥、琉璃、钢材、塑钢窗等建筑材料。1998年建成一期工程,2004年二期工程建成。两期工程征地18亩、建筑面积9056平方米,建有“双益”“双星”两幢教学楼,有18个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台球室、装裱室、舞蹈室、多功能厅等。院内有游艺场、爱晚亭、纪念碑、校训碑、花园等。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办学水平的提升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实施请名师、创名牌、建名校“三名”战略,组织师生开展进矿区、进社区、进景区“三进”活动等。这些做法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推广。在全省率先引进北京东方银龄远程教育,被评为全国远程教育先进单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主持制定了校徽、校训、校歌、校牌,在楼内精心制作了敬老文化、党史文化、历史文化等展版,建立了校园网站。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了学校文明机关创建、教师职责、学员守则、“十要十不要”文明守则等规章制度,编印成《邢台市老年教育工作制度汇编》。他多次组织开展“学校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经常开展书画展览、文艺联欢、专题讲座、“九星”老人评选、寿星学员和明星教师评选、“我爱老年大学”征文等活动;连续10年参加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研讨会,与全国80多所老年大学建立信息资料交流等友好关系,吸取外地先进办学经验。目前,邢台市老年大学有42个专业、4000多名学员。同时,他十分注重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从1998年以来提请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4次印发《邢台市老年教育五年发展规划》,还研究制定了《县级老年大学“八有”标准》等,多次主持召开分校现场经验交流会。现在全市有老年大学171所,在校学员2.8万多人,在市区办有分校4所,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老年大学为“龙头”,市、县、乡、村四级办学的老年教育网络。
倾心尽力为老干部办实事
2009年2月王清爽担任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他带着对老干部的诚挚情感,经常深入到困难企业和单位调研,到老干部家中摸实情。每年还精心组织一次“调研月”活动,带动了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作风转变。2009年6月,他协调市委、市政府“两办”在全市组织开展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情况大检查,解决了一批漏项死角问题。提请市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并指导做好全市帮扶机制的建立完善。市本级和21个县市区均按要求建立起帮扶基金,受到省委领导表杨。“说得好不如办得实”。他注重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每年组织离退休干部进行身体检查,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邀请医疗专家到老干部家中进行入户巡诊医疗服务。妥善解决市级退休干部多年反映的医疗费报销问题和困难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统筹问题。每逢地市级和局里的老同志过生日、生病住院他都登门看望。老同志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他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帮助。
为加强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他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坚持请市领导向老同志通报情况等八项制度,每年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多次组织地市级老领导参观项目建设、三年大变样和新农村建设,组织老干部观看《建党伟业》、《唐山大地震》、《杨善洲》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定期评选表彰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个人。特别是近两年精心组织评选表彰了“邢台市十佳老有所为金星”、“邢台市十佳敬老孝亲模范”和“金婚幸福老干部”等,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起到了引导、示范、鼓劲作用。还组织举办了“邢台市敬老孝亲书画摄影诗词展览”,并编印成书,在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2010年4月,他主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在全市开展了“老干部工作落实年”活动,推动全市老干部工作在“两项建设”、“3+2”机制、社区“四就近”、老年学习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热情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协调领导和有关部门调整配强了市关工委领导班子、配备了专职秘书长、提高了经费标准、制发了加强工作的意见、聘任了一批特邀委员,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了崭新局面。他积极支持和推动老年书画研究会工作,组织召开办好县级老年书画研究会理论研讨会,省局印发专门文件推广。
甘愿奉献以身作则树榜样
他把对老干部事业的热爱融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组织编写了《离退休人员手册》、《夕阳颂歌》、《金秋诗韵》等书籍。他撰写的《老干部智囊作用探析》、《论三级书记参加老干部例会》、《抓住机遇、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等30多篇理论文章在全国全省获奖。担任主要局领导后,他仍然笔耕不辍,撰写的多篇理论研讨文章分别被国家和省级报刊登载。
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建规章,他有板有眼地塑造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良好形象。他在老干部工作岗位多年,几乎天天与老干部打交道,经常进病房、上火葬厂、接待老干部来访,他的爱心耐心诚心,赢得了老同志的舒心顺心真心。他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将“事业为重、廉洁公正、团结和谐”定为“约法三章”。每年办全市业务培训班。在局机关进行“素质大讲堂”。制定《邢台市老干部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关心干部职工,无论谁家遇到急事难事,他总是抽出时间前往看望和帮助解决。注重机关办公环境改善,关心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近两年局机关多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大大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他二十多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