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里洞庭湖畔,浸润千年忧乐情怀的古城巴陵,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凭着“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打拼精神,收获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年年是市里先进,次次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红旗单位,还是省级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15年里连续3次受到中关工委表彰,2006年荣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今年又再一次蝉联这一光荣称号!这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岳阳市委老干部局。48日,李源潮同志来岳阳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该市鹰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工作。

给力:众人划桨开大船

岳阳市委、市政府对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的关心重视是有目共睹的。市委书记易炼红“四个任何时候都不能”的讲话在该市广为传诵--对老干部的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对老干部的权益,任何时候都不能淡漠;对老干部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老干部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岳阳的很多干部也还记得,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振斌经常说的一句话--老年事业用点钱,再用也不是大钱,再没有钱也不少这个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严华简洁明快的说法更是振奋人心--对老干部工作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头,对老干部再怎么关心都不过分。

这些话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用行动来诠释的,该市为老干部工作开辟了一条“要政策给政策、要经费给经费、要力量给力量”的绿色通道。早在5年前,老干部工作就纳入了全市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范畴。去年3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市级领导都到市委老干部局现场办公;市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等5个涉老议事机构,都由市领导兼任组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东风吹来满眼春。市委老干部局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四个老干”的响亮口号:即,齐抓共管的老干部工作、和谐发展的老干部工作、充满活力的老干部工作、走势强劲的老干部工作。他们努力凝聚和整合各方面力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5年来,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今年初又争取市政府批准启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新大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1.1万平米,建成后市本级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总面积将超过2万平米,可满足千余名老干部同时开展活动。他们还争取市委组织部、市编办支持,升格了一个机构,新设了一个机构,选调了10名年轻干部,中层骨干平均年龄仅32岁。

固本:为有源头活水来

坚持落实政治待遇的各项制度。全市各单位至少每周一次文体活动、每个月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每季度一次党日活动、每半年一次考察参观和走访慰问活动,这“四个一”的作法让广大老干部思想常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今年3月底4月初,该局组织70多位老领导,赴全市12个县市区和重点建设工地,开展“看变化、促发展”考察调研活动。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老同志边走边看边思考,一边提建议意见,没有一个觉得累的,都感到受了教育,个个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基层的同志真切地感受了老同志的睿智和真知灼见,更加理清了思路,坚定了信心。

强化“两项建设”。近年来,该局实施“三项工程”,即“安家”工程、“先锋”工程、“阵地”工程,全市有587名关闭、破产、改制企业离退休干部党员找到“娘家”,133个老干支部班子通过改选得到加强;还统筹考虑支部阵地与学习、活动室建设,消除党支部空白点36。原湖南红日机械厂2001年破产改制后,13名离休干部和1700多名退休人员没人管,得知情况后该局迅速派出工作组,与主管部门、企业和社区多次协商,督促改制后的企业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还成立了党支部,落实了所有离退休干部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

深入创先争优。从去年7月起,该市启动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全市1627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3.5万名党员踊跃参与,努力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身志愿服务五个方面创先争优。湖南省“三好”老干部、市人大原主任陈秉芝,离休21年,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年3月他率50多名市级老同志在岳阳晚报上联名倡议,号召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筑牢“三个机制”。该市提出“老干部待遇标准在政策范围内就高不就低,今后长期坚持这一条”。全市破产、改制、特困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全部实行财政统发,医保由财政兜底。出台了《岳阳市离退休干部特殊困难帮扶实施办法》建立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资金。深入开展“老干部工作人员下基层”、“与老干部交朋友”等活动,全市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老干部群访集访事件,近两年有80多位老同志送来锦旗和牌匾,夸该局干部“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抓好“三个转变”:从基础性保障生活待遇,向多渠道推进亲情服务、个性化服务、提高生活品质转变;从常规性落实两项待遇,向多层次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转变;从一般性抓好服务管理工作,向全方位打造服务品牌转变。全市建成功能完善的“四就近”工作站点23个,坚持开展“四送”活动,即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住院送舒馨、节日送祝福,社区服务呈现“养、医、乐、学、为、教”一体化的良好效果。

激活:老树新花别样红

以学校聚活力。该局致力打造“三湘”老年名校,先后新建岳阳老年大学教学楼,成立了岳阳社区大学老年学院。制作了校徽,谱写了校歌,开通了网站和广播系统。目前,该校有81个班学员3300多人,两年内学员著书立说60多本。现年76岁的退休干部杨木兰,11年前来该校学习书法,如今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8年她带着书法作品《岳阳楼记》进京为奥运献礼,受到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袁伟民等领导的称赞。舞蹈班编排的节目《岳阳美》,去年入选全国旅游工作大会文艺演出节目,今年元旦还应邀赴维也纳参加了世界民俗文化展示演出。

以活动增活力。近两年,该市老干系统抓住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等节点,以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为阵地,举办老干部活动230余场次,参与的老干部达7万多人次,基本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表演、年年有大型活动”,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心态越来越年轻。举办的“唱响主旋律、颂歌献祖国”全市老干部经典红歌合唱比赛,历时3个多月,吸引了2万多名老干部、40多支队伍参赛,决赛时有1000多名老同志登台演出,极大地提振了全市老同志精神状态。

以作为强活力。该局积极为老同志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在他们的引领下,市关工委大力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受到中关工委的推介;市老科协总结推广了“六种形式讲科普”和“培养造就农村实用人才12法”两条经验,得到中国老年科协的好评;市老年书画协会举办了“关注环保、爱我洞庭名湖”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和展览活动,备受社会推崇。去年8月,该局组建市老干部志愿者协会,倡议开展“参与文明创建、展示夕阳风采”系列活动,吸引了7000余名老同志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劝导文明出行、评议监督行风、宣讲科普知识和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中。年近八旬的厅级退休干部吴鹤鸣,扎根屈原管理区16年,踏烂了5辆自行车,跑遍了全区的山山水水,为该区壮大林业产业、发展庭园经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带来直接经济收益8个亿,却从来不要一分钱报酬,不拿一分钱工资,今年被推荐为全省道德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年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罗传根,自1995年起就担任市老年大学校长,并兼任市党史联络组副组长等职务,从来不曾叫苦叫累过,还经常乐嗬嗬地讲“只要能动,我的脚步就不会停下!”老同志以老年组织为依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岳阳“老干人”尽管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他们从不满足,从不自我陶醉,坚信“老干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比学习、比服务、比贡献”,“争创过硬队伍、争创模范部门、争创一流业绩”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党委“放心度”和老干部“满意度”调查测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项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人们有理由相信,岳阳老干部工作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