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离退休干部工作处,现有在编民警11人,担负着厅机关338名离退休干部的服务任务,同时还负责对系统内6万多名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指导工作。近年来,他们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意识,创造性地落实老干部待遇,营造了尊老敬老氛围。五年中,处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一等功;处党支部被中共河南省委评为“五型机关党支部”,受到中央组织部、公安部表彰;处里同志先后有一人荣立个人一等功,二人荣立二等功,三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四人被公安厅党委、省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五人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七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厅机关300多名老同志分散居住在七个家属院,最远的距机关10多公里。离退休干部工作处人均服务对象31人。
为照顾好这些高龄、高发病期的“老公安”,离退休干部工作处提出了“要建立一支像刑警那样快速反应,像交警那样文明礼貌,像片警那样心中有数,像政保民警那样缜密的工作队伍”的内部建设目标。在工作中实施了“五好工作法”,即树好一种观念——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抓好两支队伍——工作人员队伍和离退休干部队伍;开展好三项主要工作——落实政策、组织学习、安排活动;协调好四个关系——与厅领导关系、与本省及公安部老干部工作部门关系、与厅机关其他处室关系、与各省辖市公安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关系;实现好五个目标——在支部建设、制度建设、硬件建设、开展活动及组织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工作中,逐步建成了立体式、全覆盖的管理服务网络,形成了与厅机关公安业务互动互促的良好局面。
2000年以来,他们像业务处室一样,建立了24小时110服务值班制度。规定无论老同志何时提出要求,都有值班民警排忧解难。同时,针对社会转型期间易发的敏感问题,要求全体民警提高政治敏锐性。在对老同志的服务中,不仅要嘘寒问暖,还要把握思想脉络,保持老同志思想稳定。为了进一步搞好工作,他们把300多名老同志分片划组包干,实行定向服务,并持续开展了“五到”、“四勤”、“三个一”活动。“五到”:即重大节日时要到家慰问出不了门、下不了楼、起不了床的老同志;老同志生病住院时,要分头到病床前探视;老同志发生邻里、家庭矛盾时,要派人到场调解;老同志生活遇到困难时,要前往帮助解决;老同志病危、病故时,处领导要第一时间到场。“四勤”:即为老同志服务要做到嘴勤、脑勤、手勤、腿勤,随时了解每个老同志的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三个一”:即和服务对象每周通一次电话,每月谈一次心,每季登门看望一次。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及时了解老同志现在想什么,准备干什么,做到知微察隐,保持稳定。如《河南省省直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和管理暂行办法》文件下发后,老同志担心医疗统筹后会增大个人支付比例,降低原有的医疗待遇,一时间议论纷纷,意见很大。他们发现这一苗头后,当即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宣传政策,通报情况,沟通思想,并请来文件起草人现场答疑,使大家消除了误会,稳定了情绪。通过做工作,老同志不仅理解、支持、参与医疗改革,还主动做其他单位老同志的思想工作,为保持省直机关老干部队伍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实行对口服务,营造敬老氛围
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在全省和全国公安机关中率先推行了处党支部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支部联建”活动,做到研究工作一并考虑,开展活动一起安排,两支队伍一起建设。同时,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文体活动凝聚人心,以发挥余热激励斗志,以实际行动排忧解难”,着力提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中组部的表彰和公安部的肯定。在此基础上,他们于2000年春节前夕,积极建议厅党委在全厅开展“对口服务”,使厅党委很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厅直机关老干部工作的意见》,明确“从厅党委成员到各处室领导乃至一般同志,都要与本处室离退休老同志结成对子,实行对口服务、定向服务、全员服务。”2001年4月,厅政治部进一步完善细化并印发了《河南省公安厅联系离退休干部开展“对口服务”活动办法的通知》,推行“处对处,级对级,一帮一”服务离退休干部的新举措。这种新机制,明确了机关每个处室、每个民警参与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并将机关处室和民警参与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情况纳入了目标考核和民警等级化管理。现在,每逢重大节日以及老同志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等时机,不仅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及时开展工作,而且老同志原单位和对口服务民警也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开创了“关怀温暖送心头,全体上下齐参与”的生动局面。
