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是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离退休管理部主任。从1981年起,他25年如一日工作在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岗位上,得到了省公司领导、系统同行和广大离退休职工的一致好评,被誉为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专家,多次获各级离退休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离退休管理部,获中央组织部、辽宁省委、省政府、电力部、国家电网公司等上级领导机关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50多项。
    一、勤奋好学,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
    有的同志认为离退休管理工作是一项琐碎、繁杂的服务性工作,只要有积极态度就能够做好工作。而赵建华认为离退休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干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社保、医保,乃至省公司稳定的全局性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只有热情还不够,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综合专业素质和政策水平。
    在这一思想认识基础上,他数十年坚持自学,1988年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中央党校本科课程。1992年以来,他多次参加能源部、省老干部局、省公司党校等举办的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写下学习、工作笔记100多万字。为公司系统举办的培训班授课30多次,撰写30多篇关于离退休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离退休组织机构建设等内容的论文和考察、调研报告,有的被收录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加强离退休思想政治工作文集》中,有的获“辽宁省老干部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
    二、敬业爱岗,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有“三难”:一是人员多,管理工作不够平衡,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二是离退休职工人员构成复杂,存在许多不平衡因素,难以形成稳定的队伍;三是离退休职工管理部门是个非热门的综合性服务部门,缺乏人才吸引力,难以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赵建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对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深厚感情,一干就是25个春秋。
    1988年干部管理处和老干部管理处分家,他主动要求到老干部管理处工作。1997年公司党组考虑到他多年在现岗位上工作,要把他交流到干部管理部,征求局级离退休老领导意见时,老同志把他当成排忧解难的“家里人”,大家一致不同意他走,他毫无怨言地留了下来。
    他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先后起草和主持制定了《离退休工作管理办法》、《机关离退休工作管理办法》、《离退休自管会管理办法》、《离退休工作考核方法》、《离退休工作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离退休活动中心(室)达标标准》、《离退休统计报表考核办法》、《离退休宣传报道工作考核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公司系统的离退休工作做到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服务规范。2006年又组织编写了《离退休工作管理服务手册》,指导省公司系统离退休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二是从落实“两项待遇”入手,稳定离退休职工队伍。他认为做好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就是对省公司大局的最好维护。针对当前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住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他多次带队深入基层,召开老同志座谈会,就老同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老同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在改革中积极落实老同志的各项待遇。2003年,一些基建、修造企业经营出现了比较困难的局面,提高离休养老金标准的工作不能及时落实,他马上带领人员到各市逐个企业落实,使这个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在他的努力下,目前省公司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和统筹外项目生活补贴都按时足额发放,离休干部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退休职工实行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办法,并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增加退休职工医疗门诊补助标准和生活补贴标准,稳定了离退休职工队伍。三是从加强专职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入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他认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离退休职工管理人员队伍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他多次向上级主管单位和省公司党组反映和宣传中央提出的在企业改革中老干部工作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有关精神,使公司所属29个单位设立了独立的离退休工作部门,机构健全、人员充实、资金有保障。加大了离退休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都举办二至三期专职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班,共培训1000多人次,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员队伍。
    他对工作十分投入,认为老干部工作是公司党组交给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定要努力工作,让党组放心,让老同志满意。他经常在双休日、节假日不休息。一次春节放假期间,机关有四位老同志先后病逝,他和同志们一起从大年初一忙到初七,帮助家属为老同志擦洗身体、穿衣服,送到殡仪馆,妥善办理老同志后事。平时,许多老同志有困难、有心里话都愿意和他说,如冬天暖气不热了,卫生间漏水了,宿舍院内绿化维护等,都找他帮助解决。有的老同志夫妻吵架、再婚后出现问题,有的涉及遗产分配问题等也都要他帮助解决。在非典期间,他和同志们一起把预防药品送到老同志家里,在离退休职工中产生了良好影响,被离退休职工誉为离不开的“贴心人”。
    三、勇于开拓,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赵建华把创新作为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灵魂。在实际工作中打破了简单重复、循规蹈矩的呆板做法,形成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探索中改进的工作局面。
    一是他提出了宣传领导干部和向领导干部宣传、宣传老干部和向老干部宣传、宣传老干部工作者和向老干部工作者宣传的新思路。在他的主持下,公司每年都举办离退休工作宣传报道员培训班,总结、表彰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和个人。他积极组织创办、发行每月一期的《省公司离退休工作》,并撰写创刊词。1996年至今,共发行120多期,发行数量和质量都逐年提高,许多稿件被国家、省、国网公司等报刊杂志转载。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省公司系统形成了领导干部重视离退休工作、党政工支持离退休工作、职能部门积极做好离退休工作的舆论氛围。省公司还将做好离退休工作作为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二是他提出了要从党建工作入手,促进离退休职工队伍和谐稳定的新思路。省公司离退休职工共有党员5488人。为了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多年来他坚持举办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先后培训300多人次。多次召开省公司系统离退休党建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省公司系统先后有三个党支部获全国电力系统“先进离退休党支部”称号;一个党支部获辽宁省“先进离退休党支部”称号;两个党支部获中央组织部“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并涌现出一大批“老有所为”的先进离退休党员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典型。2006年5月19日,省公司党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向两锦供电公司退休干部“学雷锋标兵”黄英杰学习的决定。这是省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开展向先进个人学习的文件。党建工作促进了离退休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没有发生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有负面影响的事件。
    三是他提出了适应“两个时期”、落实“两项待遇”的新思路。他认为高度重视电网改革新时期和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向社会化过渡的新时期所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落实“两项待遇”的重要前提,制定了《离退休补助基金和适当增加生活补贴的办法》。针对企业退休职工管理工作逐步向社会化过渡给离退休工作带来的困惑,坚持了“四个不变”的思想方法,即对离退休工作加强领导和加大管理力度不变;对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不变;对开展离退休职工各项活动和活动场所的投入不变;对加强离退休工作组织机构建设不变。所取得的经验,在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四是他提出了以活跃离退休职工生活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文化体育工作的新思路,坚持了“营造大环境,活跃小环境,搭建好舞台”的思想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使省公司系统离退休职工生活丰富多彩。比如,在纪念《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颁布20周年时,组织了“老领导,看辽宁”活动和“颂《决定》,唱晚情”大型文艺演出,先后组织40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赴大连、抚顺等五个城市巡回演出,700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观看了表演,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在电力系统少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机关老同志“中国结艺小组”作品多次参展,2005年还赴新加坡“第五届国际老年人文化节”参展,手工艺编织作品荣获三项金奖。2005年开展了“比学习、比健康、比长寿”,塑造学习型老人、健康型老人、长寿型老人的系列活动,深受离退休职工的欢迎。省公司离退休职工文化体育工作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授予“全国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公司离退休工作在辽宁省历年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列为免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