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成松自1984年从事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至今已22年,他无怨无悔地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老干部事业,用22年的辛勤工作和真情付出,赢得了所在单位老干部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一、动真情,办实事,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再小的事也要当大事办——这是殷成松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换块窗户玻璃、修理门锁,看似琐碎事,殷成松都看成是老干部对他们的信任和期盼,做与不做、做好做坏直接影响离退休办及其工作人员的形象。他十分关注老同志需要帮助的琐事、难事,知道的都会主动热心地帮助解决。一天,殷成松得知一位离休干部家的台灯坏了,晚上看书写字很不方便,他立即带上工具上门服务。从来没搞过电器修理的他,把台灯拆了装,装了又拆,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台灯终于亮了。
    急老干部之所急——这是殷成松的办事原则。一位离休干部原是以工人待遇办理了退休,可按其实际条件应享受离休待遇,这位老同志盼望组织予以纠正。他找到了殷成松,把本人参加革命时间及履历作了详细叙述。殷成松顿感自己有责任为其落实政策做好服务工作。于是,连夜整理了请示报告,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按政策落实该同志的离休待遇。先后跑了6趟省城,向上级主管部门说明情况,很快使其离休待遇得到了落实。
    乐于为老干部办事——这是殷成松始终持有的工作热情。一个寒冬的夜晚,一位姓刘的老同志和老伴拌嘴吵了起来,当时老刘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晚上11点多钟仍未归家,其老伴惊慌失措地找到了殷成松。他当时一听,就责怪她怎么不早说,这隆冬腊月的,不要说出别的什么事,就是摔一跤也够老刘受的。殷成松顶着凛冽寒风到汽车站、火车站,大街小巷寻找,直至凌晨两点多钟才在一偏僻处找到了这位老同志。在殷成松劝说下这位老同志回了家,并深情表示“看到你这么受累,我心里过意不去”。
    二、讲奉献,多关心,做老干部的“孝子贤孙”
    殷成松始终把老同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以谦和、宽容、热情、细致的工作作风,认认真真为老干部办实事。
    为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殷成松建立了全队老干部信息库。老干部的生日、家庭人口、经济状况、有什么疾病、负过什么伤都输入微机,更牢记在心中。有时老干部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他却带着办公室同志提着蛋糕、捧着鲜花前来祝寿。
    地勘行业职工来自四面八方,不少老干部离退休后回原籍安置,殷成松每年都要分片走访外地老干部,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005年盛夏,殷成松一路走访了定居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十几名老同志。到海南走访一位烈士家时,他不顾一路舟车疲顿,翻山越岭,晚上8点多才摸黑到达这位烈属家。当烈士的母亲和妻子见到他时,像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流下了热泪。在交谈中,殷成松得知由于她家是外姓,受到个别村民的歧视,日子过得不很愉快。次日大早,他便找到村委会、乡党委,请求当地乡村组织多关照她家。半年后,该烈属从海南来信说,她家现在和村民关系较融洽,乡村逢年过节还派人来慰问呢!
    离退休干部大多数年老体弱,生病就医和报销医药费是老干部们经常遇到的事。有一年,组织老干部到市医院体检,殷成松楼上楼下、从一个科室到另一个科室联系、挂号、照料,忙个不停,结果自己的美尼尔氏综合征病犯了,忙完老干部体检回到队上就一头栽在床上,老干部们说:“小殷硬是为我们累病的”。殷成松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在本单位职工医院开设了老干部专门服务窗口,并由院长亲自负责,优先老干部就医;每年定期组织离休干部体检;为方便老干部报销医药费,票据由医院院长现场签报,并将报销的医药费随同工资一起发放,20多年来未拖欠过离退休老同志生活费和医药费。
    一位老干部在赣州人民医院病逝,殷成松接到电报后马不停蹄地连夜赶去帮助料理后事。他连续七个昼夜忙里忙外、跑前跑后张罗着。丧事办完,回到旅社的殷成松由于连日劳累病倒在床。死者亲属见此情景自责地说:“老张病重时,是你亲自来送他住院,死后又千里迢迢来张罗后事。如老张九泉有知,看你累成这个样子,定会责怪我们的。”十几年来,殷成松先后亲自操办了60多位老干部的后事,并做到了死者家属和亲友满意。
    殷成松为老干部真情奉献,热心服务的行为,深深感动了老同志,都称他是老同志的“孝子贤孙”。
    三、想大事、勤思考,探索老干部工作新模式
    使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殷成松工作努力的目标。在他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经多年实践,916大队老干部工作形成了以“四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为核心,加强四个建设、发挥一个作用的管理模式。
    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916大队离退休党总支下设7个支部,102名党员,在省委老干部局开展的达标创优活动中,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开展了“七好党员”创评活动。通过评议打分、量化考核,增强了离退休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2003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达标创优活动先进党总支”。
    二是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殷成松善于调动老干部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把老干部中党性强、威望高的老党员干部吸收到总支委员会、老年体协中来。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如制定管理制度、大额经费使用、重要活动等都提交党总支委员会、老协委员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不仅使老年工作和活动开展起来十分顺畅,而且把全体老同志牢牢吸引在总支和老年体协周围,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走进916大院,最好的办公楼是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为改善老干部活动场所,殷成松上下呼吁,积极向局、队争取资金,2004年新建了一栋两层的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内设棋牌、电教、阅览室,还建有门球场、网球场、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并坚持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运动会。
    四是加强老年组织建设。组建了老年体协、老年服务队等自我服务组织;成立了老年合唱团、腰鼓队、秧歌队、书画、健身、棋牌等十几个分会,并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省、市、县联谊活动。大队老年人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用先进文化占领离退休干部、职工文化阵地,不仅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而且有力地抵制了“法轮功”等非法组织的侵袭。老年服务队坚持十几年热心、周到、义务为老同志料理后事。老年活动中心的桌椅板凳、电风扇、窗户坏了,老同志会主动地去修好。
    五是注重发挥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殷成松在做好老干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加强老干部管理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他先后起草制定了《离退休职工医药费管理规定》、《离退休人员外聘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服务制度,建立了内部安全、综合治理管理网络,促进了老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始终保持老同志队伍的和谐,使大队党政领导对离退休工作放心,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余热。每年通过召开老干部、老专家座谈会等形式,为大队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近年来,在老地质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大队先后发现了德安特大型铅锌矿、永修易家河地下热水、浮梁芳村金矿,为大队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年悄然而过,老干部眼里的“小殷”转眼间已是“知天命”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无闻地工作,把一桩桩不起眼的“小事”认认真真地办好,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奉献精神,履行了一名老干部工作者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