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办公厅离退休工作处负责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离退休的204名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工作。多年来,该处政治大局意识强,落实离退休干部待遇全面,离退休干部社会作用明显,活动室建设特色鲜明,离退休工作制度化、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各项工作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赢得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赞许。
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离退休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多年来,该处始终坚持服务政治大局,以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拥护党中央、支持党的政策,自觉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保持思想常新、豪情满怀。
----政治上尊重离退休干部,以“六项制度”确保政治待遇落实。一是文件阅读和重要精神传达制度。该处设有离退休干部阅文室,定期开放,保证离退休干部及时阅读文件。重要文电集体传达,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派人登门传达。二是集中学习制度。每月组织离退休老同志集中政治学习不少于两次,适时举办专题学习班。三是通报工作制度。每年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一次厅室全面工作,日常工作情况及时通报。四是鼓励继续学习制度。支持离退休老同志上老年大学继续学习,学费据实报销。五是参观考察制度。每年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就地就近参观考察1—2次。六是巡访慰问制度。定期登门巡访慰问,每月联合机关医院进行一次医疗巡访。
----生活上关心离退休干部,以“十项保障机制”确保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一是福利待遇保障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文件规定离退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让离退休老同志与在职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涉及离退休干部福利待遇以及切身利益的事项,机关在决定或执行前都要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二是用车保障机制。坚持离退休老同志因公、因病、应急用车必保障。三是医疗费报销机制。离休人员的医疗费每季度报销一次。四是健康体检机制。每年安排离退休老同志健康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保健档案。五是住院就医保障机制。离退休干部住院就医,处里派专人帮助联系床位,协调解决就医方面遇到的困难。六是文体活动保障机制。利用活动室经常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七是图书阅览保障机制。离退休老同志图书阅览室有5000多册藏书和50余种期刊杂志,工作日全天开放,为老同志提供图书阅览。八是报纸订阅保障机制。每年为全体老同志每人订一份《安徽日报》和《安徽老年报》。九是困难帮扶保障机制。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老同志给予特别关注,通过慰问、捐助、发放困难补助等方式,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十是办实事机制。每年解决一到两个普遍存在的老同志生活方面遇到难事。如今年为全体老同志更换了一部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键盘大、屏幕大、声音大的电话机,为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家中安装扶手等。
创造条件,为老同志发挥余热搭建平台
该处充分尊重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继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发挥余热、作出做力所能及新贡献的真诚愿望,热情鼓励和支持他们发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优势,为机关建设发展和和谐社区建设发挥余热。
----引导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1996年,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该处的动员和支持下,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他们向厅、室职工子女讲光荣历史、讲革命传统,做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良好社会风气建设的监督者。厅室关工委多次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央精神文明办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引导老同志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发挥积极作用。该处动员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热心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他们开展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反映社情民意,协助社区做好机关宿舍大院管理,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协助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组织他们参加社区组织和各项文体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离退休老同志中有8人被社区表彰为“优秀楼长”。
----引导老同志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该处积极倡导离退休老同志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继续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离退休老同志踊跃献出爱心,老干部党支部从返还党费中拿出4.5万元捐给灾区,离退休老同志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 共计9.6万元。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后,有176位老同志参加了捐款,共捐款19510元。退休老专家张颖生与其爱人江鲲池同志将多年积蓄的30万元捐献给其母校桐城师范,捐资助学,受到当地群众好评。
建好阵地,不断满足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
该处把离退休职工活动室作为加强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满足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同志、凝聚老同志的重要桥梁。持续加大对老干部活动室建设的投入,先后投入117.6万余元,两次扩建老干部活动室,建成了一个面积124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多人活动的多功能文体活动平台。使老干部活动室成为党的路线方针宣传阵地,广大老同志文体娱乐的场所、学习知识的课堂、老有所为的平台、安度晚年的乐园。 2010年,该处的老干部活动室被考评为“省级示范老干部活动室”。
----教育的主阵地。多年来,该处充分发挥活动室在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是开展经常性教育。每年平均组织集中政治学习13次,参加学习的老同志上千人次。二是及时通报重大事件。在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西藏3.14动乱、5.12汶川大地震、奥运火炬传递受敌对分子干扰和举办奥运会、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事件发生时,该处及时向老同志通报事件情况,宣传党中央应对重大事件的方针措施,稳定老同志的思想,利用老干部、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优势,引导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独特的教育辐射作用。三是举办学习班。近年来,该处利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每年举办两期专题学习班。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
----活动的大舞台。该处以活动室为平台,经常组织开展适合老同志实际、小型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立老同志兴趣活动小组13个,各小组每年制定出活动计划,并定期开展友谊赛、书画摄影展览、联谊活动、文艺演出、外出参观采风等活动。每逢国庆、重阳、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该处都要组织棋类、扑克、台球、乒乓球、象棋、套圈等比赛,开展红歌演唱会、老少同乐等文艺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
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离退休工作正规化、信息化之路
该处针对离退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主动适应,努力探索离退休工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制度规范建设。该处始终坚持依靠制度管理、依靠制度服务、依靠制度规范工作,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并及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修订完善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离退休工作制度机制。在厅室层次上,该处代厅起草了《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机关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与离退休同志联系的工作意见》等4项制度;在规范服务方面,制定了《离退休干部巡访制度》等16项制度;在离退休干部党建方面,制定了《离退休党支部会议制度》等6项制度;在自身建设方面,制定了《AB岗制度》、《限时办结制》等12项制度;在规范工作流程方面,制定了《治丧工作流程》等8项工作流程。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使离退休工作逐步驶上了正规化、规范化的快车道。
----加强信息化建设。该处积极适应信息化的时代要求,针对日益突出的工作人员少、工作对象逐年增加、工作项目繁杂的问题,大胆将信息管理引入离退休工作。2010年,该处与软件公司合作研发了《离退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离退休政策法规库、离退休文档管理、离退休规范化流程四大功能模块,全面覆盖了日常离退休工作,基本满足了离退休工作的信息需求。解决了离退休人员信息和文档资料规格不一、信息不全、登记不完整、不规范、不方便查询等问题,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的精确度。
春风化雨润无声,倾情敬老夕阳红。省委办公厅离退休工作处倾心尽力为老同志服务,赢得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认可和赞许,老同志对该处的满意度多年保持在百分之百。老同志们经常动情地说:“离退休工作处的同志们服务细致周到,做了许多我们儿女都想不到和做不到的事,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98年、2003年、2006年该处三次被表彰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