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楠1992年3月起担任齐齐哈尔市委老干部局党组书记、局长,后兼任组织部副部长至今。从事老干部工作十余年来,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把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老干部事业。面对经济困难、“两费”拖欠严重的困境,她带领全局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建立、完善了“两费”保障机制;多方争取资金较好地解决了老干部“两费”拖欠问题;协调解决了住房、取暖费、遗属补助等诸多热点问题;争取社会援助,改建扩建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创立了“炕头党支部”、“小黄帽志愿者服务队”等老干部党建和发挥作用的新模式。她以忠诚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为老干部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和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多次受到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厅的表彰,1997年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在齐齐哈尔市直机关“创三好”评选活动中,她连续五届获得“勤政为民好公仆”荣誉称号。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评比中连续多年获得“好机关”、“好班子”称号,被黑龙江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一、勇于开拓,创造性地落实了老干部的生活待遇
    2000年以来,她带领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同志,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意见〉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为契机,建立完善了“三个机制”,落实了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管理,解决了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带来的落实老干部待遇中的诸多难点问题,使齐齐哈尔市老干部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一是积极协调,解决了个别企事业离休干部离休费无保障问题,使齐齐哈尔市企事业离休干部离休费实现了全员全额纳入养老统筹,社会化发放。二是攻坚克难,建立了具有齐齐哈尔市特色的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机制。她主动承担了市区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的管理任务,老干部局专门成立了医统办,从手续审核、统筹金收缴到定点医院确立、协调实行全面管理,制定得力措施,全力收缴统筹金,保证了单位尽责,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管理上的脱节问题,使老干部医疗在服务方式、管理力度、统筹金收缴上有了较大提高。定点医院由一家增至五家;同时扩大了用药范围,对抗战时期和享受副厅级以上待遇的离休干部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下发了《优惠购药证》,实行记账购药,老干部十分满意。三是从本市的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落实老干部“两费”的支持,在解决“两费”陈欠上取得了良好成绩。2000年以来清理“两费”拖欠达5000余万元;争取市财政对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机制缺口专项补助达1600万元;通过省局积极向中央财政争取资金,彻底解决了1999年底前拖欠离休干部的“两费”问题。四是积极解决了离休干部的特殊困难。为25名特困企业的离休干部解决了住房问题;为200多家特困企业的1000多名离休干部、700多名老干部遗属解决了取暖费、生活补助等问题。
    二、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建立了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机制
    她善于研究新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企业离休干部属地化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之初,她带领局有关同志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关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进一步落实好离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意见》,把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市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日程。2002年,齐齐哈尔市对中小企业实施属地化管理,她又积极协调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做好属地化管理企业离休干部接收工作。为了提高各级党委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她争取市委同意,把企业离休干部安置工作纳入市委党建目标考核和组织部门争先创优考核之中,并针对属地化接收单位的不同情况探索出“两级管理,三级服务”、“一个中心,两个依托,六个延伸,实施网络化管理”等管理模式。《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她结合本地实际,协调出台了有关文件,提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施多元化管理”的意见。对无主管部门、无管理服务能力的企业离休干部成立了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对市直中小企业离休干部分别采取上收集中、属地化各区及街道办事处的方式全部落实了接收和主管部门。
    三、善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了老干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宿楠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始终把组织老干部开展政治学习,加强改善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支部建设,确保广大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老干部高龄化和行动不便等新的特点和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新时期老干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符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制度建设安排和部署。二是总结推广了依安县水务局老干部“炕头党支部”、建华区百名老干部“小黄帽”志愿者服务队以及“社区老党员之家”等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和发挥老干部党员先进性的典型,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党组织建设提供了鲜活经验。2000年以来,老干部局紧跟上级部署和形势要求,先后下发组织老干部学习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文件七个;组织座谈会、报告会、理论辅导会、宣讲会等50余次;举办各级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50多个,培训1800多人(次);有一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被评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五个被评为“全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68个被评为“全市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3名离退休干部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个人”,16人被评为“全省先进老干部个人”,82人被评为“全市先进老干部个人”。2002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到齐齐哈尔市就老干部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在全国引起良好的反响。
    四、思想解放,创造性地解决了老干部阵地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她高度重视老干部活动室工作,将其作为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一个“窗口”和开展老同志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阵地,针对本地经济困难,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在全市开展了标准化老干部活动室评比和创建老干部之家活动,通过晋级达标、推广经验、总结表彰,使老干部之家创建活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她带领局党组解放思想,大胆工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建设投资问题,采取土地置换的办法,扩大活动面积,增添服务设施,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干部活动室发展建设的新途径。截至目前,齐齐哈尔市累计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心(室)面积近4万多平方米,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各级老干部活动室每年组织老干部集中活动3000多场(次),老干部参加人数达40多万人(次)。
    她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老干部满意为重,坚持解难题、挑重担、办实事,以与时俱进、开拓拼搏精神,用行动实践着“全心全意,只争朝夕,永做老干部的服务员”的诺言。她每年都要亲自接待处理老干部上访达100余件(次),她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厚厚的记事本,上边记满了找她反映问题的老干部的名字、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对这些老同志的生活情况她都了如指掌,每年重大节日都要亲自到这些老同志家走访慰问。在她的高度重视下,老干部信访办结率接近100%,老干部局信访办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窗口”接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