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老干部方针政策,积极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显著成绩。该局连续五年被评为“江门市直机关作风建设满意单位”,2004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一、知难而进,突出抓好老干部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
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市、县两级财政比较困难。“再难也不为难老干部,要把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作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从机制上确保离休干部安度晚年。”这是江门市委老干部局的态度,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共识。1994年,江门市建立起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2000年和2001年,又先后建立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是广东省较早实行企业离休干部养老保险和医疗统筹的地区之一。现在,江门市建立健全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工作已经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全市企业离休干部100%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护理费和部分地方补贴列入养老金统发项目,足额按时发放,实现了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和机关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基本持平,并建立起同步增长机制;全市离休干部100%参加了医疗统筹,看病就医得到保障;全市各级财政支持资金100%到位,并且将财政支持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保障离休干部“两费”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
2003年,省里有关文件下发后,老干部部门抓住契机,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主动沟通联系财政、人事、社保等部门,采取“企业尽责、财政保底、一步到位”的方法,克服资金统筹难度大、人员编制少等困难,主动接管企业离休干部。不仅对改制或退出市场企业的离休干部予以接管,而且一步到位,把其他的企业离休干部也一并接管,彻底消除企业离休干部的后顾之忧。到2004年年底,全市836名企业离休干部全部由市、县(市、区)老干部局直接管理服务,实现了又一个“100%”,接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集中管理企业离休干部后,他们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对市直企业离休干部进行了普访,给每位老同志一张联系卡,制定了老干部档案管理、定期联系等规章制度。老干部们感慨地说:“集中管理后我们的生活待遇提高了、有保障了,就好比吃上了‘定心丸’。”
二、增强实效,突出抓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江门市委老干部局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方面做到“两坚持、一提高”。“两坚持”:一是坚持定期向老干部通报情况、组织老干部就地就近参观、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阅读文件等制度。及时深入学习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有关决策部署,疏通渠道,广泛听取老干部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把老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支持在职领导的各项工作。二是坚持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着重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培训、完善组织生活等各项制度的工作,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一提高”,就是提高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研讨会、专场文艺演出、表彰先进典型等多种方式,帮助老干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注重把抓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老干部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每年春节前由局领导带领慰问小组到边远山区、革命老区慰问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上门慰问老干部780人次,送慰问金96万多元,走访患病住院和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230人次。
三、因地制宜,突出抓好活动中心建设,发挥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作用
江门市委老干部局把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改造作为突破口,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努力推动新一轮建设。经过千方百计争取,他们把市领导请到活动中心现场办公,为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选址。后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把原市外经贸委办公楼作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新址,拨款55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该局还积极争取社会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筹集经费为活动中心添置了各种全新的设备器材。2005年7月,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深受老干部的欢迎。近年来,全市新建、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面积达2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老干部局指导各地按照“管有法、教有方、学有得”的要求,以活动中心为阵地,适应老干部的特点,举办文艺表演、健康讲座、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老干部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同志积极参与。老干部活动团体积极参与城乡、社区的文化宣传,成为侨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老年书画函授大学办学十多年,为社会培养了700多名书画人才。老干部艺术团、婆婆合唱团和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和交流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四、主动配合,突出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江门市委老干部局把配合“关工委”开展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协助“关工委”向市委提出加强“五老”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有效机制的意见,引起市委高度重视,并得到转发;联合江门电视台专题制作了《情系朝阳》、《春风化雨育新人》等专题片,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关工委”的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其中《情系朝阳》被选送省电视台播出。2001年,该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关工委”,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开展以关心下一代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活动。由于“十个一”活动内容广泛,活动方式灵活,就地就近,使活动面越来越广,效果越来越显著,得到了中央“关工委”、省“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
目前,全市关工网络已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共成立各级关工组织4645个,参与人数达82294人,仅2005年老同志就作辅导报告2232次,听众人数达27万多人,帮教失足青少年转变4150人,资助贫困学生6258人,资助金额403万多元。2005年6月,江门市“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中央“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的表彰。
突出重点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 ——记广东省江门市委老干部局
2016-12-30 10:36 编辑: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