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大学一提到冯跃兵,大家都称道他是2600余名离退休干部职工的贴心人。他始终坚持把党对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温暖和关怀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带领全体同志一起创造性地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务,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东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每年都获得辽宁省委、沈阳市委老干部局的表彰;而他本人也多次获得省、市和学校授予的“先进个人”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连续两届当选为沈阳市和平区人大代表。
一、情系离退休老同志
1.将离退休职工工作视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冯跃兵在为老同志服务的十年里,在服务的理念和方式上都有所创新、有所作为,给从事离退休服务工作的同志们树立了榜样。他经常教育处内的同志,为老同志服务,要不断地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要拿出对待父母的真情实感来对待他们,真正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
2.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为老同志服务的一流团队。冯跃兵刚到离退休工作处时,面临着离退休职工多、工作人员少、管理散、工作效率低等状况。他上任后,在工作人员中开展“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爱岗敬业活动,使之成为服务型、研究型、专业型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东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形成了一个以满腔热忱为老同志服务、对老同志注入真情实感的队伍。真正做到了急老同志之所急、想老同志之所想、帮老同志之所需、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老同志工作新模式。冯跃兵心系老同志、情系离退休队伍,在做好基本服务工作的同时,注意研究新形势、新问题,不断树立和开拓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创造新方法。
冯跃兵针对近年来“空巢”家庭、“养老方式”、“养生及保健”等问题,在对老同志的服务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和渗透新观念,尝试在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上述问题。在有限的资金和场地的条件下,冯跃兵千方百计为老同志组织开办定期的健康医疗知识讲座,组织孤寡老人观摩养老院,安排无人照顾的家庭考察家政服务公司,了解社会保障的最新发展动态。他坚持把服务质量好、有信誉的家政公司推荐给“空巢”家庭,并不定期地询问服务质量;开创与社区、维修中心联合的新模式,以“结对子”等形式对“空巢”老人进行生活扶助,实施“空巢”援助计划;以围绕构建和谐群体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把兴趣协会的主导内容办成有文化韵味、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有氧运动、快乐门球、烛光乐队等,通过这些活动,把那些退休在家的老同志吸引过来,排除他们的孤寂感,使他们过上健康、愉快的晚年生活。
4.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创造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踏踏实实,是冯跃兵一贯的工作作风。为活跃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活动室真正成为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欢乐之家,他处处为老同志着想,开展人性化服务。一是从活动室环境入手,创造一个整洁、安全、温馨的家。每隔一个季度他就带领工作人员对活动室的桌椅、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清洗和保养。他怕老同志上下楼梯滑倒,就在大理石板楼梯上粘贴了楼梯防滑条;怕老同志上厕所起身时出现意外,就在厕所内安装了扶手和求救电铃。二是从小事做起、体贴入微,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和谐环境。他常说,小事、简单事,做好了其实就不简单,平凡事,做好了就不平凡。以老同志的信件为例,除了个人及时取走的外,还有一些滞留在活动室的,对于行动不便不能及时来取信的,冯跃兵一直坚持把信件给老同志送到家中,顺便探望老同志。活动室的打气筒坏了,他从自己“百宝箱”中找出工具或买来小零件进行修理,冬天自行车轮胎气门芯爱冻坏,他就自费准备一盒气门芯放在门卫处备用,像这些暖人心的小事举不胜举。在他的带动下,离退休工作处的全体职工都以为老同志服务为荣,形成一种良好的尊老爱老风气。三是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兴趣活动,创造一个“老有所乐”的生活氛围。他根据学校离退休老同志的不同特点、兴趣和爱好组建了各种文体、娱乐团队,十年来离退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他的精心培植下,先后成立了长青艺术团、烛光乐队、长跑队、太极剑、腰鼓队等46个兴趣协会。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解除了他们的孤寂感,又吸引了许多老同志走出家门参加到这个欢乐的大家庭中来,使东北大学离退休职工从真正意义上走上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舞台。这些老同志不但能自娱自乐,还自编自演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改革成果。
5.搭造“老有所为”的宽大舞台,让众多离退休人员感受夕阳红。为了建设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为”的平台,冯跃兵倾尽了心血。他带头建立了离退休人员专长档案计算机信息库,随时可以为聘用单位提供所需要的人员和相关信息服务。在加强大学生党建、思想教育工作中,他协助学校认真选拔离退休老干部担任学生党建组织员或班主任工作。十年来,共向学校先后输送离退休人员担任组织员、班主任工作达300余人次,既发挥了老同志的专长,又补充了学生工作的力量,开辟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方向。
当学校提出成立东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督导组时,冯跃兵四处奔走请有教学经验的离退休人员出山,迅速地组建了督导组并积极地开展工作。在这个评估督导组的促动下,学校的迎评促建工作如火如荼,为全校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冯跃兵牢记服务、不辱使命,在离退休工作岗位上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以人性化服务为基础,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主渠道,积极推进“老有所为”平台建设的实施,稳定了离退休队伍,丰富了党的老干部工作的内涵,提高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水平。他所倡导搭造“老有所为”的大舞台,使众多离退休人员感受到夕阳红灿烂景色。
二、为党旗增光添彩
1.以特困群体为亲人,将服务进行到底。对于冯跃兵来说,只要是老同志的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挂在心上,亲自主办,从家庭矛盾、财产纷争、婚姻大事直至修理电饭锅和自行车这样的琐事等包罗万象。离退休老同志的名字他都能叫上来,就连在外地居住的老人,在他的小本上都有联系电话和地址。
十年来,他帮助老人做的实事不计其数,他刚来离退休处当处长时,一位老红军住院大便干燥,用开塞露都不管用,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他就用手指为老人一点一点往出抠。
一位退休教师没有儿女,老伴去世后生活无依无靠,非常寂寞,冯跃兵就经常给他打电话,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一有空就要到他家坐一会儿,常常问寒问暖,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一直坚持到老人94岁高龄去世。至今,他还长年帮助六位无助的老人,解决实际困难。
2006年3月,学校一位老师在医院病逝,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地。正当老伴不知所措的时候,冯跃兵抢着为老人擦洗身体,穿上衣服,和同志们一起抬担架把老人送到灵车上,又为老人办理了后事,老人的儿女对此千恩万谢,大家都说这不跟亲儿子一样吗!
2.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一辈子做好事。冯跃兵是辽宁省学雷锋标兵,他始终用雷锋精神鼓舞自己,一辈子做好事。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培养我成长,我就要为党多做事情,要为党旗争光彩。
2005年在一次为老同志送葬的时候,当遗体告别结束后,把遗体推入火化炉一半时,链轨车突然掉下轨道,形成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尴尬局面,操作工非常着急,家属也忐忑不安。见此情景老冯首先稳住家属,待火化工找来撬棍紧急处理,经过一阵子忙活还是复原不了,情急之下,老冯拿起撬棍钻进已经预热的炉腔内将轨道车复轨!
冯跃兵是东北大学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成员。他不但组织离退休教职工为青少年做事,还以身作则,从1997年开始,他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坚持资助康平县的贫困学生,目前已经连续资助四名贫困学生读到中学和大学。
3.老同志的贴心人,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冯跃兵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离退休职工办实事,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忘我地工作。辽宁高教战线《时代先锋》一书是这样描述冯跃兵的:“与他接触,你会发现,他那不算厚实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美好的心。他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乐于助人,那样的舍得力气,那样的不怕麻烦……和他在一起,你会感到有个依托在身后,有个热源在身边,你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美好真情的存在。”
雷锋式的好干部 老同志的贴心人 ——记东北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党委书记冯跃兵
2016-12-30 10:38 编辑:家网编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