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韩英调入鞍山市委老干部局任局长兼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七年来,他以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抓班子、带队伍,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风做好老干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对待工作,他重的是责任
“要干就干最好,要争就争第一。”韩英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怀着在老干部战线上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受命到鞍山市委老干部局。
对于韩英来说,这次任职绝非是轻松而至,而是肩负着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全市万余名老干部的热切期望。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困难企业和困难地区老干部“两费”严重拖欠,所有这些,就像一个顽症困扰着老干部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韩英一到任就马上进入“角色”,与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同志访企业,走县区,跑上级,求财政,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单位的第一手资料。有的同志看到他刚来就天天忙,就劝他:“不用这么急着跑,事情慢慢办吧。”可他说:“老干部离休费、医药费正在拖欠,我们不急行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掌握了情况,有了破解办法,开始做宣传和争取工作,终于赢得了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一些单位开始克服困难,自筹资金,积极解决老干部“两费”拖欠问题。特别是在2001年,经过韩英的努力,市获得中央解困资金1158万元,缓解了市、县两级财政的压力,在2003年一举实现了鞍山老干部“两费”拖欠为零和老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覆盖面两个100%的目标。
韩英多年从事企业和机关的党政领导工作,对领导干部的责任理解深刻。在鞍山市暂时解决了老干部的“两费”拖欠后,他积极思考治本的办法。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经过不懈探索,2002年鞍山市市直和县(市)区老干部“三个机制”相继建立,老干部“两费”保障实现了全覆盖。他还针对岫岩、台安两县财力缺口较大的实际,积极争取省财政的支持,2003年使两县享受到省对困难县老干部医疗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优惠政策,为鞍山市争取资金673万元。对困难单位,他千方百计真诚帮助解决难题;对“等靠要”型的基层干部,他从不容情。2002年盛夏,他顶着酷暑,带领有关部门同志下乡镇搞调研,当了解到某乡镇还拖欠老干部几万元医药费,并说在短期内不能解决时,他严肃认真地向该县领导进行了反映。事后,这个乡镇领导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没过几天就把拖欠款补齐了。
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是他抓住不放的重点工作。在全市机关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老干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他积极向市委反映情况,申请成立了鞍山市离休干部工作委员会,重点加强了转制企业老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对困难企业老干部看报刊难的问题,通过市财政的支持,得到了根本解决。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专题摄制了鞍山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巡礼片。
二、对待老干部,他重的是感情
韩英到老干部局工作后,最常讲的一句话是:“要时时刻刻怀着儿女之心,晚辈之情,关心和照顾好老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七年来,接待老干部集体上访最多的是他,深入到基层一线和老干部家中最多的也是他,到医院探望老干部和到殡仪馆向老干部作最后告别最多的还是他。在他的工作笔记中,写了很多的备忘录:到沈阳金秋医院看望老领导杨克冰、孙洪志;到老领导张廷玉、余新元家中走访;到殡仪馆参加老红军鹿洪波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
1999年11月,岫岩县、海城市两县交界的偏岭一带发生强烈地震。震区里老干部的安危冷暖牵动着韩英的心,第二天他不顾余震频繁发生的危险,顶着寒风,踏着冰雪,拖着肿痛的双脚(他当时正在患严重的痛风病),带队深入到12户老干部家中探望,并送去8万元慰问金。受灾的老干部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紧握韩英的手久久不放,热泪长流,激动地说:“共产党的恩情,我们都记在心窝子里了!”
为了帮助生活特殊困难和临时出现困难的老干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韩英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不辞劳苦,多方募集资金,建立了鞍山市老干部特困基金会。七年来救济生活困难老干部1000多人次,救济金达100多万元。
为了帮助上访老干部搞清楚有关政策,韩英多次站在几百名上访老干部当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一讲就是小半天,循循善诱,换来了老干部的理解,赢得了老干部的掌声。每次老干部带着问题而来,载着满意而去。每逢大家为他道辛苦时,他总是说:“老干部利益无小事,我们对待老干部讲真话、动真情、办真事,就是最好地践行‘三个代表’。”在他的辛勤努力下,鞍山市连续七年无一例老干部集体越级上访,市委老干部局年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三、对待学习,他重的是钻研
韩英始终把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作为立足的根本。7年来,他记了20本笔记,达10余万字。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对每个新精神、新政策、新理论都格外关注。他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是学风上扎实,思想上刻苦。
韩英学习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他认为老干部工作的发展就在于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7年来,他撰写的10多篇理论文章对指导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些文章及论文还发表在中央和省市出版的刊物上。
他不仅自己学习,更愿意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他到老干部局后,多次为全局职工上党课。
四、对待同志,他重的是关爱
韩英在工作中对同志们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中却人情味十足。他提出建设“四型”机关,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带领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真心诚意地和班子成员谈话交心。七年来,他率先垂范,用行动来教育人、感召人。局机关每次集体活动,他都与全局职工打成一片,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近年来,局里建老干部大学教学楼,先后招聘和提拔30多名工作人员,他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徇私情。
在韩英的表率作用下,鞍山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建设一跃成为全市“十佳机关”和“突出贡献机关”。他本人也在2003年被市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委授予“先进老干部工作者”。2004年他又被市委授予“鞍山市十佳公仆”。
无怨无悔的选择 ——记辽宁省鞍山市委老干部局局长韩英
2016-12-30 10:36 编辑:家网编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