一位建国初期在厅政保处工作的老同志,1951年被误判为**,在新疆服刑20多年,1979年平反回公安厅后,没上班就离休了,造成他在厅机关鲜为人知。当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带领为其安排的“对口服务”干警齐刷刷登门看望、恭恭敬敬行警礼时,饱经风霜的老人禁不住老泪横流,发出肺腑之言:“我归建了,我回家了。”
“五十载相伴同心笑迎风风雨雨,一百年好合美德永传世世代代”。在2002年重阳节时,离退休干部工作处为50对老公安举办了隆重的“金婚庆典”。台下站满了厅机关民警,台上是金婚老人,主持人生动的解说、厅领导深情的致辞、民警代表充满敬意的发言,使老同志为之动容,令中青年民警为之感叹!《郑州晚报》、《大河报》、《河南电视台》跟踪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三、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各项待遇
公安厅现为离退休老同志配备大小专车12辆,并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活动中心,在10个家属区设立了活动室。书画、摄影、棋类、球类等15个老干部协会开展活动时,厅里都有经费支持。相应级别的老同志可与厅机关在职干部一样,在单设的阅文室看到文件,能够定期听到厅领导和各警种通报的最新公安动态,凡遇国内外大事,能够聆听高层次学者、专家作的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如近年来,厅老干部先后听取了大学教授讲台海形势、美伊战争、朝核危机,银行研究员讲授金融知识与金融犯罪等时事报告。老同志还多次走出去参观革命圣地、伟人故居、英模战斗过的地方等。
在日常为老同志服务中,离退休干部处于细微处见真情。处长徐国卿五年来节假日很少休息,不是到医院看望老同志,就是到家属院走访慰问,他的爱人因骨折两次住院,都很少去陪护。在非典期间,他带领全处工作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拿着媒体公布的处方,四处找制药厂熬制中药,三次连夜将温热的药汤送到300多位老同志家中。副处长张汴生得知一位老同志突患重病晕倒路边的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背着这位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在医院检查、化验,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副处长杨连贵在父亲病重时,也没有影响工作。后来,他正在外地带领老同志参观考察,突然获悉父亲病逝的噩耗,可为了完成任务,忍着内心的悲痛,仍坚持像子女照顾父母一样照顾着公安前辈们,直到考察结束。调研员孟庆东大年初五得知一位老同志病故的消息后,扔下从老家来郑州的七八个亲戚,风尘仆仆地赶到80公里外的许昌,帮助料理后事。代理协理员姜玉英在处里开展的为老同志送温暖活动中,常年坚持为老同志送生日蛋糕,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耽误过。甚至有的老同志的儿女都忘记了老人的生日,她却能按时登门祝寿。
各种待遇的落实,促进了老同志发挥作用工作的开展。一位享受国家津贴的老同志是痕迹专家,他坚持退而不休,每年外出办案都有五六十起。在他的参与下,破获了商丘持械抢劫巨款案、安徽两少女被杀案等多起大案。有七位老同志组成了档案整理小组,八年如一日,高标准为公安厅整理档案19903卷,共计1521万字。一位曾任公安厅厅长的老同志,近几年撰写了146篇调研报告,被公安部转发了35份,进入省委、省委政法委作为决策依据的有63份。仅2005年一年,他撰写的调研报告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批示推广的就有八篇。同时,这位老厅长还是公安英模任长霞生前的联系人,他撰写的《对登封市公安局查办涉法上访案件的考察报告》多年前就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一位省领导说,是老同志最早发现了任长霞这个典型,其霞光中也有夕阳的辉映。六年来,离退休干部工作处组织老同志参加各项活动、比赛,获得团体奖57项、个人单项奖191项。
离退休干部工作处的同志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以“整体上我们代表组织,个体上我是离退休干部的战友、学生、儿女、医生、司机、勤务员”的准确定位,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使老同志满意 让党组织放心 ——记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离退休干部工作处
2016-12-30 10:33 编辑: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