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漯河市委老干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让老干部满意”的理念,以“老”为本,真情服务,老干部工作连年跃上新台阶。连续四次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曾荣获全市“建功杯”银奖,多次受到市委表彰。
一、抓关键,定制度,层层落实老干部工作责任
漯河市委老干部局从抓领导重视入手,通过制定各项制度和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老干部工作责任。他们高度重视老干部政策的宣传,每年两次向市老干部工作委员会汇报工作,提交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定了老干部工作委员会12个成员单位职责及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各级老干部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听取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每年根据工作内容和要求,将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发挥作用等内容进行量化分解,形成考核目标,以市委组织部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市各单位,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并以组织部文件下发考核结果通报,奖优罚劣,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落实抓、全社会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同时认真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了老干部阅读文件、通报工作、走访看望、节日慰问、领导联系、参观考察等老干部工作制度。
二、抓重点,攻难点,全面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
漯河市委老干部局着眼于抓重点,攻难点,创新工作,较好地落实了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针对老干部教育学习问题,组织实施了“1212工程”,即每年12个月至少组织老干部进行12次政治学习或形势教育报告会。经常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辅导班、报告会、专题讲座,组织老同志学习党的政策,领会精神实质。2001年以来,共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漯河城市发展规划”等报告会、辅导班、学习班382期,专题讲座210期,受教育的老同志达56000多人次。2004年6月,《中国老年报》以《漯河市实施“1212”工程成亮点》为题给予了专题报道。
依托197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56个党小组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针对老同志居住分散、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创新思想建设方式,探索设立了“流动党支部”,坚持送学习上门、送资料上门,通过开设流动课堂,加强老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企业破产、改制,创新组织设置,采取“接转”、“挂靠”、“新建”、“联建”等多种形式做好企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新建企业党支部38个,理顺党员组织关系189人。针对老干部生理和心理特点,探索适合老同志特点的家访、谈心、联系制度,每年“七一”召开不同类型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研讨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五年来,全市受到各级表彰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136个,离退休干部党员有595人次。其中,临颍县南街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还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坚持一手抓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巩固完善,一手抓离休费、医药费清欠,用“三个机制”统领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他们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和《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直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统筹金财政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了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全市1417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有1095名由财政负担,占离休干部总数的77%,另外的352名企业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开支项目,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市有1327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由财政负担,占离休干部总数的93.6%。同时,采取“两费”月报、联系点直报等措施掌握基层单位落实生活待遇情况,确保了全市“两费”不拖欠。
三、抓示范,带全面,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漯河市委老干部局通过抓示范,带全面,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干部大学建设,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按照河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室)“达标晋级”活动要求,连续三年将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不断加大协调力度。促成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筹建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内设阅文室、图书室、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类室、书画室等12个室,有4个大厅和两个专业健身场地,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成为老干部健身活动的理想场所。县区和乡镇党委、政府也加大了对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的投入,五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室)6000多平方米。各级各部门以老干部活动中心(室)为阵地,组织老干部开展多种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棋类、牌类、球类等文体娱乐活动,年年有安排,月月有赛事,天天有活动。每年9月,都举行全市老干部“庆国庆,庆国际老年人节”大型文艺演出。市老干部合唱团连续三年在省市开展的一系列大型合唱比赛中夺得金奖,今年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家唱”节目录制,在全省有很大影响。
本着“和谐宽松、严谨有序”的原则,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使老干部大学工作不断上台阶。目前,漯河市老干部大学共开设了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太极拳(剑)、模特等八个专业19个教学班,学员400多人。学校积极探索“2+X”的课程设置模式(“2”是政治教育和养生保健两门必修课,“X”为书画等选修课),适应了离退休干部学习需求和办学特点,受到广大老干部欢迎。目前,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市老干部大学教学楼正在筹建中。在市老干部大学示范带动下,全市五所县区老干部学校和51所乡镇老干部学校运行良好,在校学员达320多人,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
对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工作非常重视。编辑出版了《漯河市老干部发挥作用100例》。先后在老干部中开展了“同呼吸、共命运,我为中原崛起作贡献”、“我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活动,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设平台,累计有2.3万名老同志参与其中。注重加强“关工委”、老促会、老体协、老发协、老科协等老干部活动团体建设,在全市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市县乡三级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组织网络。目前全市有各级“关工委”组织2300个,老促会组织51个,老体协组织856个,老发协组织169个,组织团结了一大批老干部发挥作用。五年来,坚持每月推荐老干部参与“十佳市民”评选。共有28名老同志被市委授“十佳市民”称号。认真组织实施了“三三工程”,即帮助学校抓“三生”:单亲生、潜能生、贫困生;协助农村创“三无”:无辍学学生、无青少年刑事犯罪、无不孝子女;参与社区评“三好”:好少年、好邻居、好家长,取得的经验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市15602名离退休干部中,参与发挥作用的有13190人,占离退休干部总人数的84.54%,是全省比率最高的市,老发协是全省最早建立的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的专门组织。拍摄的反映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电视专题片《夕阳情正浓》被漯河市委定为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学教材
四、抓自身、练内功,打造一流老干部工作队伍
重视抓班子、带队伍、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总要求和河南省委老干部局开展的“双创双争”活动部署,努力加强老干部工作人员“七种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一把手率先垂范,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其他班子成员自觉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班子较好地树立了求真务实、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注重加强思想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局,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如以学政治理论、学科学知识、学法律、学计算机、学外语、学普通话和大唱革命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六学一唱”活动,“学党章、知荣辱、作贡献、比奉献”活动等。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注重加强作风建设。多年来,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服务让老干部满意”活动,教育引导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以老干部满意为标准,把老干部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老干部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要求在为老干部服务时,坚持做到“四一”、“五心”,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送上,始终保持热心、细心、耐心、爱心、诚心。并提出了“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老干部工作精神,大力宣传和树立了“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老干部工作“四实”作风。针对老干部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高依赖期的实际,还先后开展了“老干部工作调研年”和“亲情服务年”活动。工作人员中,先后有37人次荣获市级以上奖励,两名被评为市“十大优秀组工干部”,三名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好党员”称号。
落实政策 搞好服务 ——记河南省漯河市委老干部局
2016-12-30 10:33 编辑: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